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4篇
  免费   2659篇
  国内免费   7014篇
  2024年   234篇
  2023年   876篇
  2022年   830篇
  2021年   864篇
  2020年   898篇
  2019年   942篇
  2018年   690篇
  2017年   885篇
  2016年   822篇
  2015年   925篇
  2014年   1188篇
  2013年   1111篇
  2012年   1336篇
  2011年   1462篇
  2010年   1246篇
  2009年   1263篇
  2008年   1370篇
  2007年   1150篇
  2006年   1092篇
  2005年   968篇
  2004年   964篇
  2003年   703篇
  2002年   667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研究用~3H-5-羟色胺作示踪,由大鼠侧脑室注入后用冰冻微观放射自显影和组织固定微观放射自显影平行探讨了针刺镇痛时中脑导水管壁及周围灰质部位5-羟色胺的含量定位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当电针达到镇痛时,在中脑导水管壁及周围灰质部位~3H-5-羟色胺的放射自显影象都呈明显增高,这表明在针刺镇痛条件下,~3H-5-羟色胺可迅速被中脑导水管壁及周围灰质部位摄取和储存,从而提示上述部位与针刺镇痛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2.
外源蜕皮激素对蓖麻蚕蛹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定义  郭郛 《昆虫学报》1985,(4):357-361
本文报道蓖麻蚕蛹在室温28℃下的卵巢发育过程,以及外源20-羟基蜕皮酮对蚕蛹发育的影响。正常蛹在任何发育期内注射20-羟基蜕皮酮后,全部仍羽化成蛾,但蛹期延长约1至4天。无脑蛹经注射后出现蛹——蛾的变态,发育情况因剂量而不同:注射0.1微克后约有半数蛹发育成蛾;注射2微克羽化率较高,卵巢管的发育也最好;4微克或更高的注射量能使全部蛹发育成蛾,但卵巢管多少有些不正常。注射量超过5微克时,蛾体较小,颜色浅黄,没有或只有很少的鳞片。蛹的发育天数随剂量的增大而减少。经外源20-羟基蜕皮酮处理后,无论是有脑蛾或是无脑蛾的卵粒都明显地比正常蛾的卵粒大。当超过一定的注射量时,注射量越大,蚕蛾的自动蜕壳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93.
鲜盾叶薯蓣中原始皂甙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Wright)新鲜根茎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到薯蓣皂甙元棕榈酸酯(diosgenin palmi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纤细皂甙(gracillin)、原纤细皂甙(protogracillin)和原盾叶皂甙(protozingiberemissaponin),后者为一新甾体皂甙,结构推定为3-O-{α-L-鼠李吡喃糖(1→3)-[β-D-葡萄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26-O-{β-D-葡萄吡喃糖}-薯蓣皂甙元(3-O-{α-L-rhamnopyran0syl(1→3)-[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6-O-{β-D-glucopyranosyl}-diosgenin)。  相似文献   
94.
花椰菜下胚轴外植体在MS+6BA 5 ppm的培养基上能分化出芽,在MS+2,4-D2ppm的培养基上能脱分化而形成愈伤组织。用3种不同的酚类物质(咖啡酸、阿魏酸、愈创木酚及联苯胺)作氢供体发现分化过程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脱分化过程,其中以咖啡酸作氢供体显示的活性最高,阿魏酸及愈创木酚次之,而联苯胺最小。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阴极向及阳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分化及脱分化培养过程中均不断出现新的酶带,前者有13条,后者为11条,两者的差别主要在阴极向酶带,在分化过程中多了两条酶带(C_1和C_3),同时C_2带活性也比脱分化的高。阳极向酶带也有差别,A_2和A_2两条酶带在分化过程中逐渐加强,但是在脱分化过程中却逐渐消失。反映了两个过程生理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95.
水浮莲种子是一种奇特的需光种子。在黑暗中,GA_2或BA均不能代替光照诱导萌发,可是0.1μl/l乙烯却能引起部分种子萌发,在1000μ1/1乙烯的作用下,发芽率可达80%,接近全光照处理的萌发水平(91%发芽率)。ACC也能诱导水浮莲种子的萌发,0.1 mM浓度可获30%发芽率。在较短光照下,ACC对种子萌发有增效作用。在光照前应用ACC,其诱导效应大于两者同时施用。在照光萌发中,种子的内源ACC含量及乙烯释放量均显著增加。CoCl_2和AOA均能抑制光的诱导萌发。推论光打破休眠诱导萌发的作用是与乙烯的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团花的种子中有抑制物质,把种子和果实的其它部分分别用有机溶剂提取和分离,所得粗提物经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纯化后,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等仪器进行测定,并结合生物鉴定,证明种子和果实其它部分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脱落酸。种子中的含量为11.7μg/g干重,其它部分15.8μg/g干重。  相似文献   
97.
NAD~+-MDH在黄瓜子叶中的定位是细胞溶质中占总活性的55~59%,线粒体为38~35%,叶绿体为7%。其同工酶谱亦为细胞溶质中带数最多,全青为5条,粤早3号为4条,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1条,品种间无明显差异。黄瓜幼苗随低温胁迫的加剧,伤害逐步加重,子叶电解质渗出率明显增加,NAD~+-MDH活性亦不断下降,其中叶绿体的NAD~+-MDH对低温最敏感,1±1℃处理就能反映品种间耐寒力的差异。叶绿体和线粒体的NAD~+-MDH同工酶对低温的反应与活性变化一致,谱带数没有差异,只是活性降低。细胞溶质部分酶带较多,各条酶带对低温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98.
用~3H-亮氨酸和~3H-尿苷标记不同发育时期的稻胚,发现蛋白质合成活力呈四阶段变化;各种RNA的合成与胚胎各发育阶段密切有关。α-鹅膏蕈碱(1.0μg/ml)对稻胚RNA合成的抑制作用在开花后7、15和18天较强,13天时很弱。在水稻胚胎形成期间,胚细胞蛋白质合成活力高峰先后出现于胚分化后期(开花后11天)和成熟中期(18天);mRNA的合成在分化初期(7天)和成熟中期(15~18天)较强;而rRNA和/或tRNA的合成高峰则出现在胚胎器官原基分化已经完成时(13天)。  相似文献   
99.
根据MacArthur-Wilson的岛屿区系平衡模型St=Scq(1-cGT),可以从野外生态效应试验和室内毒性试验中,提出3个功能参数(Scq、G、t90%)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两种计算方法:复合梯形法和最小二乘法,后者已在计算机上实现了BASIC计算程序。从数学理论上论证,最小二乘法误差较小,但如果实验布局合理,两种计算方法能得到十分一致的结果。实验模型是否符合理论模型,可以用统计学上的拟合差异度检验法来检验。  相似文献   
100.
“同时蒸馏-萃取”分析茉莉花香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一种经过改进的“同时蒸馏-萃取”仪提取了茉莉花的香成分,以 GC/MS 和 Kovats保留指数法鉴定了提取物中的28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芳樟醇、乙酸苯甲酯、顺-石竹萜烯、榧烯醇、苯甲酸顺-3-己烯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二十三烯-11及吲哚。讨论了鲜花香成分和植物精油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