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目的 应用6种胃肠激素抗血清对胡子鲶(Clarias fuscas)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比较.方法 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技术(streptavidin 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除胡子鲶后肠外,五羟色胺细胞在两种鱼的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其中贲门部或幽门部密度最高,前中肠次之,食道最少;胡子鲶消化道中生长抑素细胞主要分布于胃贲门部和胃部,食管、胃幽门及肠道内未见分布,而瓦氏黄颡主要分布于食管和胃部,肠道内未见分布;胃泌素细胞在胡子鲶消化道内只在肠内检测到,瓦氏黄颡只在幽门胃和前肠两个部位检测到;胰多肽细胞只在瓦氏黄颡的幽门胃和前肠两个部位有分布;胰高血糖素和P-物质两种细胞在两种鱼的消化道各段均未见其分布.结论 两种有胃鱼消化道中六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既有一定的共性,体现了两者消化生理的共同点;同时又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与各自食性及生活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992.
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了六安大蒜病样中的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ipe virus,LYSV)、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和胡葱黄条病毒(Shallot yellow stripe virus,SYSV)的全长CP基因,插入到pGEM-T载体并测序。分别比较3种病毒CP基因种内变异性和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LYSV六安分离物CP基因由864个碱基组成,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68个LYSV不同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6.12%~84.31%;OYDV的CP基因由771个碱基组成,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86个OYDV不同分离物同源性为81.06%~90.40%;SYSV的CP基因由774个碱基组成,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11个SYSV不同分离物CP基因同源性为88.63%~94.32%;从分析结果来看,LYSV的CP基因不同分离物之间变异性较大,OYDV CP变异性不大,SYSV变异性很小;3种病毒都有1个以上的宿主,病毒种内不同宿主分离物之间CP序列差异很小。进化分析显示OYDV和SYSV的CP基因亲缘性较近并成簇,LYSV的CP基因与OYDV和LYSV的CP基因亲缘性较远。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明确转Bt Cry1A+CP4EPSPS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的抗性水平及对八字地老虎Amathes c-nigrum和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的影响,作者用转基因棉花和非转基因棉花叶片对棉铃虫、八字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幼虫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转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新疆南部第2代棉铃虫表现为中抗,幼虫校正死亡率为70.4%;棉花叶片在整个生育期均能表达Bt毒蛋白,整个生育期Bt毒蛋白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转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八字地老虎幼虫有强烈的毒杀作用,可以引起幼虫大量死亡,对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幼虫发育迟缓,不能顺利化蛹;但对黄地老虎幼虫没有明显的影响,幼虫可以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明确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 的访花植物种类和访花行为,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木蜂资源奠定基础.[方法]2009-2011年连续3年,在洛阳地区黄胸木蜂的活动期3-10月,采用目测、拍照等方法记录其访花植物及访花行为,记录和统计访花植物的生物学特征;测量访花植物种类被盗蜜后盗蜜口的大小.[结果]在洛阳地区黄胸木蜂访花植物种类为27科52种,主要的访花植物有25种.采访的植物种类中,忍冬科和豆科植物最多,分别为9种和8种,占采访植物种类的17.31%和15.38%;其中黄胸木蜂盗蜜的植物有16种,占其采访植物种类的30.77%.在采访的植物种类中,黄胸木蜂喜欢采访中等花型、两侧对称的紫色、黄色和白色花.在不同植物上,黄胸木蜂的盗蜜口大小和访花频率不同,黄胸木蜂在臭牡丹上的盗蜜口最大,为9.43±1.91mm,蝟实上的盗蜜口最小,为3.46±0.98 mm;在紫薇上的访花速度最快,访花频率为25.71±2.36朵/min;在蜀葵上的单花停留时间和访花间隔时间均最长,单花停留时间5.89±3.34 s,访花间]隔时间为2.63±2.04s.[结论]在洛阳地区黄胸木蜂访花植物种类多、访花时间长.对于不同的植物种类,黄胸木蜂的访花行为和访花频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国际上使用的"统一特定描述"和"齿体定位描述"方法对寄生在瓦氏黄颡鱼(Peleteobagrusvachelli)鳃上的适度车轮虫(Trichodina modesta)和马氏车轮虫(T.mastu)2种车轮虫的虫体外形、附着盘、齿体、辐线、中央颗粒、核器、口围绕体等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分别与已报道的其他适度车轮虫、马氏车轮虫种群及相似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实验证实了瓦氏黄颡鱼为适度车轮虫的寄主新纪录。  相似文献   
996.
