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酵母HOG-MAPK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高渗透性甘油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highos-molarity glycerol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HOG-MAPK)途径是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途径,很多方面和高等真核生物MAPK途径类似。该途径在高渗应激环境下控制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现对酵母HOG-MAPK途径的信号转导以及信号传递的专一性控制、HOG-MAPK途径各组分的亚细胞定位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产D-阿拉伯醇的耐高渗酵母的筛选、鉴定和产D-阿拉伯醇条件的优化。【方法】通过电镜、Biolog GN、(G+C)含量和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所获得的菌株进行了描述。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质谱以及旋光度实验鉴定纯化产物的结构。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产D-阿拉伯醇的发酵条件。【结果】本文筛选得到一株产D-阿拉伯醇的新型菌株,经鉴定属于假丝酵母属并命名为Candida sp. H2。200 mL摇瓶发酵生产D-阿拉伯醇的单因素优化实验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高渗盐水治疗毛细管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到2014年10月100例毛细管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有明确细菌感染者,给予敏感抗生素头孢呋辛钠80 mg/kg,每日2次,或美洛西林钠80-100 mg/kg,每日2次,此外给予对症治疗,如止咳化痰(羚贝止咳糖浆)。对照组50例,予高渗盐水治疗,吸入0.9%氯化钠注射液2 m L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1 mg/次混合液,观察50例,吸入3%氯化钠注射液2 m L配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1 mg/次,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疗效观察,对照组显效率62%,总有效率82%,观察组显效率78%,总有效率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上,两组治疗前后在FEV1、FVC、PEF、FVC/FEV1对比差异明显(P均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在咳嗽、哮鸣音、胸闷气短、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高渗盐水治疗毛细管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罗志兵  张永军  金凯  马金成  王芯  裴炎 《微生物学报》2009,49(10):1301-1305
摘要:【目的】筛选对高温和高渗等逆境胁迫敏感的球孢白僵菌T-DNA随机插入突变体,并克隆相关基因,为研究杀虫真菌适应逆境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逆境胁迫的方法从球孢白僵菌的T-DNA随机插入突变库中筛选对高温和高渗敏感的突变体,进而利用YADE (Y-shaped adaptor dependent extension)技术克隆相关基因。【结果】筛选得到5个对高温和高渗敏感的突变体。其中2个(212和2550)对高温敏感,在32oC下生长完全受抑;其它3个突变体对高渗胁迫敏感。突变体212的分生孢  相似文献   
15.
肾髓细胞长期暴露于高渗环境并能正常发挥功能。在过去多年中,研究者在探索肾髓细胞是如何在高渗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并发挥功能的过程中发现,细胞能产生一系列变化来适应高渗应激,例如有机渗透物的聚积以及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增高等。然而,无论是在体内还是体外,即便是细胞适应了高渗环境之后,高盐引起DNA断裂仍持续存在,但细胞却仍能快速增殖并发挥功能。当盐浓度降低时,DNA断裂被迅速修复。本文对肾髓细胞在高渗应激下发生的损伤性改变及其保护性反应等方面的新近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酵母细胞甘油代谢与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油是酵母细胞生长代谢过程中常见的多元醇物质。尽管甘油的结构简单,代谢途径并不复杂,但是其在细胞内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甘油代谢过程主要参与细胞的高渗透压生理调节和厌氧条件下的胞内氧化还原平衡调节。近年来许多学者在酵母细胞的甘油代谢及生理功能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在扼要介绍甘油生理代谢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甘油代谢参与细胞高渗压甘油应答信号途径和氧化还原平衡调节的生理机制,同时就酵母细胞甘油合成的代谢工程进行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由于各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国际市场对重组腺病毒载体(adenoviral vector,Adv)疫苗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工艺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细胞接毒前施加高渗胁迫可以提高分批培养模式下的Adv产量,新兴的灌流培养也可以显著提高Adv的产量。将高渗胁迫工艺与灌流培养相结合,有望进一步提升高细胞密度生产过程中的Adv产量。本研究利用摇瓶结合拟灌流培养作为生物反应器灌流培养的缩小模型,使用渗透压为300–405 mOsm的培养基研究了高渗胁迫对细胞生长和Adv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细胞生长阶段使用370 mOsm的高渗透压培养基,在病毒生产阶段使用300 mOsm的等渗透压培养基的灌流培养工艺有效地提高了Adv的产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可能归因于病毒复制后期HSP70蛋白的表达量增加。将这种工艺放大至生物反应器中,Adv的产量达到3.2×1010 IFU/mL,是传统灌流培养工艺的3倍。本研究首次将高渗胁迫工艺与灌流培养相结合的策略应用于HEK 293细胞生产Adv,同时揭示了高渗胁迫工艺增产Adv的可能原因,为HEK 293细胞生产其他类型Adv的工艺优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L型细菌的诱导、培养、返祖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研究,并用自制的L型细菌培养基(883培养基)在66份血、尿标本及51例前列腺液标本中培养出L型细菌分别为29.4%,30.7%及52.9%,与Kagan氏、857、863培养基对比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渗胁迫条件下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 enterica Derby, S. Derby)的转录组调控机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表达水平,探究在高渗胁迫影响下德尔卑沙门氏菌耐渗反应的相关代谢通路。【方法】通过高渗胁迫诱导德尔卑沙门氏菌的耐渗性,提取菌株的总RNA,去除rRNA,构建cDNA文库。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及生物学信息技术分析相关DEGs,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进行验证。【结果】胁迫组德尔卑沙门氏菌通过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有3 950个DEGs,其中具有显著上调的基因21个,显著下调基因38个。涉及到细胞膜蛋白、氨基酸的代谢等相关基因上调,协助德尔卑沙门氏菌在高渗环境中存活。与此同时,胁迫组德尔卑沙门氏菌的糖转运系统(sugar transport system, PTS)、糖酵解过程以及抗氧化性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这是由于高渗环境菌体需要在体内储存大量糖类等物质,从而降低了糖原的消耗,进而导致细胞外膜的脂多糖合成受到抑制,降低了高渗胁迫下德尔卑沙门氏菌细胞膜表面的O抗原的合成。【结论】高渗环境诱导后显著提高了德尔卑沙门氏菌的耐渗性,其中Na+/H+逆向转运蛋以及谷氨酸的代谢通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以及更好地控制其在食品中的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渗促钙内流蛋白(hyperosmolality-induced [Ca2+]iincrease,OSCA)/跨膜蛋白63 (transmembrane protein 63,TMEM63)家族蛋白是一类多次跨膜蛋白质,它们在真核细胞中有广泛分布.研究表明拟南芥中OSCA1.1蛋白介导了高渗刺激的钙离子内流.进一步研究发现OSCA1.1及其同源蛋白质是机械力敏感的离子通道.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显示OSCA蛋白是对称的二聚体,每个亚基含有一个离子可通透的孔道.本文将从OSCA通道的功能、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几方面介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