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8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77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静脉注射伏立康唑和静脉注射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伏立康唑为实验组,氟康唑为对照组。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进一步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研究,共计1492例患者。伏立康唑有着更高的有效率和有更低的不良反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0,95%CI=1.14~1.26,P<0.001)和RR=0.76,95%CI=0.65~0.90,P=0.001)。同时在控制感染发热和真菌清除方面,伏立康唑有着更好的效果,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RR=1.63,95%CI=1.40~1.90,P<0.001和RR=1.27,95%CI=1.13~1.44,P<0.001)。结论 Meta分析结果表明伏立康唑比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有更好的疗效和预后及更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 (IL-6)、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诊的80例新生败血症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美罗培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IL-6、GM-CSF、PCT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7d,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vs. 80%,P0.05);观察组拒奶改善时间、皮肤颜色及体温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g G高于对照组,血清IL-6、GM-CSF、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治疗期间均无死亡病例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美罗培南治疗,其可有效降低血清IL-6、GM-CSF、PCT的表达,促进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有效的联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的普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生存期逐步延长。这一过程中,HIV感染者自身免疫反应对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HIV感染激活干扰素信号通路,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ISG)上调表达,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其中,类泛素蛋白ISG15在HIV感染者中显著上调,通过ISG化抑制HIV颗粒的出芽和释放;而HIV的非结构蛋白则通过干扰ISG化过程或结合干扰素信号通路关键分子,逆转ISG15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本文从ISG15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抗病毒功能及病毒逃逸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解析ISG15在HIV感染中扮演的角色、探索如何获得以抗HIV感染宿主因子为契机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考察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相位差范式的波幅与刺激差异的关系,探求具有最大波幅的相位差,为提高MMN的效应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取25名大学生,通过听觉oddball范式呈现刺激,其中标准刺激左右声道的相位差为0°,偏差刺激的相位差分别为2.63°、45°、90°、135°、180°;取Fz、FCz和Cz点的平均波幅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剔除异常数据后剩余被试24人;刺激差异的主效应显著(P0.01),当相位差为180°、135°和90°时,波幅显著大于2.63°和45°(P0.05),但2.63°和45°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90°之后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MMN相位差范式的波幅在0°~90°范围内随刺激差异增大而增大,之后趋于稳定;当相位差为180°时波幅最大,可能是该范式的最佳设置。  相似文献   
995.
正Anitracker系列国产追踪器GSM动物追踪器基本型/功能型/增强型/超级型/旗舰型/国际版体积较国际同类型产品更小。功能:定位与数据传输、死亡报警机制(即掉落报警机制)、陀螺仪功能(可测定动物运动方向及速度)、摄像头和MIC phone功能、FOTA升级功能、系统还原(一键还原)功能以及全球定位功能。重量:20~35g VHF动物追踪器属于无线测向,平原有效距离20 km,山区有效距离10 km。极大地提高了电池使用寿命。在-10~50℃内保证频率准确度与灵敏度,属于工业级产品。重量:1.5~35g  相似文献   
996.
讨论一类非线性中立双曲型脉冲偏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质,应用积分不等式,在第二类边界条件下获得了其一切解振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97.
考虑了一类脉冲输注免疫因子治疗HIV感染的脉冲微分方程模型,分析了有无脉冲输注两种情况下平衡点的稳定性,得到了未感染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和两个感染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以及具脉冲输注模型的无病周期解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进一步对脉冲输注免疫因子的时间间隔给出了一个合理的估计.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获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从区域到局域的变化过程中的主导影响机制,通过整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历次植物调查资料,并详细调查5 hm2的样地群落,对保护区整个区域和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的差异和功能性状的组成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区域种库和局域群落之间的物种组成差异明显,在区域和局域物种数量排名前10的科和属中只有5科和5属是共有的;相较于区域中的属,样地中温带分布的属明显增多,而热带分布的属较少。功能性状方面,与区域相比,样地中草本植物比例减少而木本植物比例增加;单叶植物比例增加,复叶植物比例下降;两性花比例下降,雌雄异株比例上升;肉质果比例上升,而干果比例下降。这些结果表明从区域到局域群落构建过程中生态位分化机制等非随机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通常来讲,生态学者对于解释生态关系、描述格局和过程、进行空间或时间预测比较感兴趣。这些工作可以通过模拟输出值(响应)与一些特征值(即解释变量)的关系来实现。然而,生态数据模拟遇到了挑战,这是因为响应变量和预测变量可能是连续变量或离散变量。需要解释的生态关系通常是非线性的,并且解释变量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响应变量和解释变量存在缺失值并不是不常有的现象,奇异值也经常出现在生态数据中。此外,生态学者通常希望生态模型即要易于建立又易要于解释。通常是利用多种统计方法来分析处理各种各样情景中出现的独特的生态问题,这些模型包括(多元)逻辑回归、线性模型、生存模型、方差分析等等。随机森林是一个可以处理所有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随机森林可以用来做分类、聚类、回归和生存分析、评估变量的重要性、检测数据中的奇异值、对缺失数据进行插补等。鉴于随机森林本身在算法上的优势,将就随机森林在生态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对建模过程进行概述,并以云南松分布模拟研究为例,对其主要功能特点进行案例展示。通过对随机森林的一般术语、概念和建模思想进行介绍,有利于读者掌握本方法的应用本质,可以预见随机森林在生态学研究中将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洋桔梗是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以洋桔梗‘圣剑’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6-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分别比较了不同浓度IBA和NAA诱导其生根的效果,测定了该品种在不定芽再生时对卡那霉素(Km)的敏感性。结果表明:MS+0.5 mg·L-16-BA+0.01 mg·L-1NAA为不定芽再生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达91%;1/2 MS+0.2 mg·L-1IBA为不定根再生的最适培养基,生根率达89%;抑制叶片不定芽再生的Km最低浓度为25 mg·L-1。建立了‘圣剑’洋桔梗植株高频再生体系,并确定了其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为该品种的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