黄颡鱼MST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u YY  Liang HW  Li Z  Luo XZ  Li L  Zhang ZW  Zou GW 《遗传》2012,34(1):72-78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其主要功能是负向调控肌肉的生长发育。采用PCR-SSCP技术对黄颡鱼MSTN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分型,并与其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内含子部分检测到1个缺失位点和2个突变位点(T1003del、G1022A和T1063G),基因型分别为:AA、AB、CC、CD和DD;在第三外显子部分检测到1个突变位点(T132C),基因型分别为:EE和EF。关联性分析表明,AA基因型个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头长和体重显著大于CD和DD基因型(P<0.05),AA基因型雌性个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头长、尾柄高、尾柄厚和体重也显著大于DD基因型(P<0.05)。由此推断,AA基因型是影响雌性黄颡鱼生长性状的有利基因型,DD基因型是影响雌性黄颡鱼生长性状的不利基因型,可以尝试利用这两个位点对雌性黄颡鱼进行标记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碳氮营养及其消耗对产漆酶的影响,了解白腐菌模式种黄孢原毛平革菌解除营养阻遏产漆酶代谢的生理生态特性,揭示白腐菌合成漆酶的碳氮生理调控机理。【方法】分别利用限碳限氮(CL-NL)、限碳富氮(CL-NS)、富碳限氮(CS-NL)与富碳富氮(CS-NS)4种条件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野生型(WT)与突变株,比较两者产漆酶动力学、菌体生长、葡萄糖与氨氮消耗差异及其相关性来揭示解除营养阻遏产漆酶调控生理特性,明确C、N营养对产漆酶的生理调控途径。【结果】突变菌株除消耗速率比野生型略慢外,两者氨消耗趋势一致,但对葡萄糖的消耗比野生型快且氨氮浓度对葡萄糖的消耗影响不大。在CL-NL、CL-NS、CS-NL、CS-NS 4种培养条件下,野生型分别在培养后期的第11、14、19和19天的次生代谢时期产生0.107、0.029、12.84和18.05U/L漆酶,启动漆酶合成及酶峰值出现的时间与基质中葡萄糖耗尽或接近耗尽的时刻,或同氨氮消耗至最低值的时刻相对应;与WT产漆酶特性不同,突变株产漆酶伴随整个培养过程且均有两个产酶高峰,分别在培养的第8、7、12天和12天出现298.83、343.14、271.22、251.49U/L漆酶第一个产酶高峰,在培养的第12、13、19和19天产生257.69、298.78、213.81、216.93U/L漆酶的第二个产酶高峰。碳氮营养对产酶的影响显示:两菌株只要初始碳源浓度相同(限碳或富碳),各自产酶动力学趋势基本一致;相反,即使初始氮源浓度相同但其产酶动力学趋势却不同,说明碳源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漆酶的影响比氮源更为重要。【结论】野生型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漆酶受碳或氮饥饿调控,碳、氮各自独立发挥作用且在不同的营养条件下由不同营养素所调控,如在限碳条件下产漆酶主要由葡萄糖饥饿启动,而在富碳条件下则由氨氮饥饿所激发,以碳或氮菌体负荷表示是否达到启动酶合成的调控阀值比单纯碳或氮浓度更为合理。突变菌株漆酶合成的启动不受碳、氮营养所阻遏,可能涉及一个全局调控的改变,解除了漆酶合成的营养阻碍。  相似文献   
998.
杨晓明  戴小杰  朱国平 《生态学报》2012,32(15):4682-4690
西印度洋公海海域是世界上围网黄鳍金枪鱼渔业的主要作业海域之一,根据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1999—2004年的1°×1°的各月黄鳍金枪鱼围网渔获量统计数据,采用地统计方法探索该海域黄鳍金枪鱼渔获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相关生态动力过程。进行了如下分析:(1)利用GIS制图观察渔获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其空间格局的变异受到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共同影响,且前者明显强于后者。(2)采用地统计方法计算各月渔获量的空间异质性参数,并按照年际和季节情况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渔获量的地统计参数值和变异函数模型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差异;渔获量的空间相关距离(变程)平均在1000nm左右,冬季要小于夏季;渔获量的空间变异函数模型主要为相关距离较大且空间依赖性较弱的指数模型;渔获量的空间结构方差比例(平均为65.82%)远大于随机性方差比例(平均为34.18%);渔获量在1°×1°尺度下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3)对地统计参数值和渔获量的相关关系研究,并探讨季节变化下渔获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与相关生态动力过程关系,发现各月渔获量随着空间总变异(基台值)增加而增加,两者存在强相关性;各月渔获量和南北和西北-东南向分维数值有一定相关性,意味着海洋动力过程在南北和西北—东南向过程越强,渔获量越低。西印度洋黄鳍金枪鱼围网渔获量的空间变异原因在于季风气候和ENSO循环过程引起的海洋流场、营养盐和温跃层等变化外在因素,以及围网捕捞方式和鱼类的行为方式的内在因素共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999.
由水稻黄单胞菌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通过筛选18000个Xoo Tn5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得到其中一个致病力缺失的突变体XOG11.TAIL-PCR方法分离该突变体中插入转座子的侧翼序列,发现转座子插入到位于hrp基因簇的hpaB基因中.对该基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一个含有156个氨基酸,等电点为4.28,亮氨酸含量为14.4%的蛋白HpaB.Southern blot和PCR验证表明Tn5在该突变体中为单拷贝插入且未发生转座子携带侧翼序列的转移.将hpaB克隆到具有广泛寄主的质粒pHM1中,转化重组质粒进入突变体后,突变体恢复了在其寄主水稻IR24上的致病力,而转化空质粒pHM1后的突变体仍然表现为致病力缺失.证实了水稻黄单胞菌中hpaB基因与该细菌的致病力相关,在侵染水稻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萨仁 《植物分类学报》2007,45(3):343-345
报道了豆科Leguminosae昆仑岩黄耆Hedysarum krassnovii B.Fedtsch.在中国的分布。昆仑岩黄耆与近缘种红花岩黄耆H.multijugum Maxim.形态易混淆,但以其小叶3-9×3-7mm;旗瓣倒卵形,顶端凹陷约2mm深;翼瓣狭披针形;龙骨瓣近半圆形或矩圆形;花萼二唇彤;荚果具1-2节荚等性状易于区分。另外,此二种的物候期、生境及地理分布亦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