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4篇
  免费   2844篇
  国内免费   9175篇
  2024年   280篇
  2023年   1001篇
  2022年   939篇
  2021年   1084篇
  2020年   1069篇
  2019年   1206篇
  2018年   860篇
  2017年   1111篇
  2016年   1003篇
  2015年   1143篇
  2014年   1410篇
  2013年   1276篇
  2012年   1552篇
  2011年   1667篇
  2010年   1429篇
  2009年   1484篇
  2008年   1707篇
  2007年   1482篇
  2006年   1418篇
  2005年   1201篇
  2004年   1153篇
  2003年   832篇
  2002年   797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607篇
  1999年   546篇
  1998年   395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澜沧江水系的鲤科(鱼丹)亚科鱼类一新属新种。新属裸(鱼丹)属Gymnodanio gen.nov.在侧线、臀鳍条数目等特征上近似于低线(?)属Barilius,但以其除侧线鳞外体裸露无鳞,具不完全之腹棱等而与其及(鱼丹)亚科现有各属相区别。新种命名为条纹裸(鱼丹)G.strigatus sp.nov.。  相似文献   
92.
报道了一种鉴定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位点的新方法——脱嘌呤干扰足纹法,并用该方法鉴定大鼠脂酰-CoA氧化酶基因的表达调控部位。此方法基于用甲酸使DNA脱嘌呤后,再与核蛋白相互作用,然后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的改变,将游离DNA和与蛋白质结合的DNA片段分开,再经六氢吡啶降解DNA中无嘌呤部位的磷酸酯键和进行电泳分析。此方法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性好、干扰少等优点,适用于对结合位点中缺乏鸟苷酸的基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3.
提出一个改进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此分泌调节系统各激素之间的激活和反馈作用,也考虑了甲状腺激素与蛋白质结合的动力学过程.由该模型推导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4.
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人尿中3-甲基组氨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甲基组氨酸(3-methylhistidine,3-MH)含量的测定,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肌肉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代谢变化,3-MH是人体肌纤维蛋白中的特异氨基酸,全身的3-MH有90%集中在骨骼肌中,3-MH来源于肌纤维蛋白中特定位置上组氨酸的甲基  相似文献   
95.
用磁性分离RNA直接进行逆转录PCR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逆转录PCR(RT-PCR)技术是将提取的IRNA先逆转录为cDNA,然后再对该cDNA进行PCR扩增。该技术不仅可用于各种内源及外源性正常及异常RNA的分析或检测,而且还常用于cDNA文库的构建及特定基因的制备。RT-PCR所用RNA模板一般是未经纯化的总RNA,若RNA模板含量较低便难以  相似文献   
96.
用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研究库存血红细胞膜蛋白质构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种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物—马来酰亚胺Ⅰ和马来酰亚胺Ⅴ研究了红细胞膜蛋白质构象及巯基结合位点性质在ACD-B方库存血保存期间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35天的血液保存期间,马来酰亚胺Ⅰ所标记红细胞膜的S/w值很快下降到一低水平,而马来酰亚胺Ⅴ所标记红细胞膜的旋转相关时间则呈现迅速下降后缓慢升高的双相性变化。作者结合膜蛋白构象及其周围微观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用Cu~(2+)(引发氧化修饰)和脂质过氧化降解产物丙二醛对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修饰,分别测定了巨噬细胞系P~(300)D_1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两种被修饰LDL的结合量(包括内移量)和降解量。结果显示:LDL经氧化修饰和丙二醛修饰后被两类巨噬细胞的结合量与降解量均高于正常LDL,在修饰程度相近(琼脂糖电泳迁移率相近)时,两类巨噬细胞对氧化修饰LDL的结合量与降解量高于丙二醛修饰的LDL。竞争性抑制结果显示,丙二醛修饰的LDL和乙酰化修饰的LDL均可部分抑制巨噬细胞对氧化修饰LDL的结合与降解。  相似文献   
98.
本文直接用亚油酸为材料,利用ESR自旋捕集技术和紫外分光技术,分别检测了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自由基产物L·和共轭二烯结构,对Cu~(2+),Cu~(2+)/Vit C起动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it C自由基,Cu~(2+),Cu~+都不能起动纯的亚油酸的过氧化;Cu~(2+),Cu~+可以使含有部分过氧化成份的亚油酸继续氧化。  相似文献   
99.
环螽属Letana Walker,1869(=Pyrrhicia Stal,1873)迄今已知22种,分布中国、越南、泰国、缅甸、尼泊尔、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作者在整理这个属的标本时发现2新种和1新纪录种,分别采自中国(西藏)和尼泊尔,现记述于后。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0.
利用~1H-NMR模拟谱研究二核苷酸A3′P(CH_3)5′A的构象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Altona等人的方法,在利用~1H-NMR模拟谱确定18℃、40℃、70℃三种温度下有关质子化学位移及偶合常数的基础上,分析了A3′P(CH_3)5′A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a和b的构象状态。它们与A3′P(OH)5′A相比发现:(1)在18℃时两个核糖环是S型构象占主要成分,并随温度升高S型构象成分增多;(2)磷酸骨架的扭角ε′和β′分别改变±15°及±4°;(3)在优势构象情况下,两个核糖环都部分重叠,而且A3′P(CH_3)5′A(a)的重叠程度比A3P′(CH_3)5′A(b)小;(4)腺嘌呤碱基都更倾向去堆积状态,而且随温度升高A3′P(CH_3)5′A(a)比A3′P(CH_3)5′A(b)有着更强的去堆积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