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3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利用AP-PCR和RAPD技术对三个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其结果与用草菇菌株V34基因文库中的中等重复序列为探针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对编码核糖体5.8SrRNA的DNA(rDNA)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结果相一致。这一结果显示出用这四种方法对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具有相似的效果。同时用这四种方法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标记显示出这三个菌株中的两个菌株在遗传上有着较大程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2.
枯草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质粒Puc18为载体,从枯草杆菌(Bacilussubtilis)DB104基因组中克隆到一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限制酶切分析表明重组质粒中的插入片段为3.5kb,其中各含有一个EcoRI,HindⅢ和PvuⅡ位点。该插入片段含有一完整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其自身启动子能被大肠杆菌转录系统所识别。当加入lacZα基因启动子的诱导物IPTG后,内切葡聚糖酶表达量提高2.8倍。加入0.5%葡萄糖能抑制该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在大肠杆菌DH5αF′中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分布为:胞外67.3%,胞间周质3.9%,胞内28.8%。Southern杂交证实了该插入片段来自供体菌B.SubtilisDB104。  相似文献   
43.
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间隔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已报道的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PLRV-Ch)的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经PCR扩增后克隆于pUC19质粒中,进一步用PCR鉴定、限制酶切分析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LRV-Ch基因间隔区由197个核苷酸组成,与国外报道的荷兰PLRV-N加拿大PLRV-C,澳大利亚PLRV-A,苏格兰PLRV-S各株系核苷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同源率依次为99%、98%、93%、98%。  相似文献   
44.
萌发花生种子子叶肽链内切酶的纯化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萌发花生种子子叶的肽链内切酶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xG-100凝胶层析,DEAE-纤维素23阴离子交换层析和DEAE-SephadexA50层析,得到纯化的酶,该酶有两条同工酶,分子量分别为58和55KD,Km为9.9μmol/L,是半胱氨型肽链内切酶(EC3.4.22),对未萌发花生种子的贮藏蛋白没有明显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45.
用Bacillussphaericus63菌为材料,经DNA-Sepharose和CibacronBlueF3GA-Sepharose两步亲和层析,将Bsp63Ⅰ纯化到均一程度。酶比活力达61400U/mg蛋白。用凝胶过滤法测得该酶分子量为113800。该酶样品在SDS-PAGE中呈现为一条蛋白带,并测得其亚基分子量为56800。用DNS-Cl法测得该酶N-末端氨基酸为丙氨酸。上述结果表明该酶分子是由两个相同亚基组成。  相似文献   
46.
吖啶橙失活处理应用于不对称融合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栽培种和野生种叶肉原生质体经过吖啶橙(AO)处理后,暗培养两天,再光照4h而失活.失活程度取决于AO处理时间、AO浓度、光照时机等.四倍体失活浓度高于二倍体,处理后马上光照失活效果最强烈,8d后光照其小细胞团同未光照处理相差不大。AO失活的栽培种NO7同罗丹明6G(R6G)失活的Solanumbulbocastanum融合后可以发生代谢互补恢复分裂,已得到假定的杂种小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47.
马铃薯野生种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及其植株再生(简报)何亚文,李耿光,张兰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MESOPHYLLPROTOPLASTCULTUREANDPLANTLETREGENERATIONFROMWILDSPECIESOFP...  相似文献   
48.
马铃薯人工种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巍  欧阳藩 《生物技术》1996,6(5):11-13
本研究以虎头(H)、克四(K)和Favorita(F)三个品种的马铃薯不定芽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诱导生成的微型薯为试材,经筛选后获得的大小一致的微型薯经过适度的低温处理后,用4%的海藻酸钠和2%的氯化钙溶液,在附加一定的植物激素条件下,进行人。种皮包埋形成人工种子。在无菌条件下,三个品种的人工种子萌发率均达90%以上。在土壤中,人工种子萌发率可达60%以上,萌发的人工种子中80%能够形成生长发育正常的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49.
为利用Patatinclass-Ⅰ启动子的块茎表达专一性以达到改良马铃薯的目的,利用PCR技术从马铃薯总DNA中扩增出Patatinclass-Ⅰ启动子及信号肽基因,并将其克隆: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片段与已发表的CNDA相应片段约94%同源。  相似文献   
50.
高必需氨基酸转基因马铃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80年代以来,马铃薯遗传转化系统日趋成熟,转基因工程植株已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1]。作为食物蛋白和能量主要来源的马铃薯,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及质量的遗传工程研究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Yang等[2]将旨在改善氨基酸平衡的CAT-HEAAE(氯酶素乙酰转移酶-高含量人体必需氨基酸)融合基因导入马铃薯,获得了Southernblot、Northernblot、Westernblot的证据,但尚缺少氨基酸分析的资料。玉米醇溶蛋白(zein)[3]是一个富含甲硫氨酸的贮存蛋白,它和人工合成的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