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等电聚焦表明,北京鸭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由等电点分别为5.0,5.3,5.9,6.1和6.5的五个主要的活性组分(电荷异构体)构成,利用分析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进行电荷异构体的制备级分离,采用三氯乙酸沉淀法快速确定蛋白条带的位置,电渗洗脱法回收蛋白,获得其中两个电荷异构体,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电荷异构体的活性,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等性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Rotofor等电聚焦和分子筛技术纯化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链激酶(r—SK),其纯度为97%。比活性1×106IU/mg,回收率41%。分析所纯化的r—SK N端氨基酸顺序证实其1—15个氨基酸顺序与SK基因的核苷酸顺序所示3联密码子一致。以纯化r—SK为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构建了分泌抗r—SK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4D11),该McAb属IgG1亚型.特异地作用于r-SK和C组口溶血性链球菌分泌的SK。用底物显色法测定该McAb可抑制SK对纤溶酶原的激活。Western blot法证实该McAb能识别分子量为16 250Da的r—SK的CNBr裂解片段。推测SK蛋白中第71残基至第237残基间的氨基酸顺序参与SK与纤溶酶原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测定CK-MM亚型的聚焦色谱法,此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线性范围宽,最低检测限(8U/L)较正常参考值低,比国外报道的类似方法高6倍以上,分离度亦有改进.测定了20例健康人血清亚型分布,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该法自动化程度高,已在急性心梗的诊断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种制备植病细菌菌体蛋白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一种简易制备植物病原细菌菌体蛋白的改良丙酮法。细菌细胞经丙酮处理,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后,用冰冷蒸馏水提取细胞蛋白。经等电聚焦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比常规方法(如溶菌酶法、超声波法等)有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影响因素(如核酸类物质)少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野生纤毛虫同工酶微量等电聚焦分析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量电泳是用来分离和表征提取于少量生物材料中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分析技术。作者以缘毛目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 Linne,1758)为材料,用微量等电聚焦(Microisoelectric focussing)探索了分析野生纤毛虫同工酶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1) 样品量小至两个群体螅状独缩虫(约200个个体)即可进行酯酶同工酶微量等电聚焦分析;(2) 自野外采集材料中立即分离制备的螅状独缩虫匀浆上清液的酯酶同工酶酶谱与实验室内放置10h后分离制备的酶谱几乎一致。因此,野生纤毛虫同工酶可用微量等电聚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龚钰翔  龙欢  黄开耀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10):4308-4321
气囊(gas vesicles,GVs)是一种存在于蓝藻及古菌等微生物中调节浮力的类细胞器纳米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包裹气体组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气囊具有作为超声分子影像探针的潜力。然而,气囊的充放气机制并不明确,限制了生物合成超声分子影像探针的保存和气体更换。本研究发现环境pH值是调节气囊充放气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不仅可以调节藻细胞内的气囊充放气进而使微囊藻呈现不同的漂浮状态,还可对提纯的气囊充放气进行体外调节,且该调节过程可逆。该机制的阐明为生物合成超声分子影像探针的大规模生产和保存,特别对气囊中的气体进行更换以满足不同的诊疗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助力生物合成超声造影剂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建立了测定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遗传表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免疫固定技术,应用这种方法对居住在成都地区的汉族群体进行了群体研究和家系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汉族人群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具有遗传多态性,它有希望成为法医血液遗传学新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泌尿系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完善静脉肾盂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肾积水轻度、中度、重度患儿分别为10例、39例、39例,不同病情程度患儿比较,重度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期最小流速(EDV)均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血流阻力指数(RI)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PSV、ED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度、重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准确度分别为90.91%、93.18%,与病理诊断kappa值分别为0.795、0.862,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轻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为0.629,一致性一般。静脉肾盂造影对轻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准确度为96.59%,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82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中度、重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分别为0.583、0.565,一致性一般。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静脉肾盂造影诊断准确率高达94.32%,明显高于两检查方法单独应用(P<0.05)。结论:不同病情程度的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不同超声征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静脉肾盂造影诊断轻度肾积水患儿的效能较好,将二者联合可提高对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苏醒后疼痛,术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 h、12 h和24 h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均较高(P<0.05),观察组术后1 h、12 h和24 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可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拔管、苏醒及复苏室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减少POCD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20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8例,根据肝脏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无肝纤维化组39例、轻度肝纤维化组33例、中度肝纤维化组51例、重度肝纤维化组25例。比较各组患者入院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清AFP、GP73、GPR,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腹部超声联合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地增加,患者肝脏轮廓逐渐不清晰、表面不光滑、肝脏回声逐渐增粗增强、有结节感、肝内胆管走形逐渐模糊,脂肪肝和腹水比例逐渐增加,脾脏厚度、脾脏长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逐渐增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灵敏度为79.82%、特异度为76.92%、准确度为79.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AFP、GP73及GPR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具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1、0.664、0.779,腹部超声联合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AUC最高(AUC为0.819)。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AFP、GP73、GPR升高,腹部超声联合血清AFP、GP73、GPR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