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研究中等强度跑台运动训练和停训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静止组和去卵巢运动组,每组20只。去卵巢运动组大鼠每周进行4次时间45min、速度18m/rain、跑道倾角5℃的跑台训练,持续训练14周时,将各组大鼠又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即:假手术-16周(Sham.16)和假手术32周(Sham-32)组、去卵巢-16周(OVX-16)和去卵巢-32周(OVX-32)组以及去卵巢运动(EX)和停训组(DEX)。分别在末次训练结束36—48小时内或停训16周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1)训练结束时,OVX-16组大鼠体脂重量和含量显著高于Sham-16和EX组,而瘦体含量、全身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显著低于Sham-16和EX组,各组其他检测指标无显著变化。(2)停训16周时,OVX-32组大鼠体重、脂肪重量和体脂含量显著高于Sham-32组,而全身、腰椎和左右股骨骨密度以及瘦体含量显著低于Sham.32组;DEX组大鼠脂肪重量和体脂含量显著高于OVX-32组,而瘦体含量显著低于OVX-32组。结论: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体成分和骨密度的改善效应在停训16周时均未能被保持。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短期整体身心调节法练习者的全身皮肤电导反应特点。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将68名在校大学生分为整体身心调节组和放松组,分别进行为期10天的整体身心调节训练和经典的肌肉放松训练,并于训练前和训练结束后,测试两组学生身体7个分支的皮肤电导反应。结果:训练前,大学生前3支皮肤电导反应大于后4支;训练10天后,与训练前相比,整体身心调节训练组第1、2支皮肤电导反应显著减小,7个分支的皮肤电导反应出现均衡的规律;放松训练组学生身体7个分支皮肤电导反应变化不显著。结论:短期整体身心调节法形成了全身皮肤电导反应的均衡,可能反映短期整体身心调节法的整体身心相互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83.
弱视是儿童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8岁前发病,8岁以后不再会发生弱视。弱视的发病率约为2%~4%。在我国约为2.8%(检查3万多儿童),弱视患者估计约为4千万,急待诊治的弱视儿童约1千万之多。弱视患者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而且失去双眼单视和立体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应该及早防治,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通过近几年的教学、临床诊断及治疗,浅谈一下自己对弱视的见解。  相似文献   
84.
目的:拟通过湿热环境习服性训练和抗晕动病训练两阶段,探究训练对降低晕动病发病率及等级的作用。方法:选取6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配对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①一阶段采取模拟湿热环境静坐、快走、负重跑等训练,通过检测受试者主观感受、肛温、心率、血压、出汗率、汗盐浓度等指标确定受试者达到湿热环境习服;然后两组均在40℃、80%下进行Coriolis加速度转椅试验诱发晕动病,以Graybiel法评定晕动病得分及等级,以评价湿热环境习服训练是否可以降低晕动病发病率及等级;②三个月后实验组脱习服后进行二阶段常温下(20℃、50%)抗晕动病训练,共接受旋转转椅法训练10次,每次通过Graybiel法记录晕动病得分及等级;对照组不接受两阶段的训练。然后两组再次均进行Coriolis加速度转椅试验诱发晕动病,以Graybiel法评定晕动病得分及等级,用以评价抗晕动病训练是否可以降低湿热环境下晕动病发病率及等级。结果:①一阶段湿热环境习服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Graybiel评分及等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二阶段抗晕动病训练后,实验组Graybiel评分及等级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单纯湿热环境习服训练并不能帮助降低湿热环境下晕动病的发病率和等级;但抗晕动病训练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等级。  相似文献   
85.
甘蔗健康种苗系指通过种茎温汤处理或腋芽茎尖培养等方法脱去甘蔗体内病菌的腋芽试管苗或种茎及其无性繁殖种茎苗,以及在不同隔离条件下逐代繁育并符合标准的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用甘蔗种苗。在生产甘蔗健康种苗过程中,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进行甘蔗健康种苗的快繁,提高了增殖系数,降低了工作量。"甘蔗健康种子"的新技术,大大减少了甘蔗种植的用种量,并有利于机械化操作,降低了甘蔗种植成本。  相似文献   
86.
基于Sf21昆虫细胞在悬浮培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生长代谢特征,提出以培养液中残糖浓度作为控制参数,并利用限制性基质(葡萄糖和蛋白水解物)的间歇补加技术调控细胞生长的方案。实际控制表明:与批培养相比,Sf21细胞在两种具代表性的昆虫细胞培养基(IPL-41和TC-100)中的生长期和稳定期都得到了有效的延长。TC-100培养液中最高细胞培养密度由3.0×106 cells/mL提高到6.5×106 cells/mL;IPL41培养液中最高细胞培养密度则由7.05×106 cells/mL提高到9.0×106cells/mL。由于限制性基质的间歇补加技术是利用较确定的营养成分来代替复杂昂贵的补料培养基,因此更适合于昆虫细胞的大规模高密度培养。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究术前适应性行为训练配合术后核心肌群训练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60例拟行PKP术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30),对照组术前不进行适应性行为训练,术后行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术前适应性行为训练配合术后核心肌群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视觉评分量表(VAS),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前缘高度(AH)、后缘高度(PH)、AH/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2周的疼痛视觉评分量表(VAS)评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对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4周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33%、2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VCF患者应用术前适应性训练联...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爬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CP患儿134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则给予CST,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爬行能力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5.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爬行能力评分均分别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项评分均分别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ST对SCP患儿的爬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应用此种训练措施强化患儿的运动功能,从而促进其获得更好的预后,值得给予推广。  相似文献   
89.
过去普遍认为暴露于间歇缺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对身体有害,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重度IH对机体有害,而轻度IH可能有益。本文介绍IH在激发呼吸神经可塑性中的作用,即暴露于轻度IH能诱导呼吸可塑性,增加上气道稳定性,降低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的压力,增加CPAP治疗依从性和改善治疗结果。此外,IH诱导的神经可塑性能促进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0.
不同运动强度对黑鲷生长、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体长(6.75±0.03) cm, 体重(11.56±0.15) g]为研究对象, 设计对照组(0 bl/s、体长/秒)和训练组(1.0、2.0和4.0 bl/s)4个水流速度, 探讨2周游泳运动训练对黑鲷生长、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训练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都出现显著下降(P<0.05), 4.0 bl/s组存活率(SR)最低(P<0.05)。在2.0 bl/s强度下, 血糖(GLU)、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均显著下降(P<0.05), 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则显著升高(P<0.05)。随着强度的增加, 训练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过氧化氢(H2O2)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上升; 丙二醛(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差异不显著。2周的训练显著增强了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 对溶菌酶(LZM)活性无显著影响。运动训练对黑鲷肝脏T-AOC和MDA没有显著性影响, GSH含量、AKP、ACP和CAT活性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综合考虑黑鲷生长、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得出, 在游泳训练强度为2.0 bl/s时, 最有利于提升黑鲷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