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从12S rRNA基因序列研究中国蛙科24种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测定了中国蛙科动物24种和蟾蜍科的中华大蟾蜍线粒体12S rRNA基因长约400bp片段的序列。采用邻接法,对其数据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24种可分成3个支系:第一个支系包括棘腹蛙、合江棘蛙、棘胸蛙、大头蛙、虎纹蛙、倭蛙、泽陆蛙共7种,其中3种棘蛙组成一个单系;第二个支系由3种湍蛙,即戴云湍蛙、华南湍蛙和武夷湍蛙组成,应属于湍蛙亚科;第三支系包含余下的14种蛙,其中5种林蛙和4种臭蛙分别组成一个单系;2种侧褶蛙先聚合后,再与弹琴水蛙聚合,2种粗上先聚合在一起,再与由林蛙组成的单系群聚合。第三支系首先与第二支系相聚,然后它们与第一支系形成姐妹群,即由蛙亚科的7个物种组成的第一支系,不与蛙亚科另14个物种组成的第三支系直接聚合,表明第一支系的物种可能不属于蛙亚科。此外,分子证据提示把陆蛙属、大头蛙属、虎纹蛙属、棘棘属、臭蛙属、粗皮蛙属和侧褶蛙属从原来的蛙属分出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2.
费梁  叶昌媛 《动物学报》2001,47(2):226-230
对产于西藏东南部察隅和墨脱的察隅棘蛙通过形态特征和数值分类作了进一步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产于察隅的察隅棘蛙是一个有效种,而产于墨脱的标本应为一个新种,即墨脱棘蛙Paa medog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43.
金线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金线蛙的早期胚胎发育。自受精卵期至鳃盖完成期共分为 2 6个时期 ,其发育历程及各时期胚胎外形特征与黑斑蛙基本相似 ,但孵化期比黑斑蛙推迟三个胚期而早于泽蛙 ,在水温 ( 2 0± 0 5)℃及常温 ( 2 1 5~ 2 4℃ )条件下 ,其胚胎发育的全时程分别为 2 1 2 94小时和 1 70 95小时。  相似文献   
144.
沼水蛙繁殖习性与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广东省韶关地区沼水蛙(Hylarana)的生态习性,该蛙在韶关地区的繁殖期为3—5月,繁殖期雌雄性比为1:2.02;雄蛙个体一般小于雌蛙个体,具备繁殖能力的雄蛙最小体长为61.18mm,平均体长为71.73mm,雌性最小体长为63.57mm,平均体长为73.38mm;雌蛙卵巢内有两种不同大小的卵球。沼水蛙的主要食物为鞘翅目、直翅目、鳞翅目的昆虫。  相似文献   
145.
大树蛙与斑腿树蛙的繁殖与驯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2000年,在广州动物园生态蛙蟾馆观察与研究了笼养条件下大树蛙和斑腿树蛙的繁殖行为和驯养过程,比较了两种树蛙繁殖生态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6.
深层培养裂褶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深层培养裂褶菌 (Schizophyllumcommune)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多糖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将等电点法与Sevag法相结合可高效的去除多糖中的蛋白 ,其方法简单有效。纯多糖经凝胶柱层析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为均一组分 ,分子量 4×1 0 4D。通过完全水解 ,纸层析 ,气相色谱分析单糖组分 ,红外光谱 ,酶解反应 ,高碘酸氧化分析结构 ,证明了裂褶菌多糖是以葡萄糖为单一组分 ,β (1 3)和β (1 6)糖苷键组成的β D葡聚糖。  相似文献   
147.
秦启联 《生物学通报》2003,38(2):12-12,F003
中红侧沟茧蜂 (Microplitis mediator)同蜜蜂、胡蜂和蚂蚁等昆虫同属于膜翅目昆虫 ,但它过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是棉铃虫、粘虫等大害虫肝里的“蛔虫”,是过着拟寄生生活的寄生蜂。也许你有在棉田附近踏青的经验 ,你的注意力或许会被眼前 1个飞舞的蚂蚁所吸引 ,那可能并不是 1只会飞的蚂蚁 ,很可能是 1只刚从茧中蜕变出来的中红侧沟茧蜂。这只雌性的寄生蜂只有 3mm,有 1对很显眼的长触角 ,体色淡黄 ,姿态优美。吮吸花蜜 ,这是它成年生活的惟一食物和饮料。与此同时 ,它也在散放着召唤异性的信息——性信息素 ,在不远处有 1只同它一样羽化…  相似文献   
148.
在任氏液中分别加入家兔脱纤血清和计定浓度的Na、K、Ca、Ad、Ach磁化溶液,配制成血清灌流液和磁化灌流液。用这两种灌流液和任氏液进行离体蛙心灌流实验,在二道生理记录仪上描记蛙心搏动曲线。可观察到血清灌流液能加强心脏功能,磁化灌流液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9.
章卫民  李泰辉 《菌物学报》2002,21(4):483-484
本文描述了采自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粉褶蕈属Entoloma的1个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邓氏粉褶蕈Entoloma tengii。文中有新种的拉丁文和英文描述。模式标本(HMIGD 17615)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IGD)内。  相似文献   
150.
由褐腐真菌的典型菌株——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的胞外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能还原Fe3 ,产生羟基自由基HO˙的多肽组分(称作Gt因子)。 采用HO˙特异性的抑制剂硫脲,对Gt因子产生的HO˙在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Gt因子及其产生的HO˙在纤维素降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褐腐菌HO˙氧化降解纤维素机制假说的确立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