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 Maskell和南洋臀纹粉蚧P.lilacinus Cockerell是我国有重要检疫意义的有害生物。这两种粉蚧从东盟进口水果口岸检疫中频繁截获,且已在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发现大洋臀纹粉蚧入侵,这对我国热带、亚热带的水果和观赏植物等已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以大洋臀纹粉蚧和南洋臀纹粉蚧在国内外的分布数据为基础,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 GIS对两种粉蚧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大洋臀纹粉蚧和南洋臀纹粉蚧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其适生区面积分别占全国面积的22.14%、18.17%,其中高度适生区域集中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四川、台湾、海南等地区,与我国热带水果的主要种植区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大洋臀纹粉蚧已成功入侵,一旦南洋臀纹粉蚧传入便可迅速扩散蔓延,并对我国热带水果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各口岸应加强对东盟进口水果的检验检疫,预防其新的进入和扩散。  相似文献   
62.
在洛阳地区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的盛花期5月上中旬,采用目测、拍照、测量等方法记录丹参花的基本特征、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的访花行为、丹参被盗蜜后盗蜜口的大小和盗蜜率。在洛阳地区,黄胸木蜂是丹参的主要访花者,在对丹参进行访花时,多盗取花蜜。黄胸木蜂访花时,其单花停留时间平均为3.81±0.28 s,两花间隔时间的平均值为3.64±1.94 s,访花频率的平均值为每分钟采访的花朵数为6±0.98朵,访花朵数为6时,访花频率最大。黄胸木蜂在丹参上的盗蜜口的大小的平均值为0.304±0.046 cm,盗蜜率平均为37%±12%。黄胸木蜂对丹参的盗蜜现象普遍存在,且重复盗蜜,有的一朵花上可能有多个盗蜜口,其盗蜜行为对丹参繁殖适合度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黄胸木蜂采访丹参的访花行为进行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木蜂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黄原胶(xanthan gum)是由黄单胞菌属(Xanthiomonas)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其凭借优越的流变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石油、农业等行业.目前黄原胶的合成途径已经被阐明,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分子调控影响其合成及改性以适应于不同行业需求.通过对黄原胶的一级和二级结构、流变性及稳定性、生物合成途径的介...  相似文献   
64.
【目的】白叶枯病菌hrp基因簇由包括hrpD6在内的26个hpa-hrp-hrc基因组成,与植物互作后形成Ⅲ型分泌系统(T3S),将T3S效应分子注入寄主细胞中从而决定在非寄主上的过敏反应(HR)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但hrpD6基因是否参与了白叶枯病菌在非寄主上的过敏反应(HR)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还不清楚。【方法】借助同源重组方法,本研究对白叶枯病菌hrpD6基因进行了突变。【结果】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hrpD6基因被成功敲除。烟草上测定结果显示,hrpD6突变体ΔPhrpD6丧失了HR激发能力。致病性测定发现,ΔPhrpD6在水稻苗期不能形成水渍症状,在成株期水稻上不具有致病性,并且细菌生长能力显著下降。功能互补结果显示,hrpD6基因可恢复ΔPhrpD6在烟草上激发HR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以及在水稻组织中的生长能力。RT-PCR结果显示,hrpD6基因的转录表达不仅受水稻诱导,而且受hrpG和hrpX基因调控。不仅如此,hrpD6基因突变还影响T3S效应分子hpa1基因的转录表达和Hpa1蛋白的分泌,暗示hrpD6基因对hpa1基因转录表达具有调控作用。【结论】hrpD6基因的缺失导致白叶枯病菌不能激发烟草产生HR和和丧失在水稻上的致病性,主要是HrpD6对hpa1基因转录表达具有调控作用,并影响T3S效应分子Hpa1的分泌。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分析hrpD6是否参与T3S分泌装置的形成和调控其它hrp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决定病菌在非寄主上的HR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提供了科学线索。  相似文献   
65.
本文研究了有机苹果园常用的6种杀菌剂,包括农抗120、绿乳铜、高锰酸钾、大生M-45、成标和多菌灵对果园重要害虫苹果黄蚜和h/scitricolavander Goot及其天敌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 Pallas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种杀菌剂使用喷雾和浸叶饲喂法对蚜虫的死亡率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校正死亡率均小于21%。喷雾处理和二次中毒处理对瓢虫幼虫的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说明6种供试杀菌剂的常用浓度对蚜虫有较低的致死率,而对其天敌异色瓢虫则是安全的,因此我们推测上述杀菌剂的常规使用不会对果园昆虫的群落结构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6.
6-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它催化糖酵解途径中第一个不可逆反应。本研究利用pK18mobsacB自杀质粒采用同源双交换的方法对野油菜黄单胞菌Xcc8004中的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XC_0872)进行缺失突变,获得无标记的缺失突变体DM0872。表型检测结果显示DM0872突变体不影响野油菜黄单胞菌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利用,不影响胞外多糖的合成,也不影响其致病性。该结果显示糖酵解途径在野油菜黄单胞菌的地位并不重要。另外,我们利用RT-PCR方法检测了XC_0872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XC_0872在Xcc8004中是转录的。而之前曾有报道称黄单胞菌中无法检测出6-磷酸果糖激酶活性,这表明XC_0872进行了转录后调控从而使6-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受到限制。本研究为野油菜黄单胞菌中糖酵解途径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揭示野油菜黄单胞菌中该途径的调控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是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的病原细菌。我们建立了Xcc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用于分离、鉴定该菌的致病相关蛋白。为了减少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对蛋白材料质量的影响,我们构建了EPS缺陷的Xcc8004ΔgumB突变体。本研究以Xcc8004ΔgumB出发菌株,用诱导培养液培养,取细胞上清通过超滤浓缩得到蛋白质粗提物,分别采用丙酮沉淀法、试剂盒纯化法和丙酮沉淀-试剂盒联用法来纯化蛋白质粗提物,通过比较双向电泳的结果优选最佳的样品制备方法。结果证明丙酮沉淀-试剂盒联用法较为理想,所得双向电泳图片清晰,分辨率高。因此,此方法可以用于制备野油菜黄单胞菌分泌组双向电泳样品,并可以满足进一步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8.
通过单蕊黄耆(Astragalus monadelphus Maxim.)雄蕊管横断面的切片研究,发现旗瓣雄蕊花丝与其他9枚之间不是细胞或组织的融合,只是两者表面粘着在一起,因此单蕊黄耆的雄蕊花丝不是真正的单体,而应是假单体.单体或假单体都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故在种的水平上具有重要分类价值.但由于不同假单体雄蕊的种群往往也出现在不同进化枝上,故仅以此特征作为分组(Section)和亚属(Subgenus)的依据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报道黄耆属中存在的这一假单体雄蕊现象.  相似文献   
69.
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饵料对黄喉拟水龟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单因子梯度设计原理,采用进口鱼粉、豆粕为主要蛋白源制成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0.2%、47.3%、44.3%和41.4%共4种试验饵料,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饵料对黄喉拟水龟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过120 d对80只黄喉拟水龟幼龟的饲养,当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47.3%时,黄喉拟水龟的生长速度最快,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P<0.05);蛋白质效率最高,极显著高于50.2%组(P<0.01),也分别显著高于44.3%组和41.4%组(P<0.05);耗料增重比最低,分别极显著低于44.3%组和50.2%组(P<0.01),也显著低于41.4%组(P<0.05).但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饵料对黄喉拟水龟龟体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mRNA在大鼠妊娠黄体中的表达及调节。方法:①于妊娠不同时期收集大鼠卵巢。用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妊娠过程卵巢PACAP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②未成年雌性大鼠颈部皮下注射5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48h后注射25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第6天收集培养黄体细胞。用放免法测定给予不同处理后,培养液中孕酮的含量;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PACAP mRNA表达水平。结果:从妊娠11d起,PACAP mRNA表达逐渐增强,在妊娠19d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福司考林(forskolin)、佛波酯(PMA)均使培养黄体细胞孕酮分泌量及PACAP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PACAP与中、晚期妊娠的维持密切相关;PAF可促进培养黄体细胞PACAP mRNA的表达,蛋白激酶C(PKC)和蛋白激酶A(PKA)途径都有可能参与了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