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4篇
  免费   1533篇
  国内免费   4379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464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543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502篇
  2014年   664篇
  2013年   635篇
  2012年   795篇
  2011年   909篇
  2010年   862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982篇
  2007年   707篇
  2006年   687篇
  2005年   646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571篇
  2002年   590篇
  2001年   530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LFA—1/ICAM—1在ConA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抗LFA-1/ICAM-1粘附分子单克隆抗体和ConA联合刺激小鼠胸腺细胞,初步研究了该膜分子在经TCR/CD3介导的胸腺细胞活化信号传导以及胸腺细胞亚群选择中的作用。在ConA刺激系统中,抗ALFA-1/ICAM-1单抗均能抑制胸腺细胞的增殖应答,且以抗LFA-1单抗均能抑制胸腺细胞的增殖应答,且以抗LFA-1单抗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在PAM加钙离子载体A23187刺激体系中,抗LFA-1单抗却  相似文献   
82.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动态Ⅱ.季节性和周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季节性指标,讨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由4科10属17种啮齿动物组成的群落的物种数、单位面积个体数与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与Simpson指数和均匀性等6个变量的季节变动、季节性和周期性。结果表明:(1)每个季节都有变量达到最大值,但除个体数和均匀性外,其余4个变量均在冬季达到最小值;(2)物种数与生物量及两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以及两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相互之间有类似的季节变动规律;(3)除个体数外,群落数量动态的其他变量与8个物种种群的密度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物种数有最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指标SI=0.628;(5)物种数、个体数和生物量在92个月的研究期中未显示出任何周期性。最后总结了该啮齿动物群落动态的时间模式,提出组成物种种群的扩散和休眠行为是形成这些模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抗鞘翅目δ-内毒素 及毒素基因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对鞘翅目昆虫有毒效的5个苏云金芽孢杆菌新菌株YM-03、Sph04-04、YK14-01、SH11-05、Sph16-01伴孢晶体的蛋白质组成,以柳蓝叶甲为供试虫测定了它们的LC_(50)值,其中YM-03毒力最高。测定了YM-03晶体蛋白N-末端部分氨基酸序列。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快速检测了5株菌的质粒组成,证明其质粒图型各不相同。以广谱的cosmid质粒pLAFRI为载体,通过限制酶EcoRI部分酶解获得“目的”DNA片段,构建了菌株YM-03的总DNA文库,对17个抗性克隆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表明,其中含有外源片段的克隆占总数的76%,超过要求的理论值。以人工合成的杀鞘翅目基因的18bp保守序列片段为探针,筛选了近1200个抗性克隆,获得了3个阳性克隆,LE392(PBYM2)、LE392(pBYM3)和LE392(pBYM4),毒力测定试验表明LE392(pBYM3)和LE392(pBYM4)有一定表达,表明其携带有δ-内毒素基因。  相似文献   
84.
以重组PAI-(rPAI-1)为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6株阳性杂交瘤细胞(Apl、AP2、AP3、AP4、AP5和AP6),并用SPA亲和层析纯化了抗Pal-1单克隆抗体(McAb)。所有McAb均能识别rPAI和天然PAI-1,腹水滴度均为10 6以上。6种McAb对PAI-1亲和常数在3.45×107--1.05×109mol/L之间。AP2、AP3McAb能完全抑制PAI-1活性,AP4、AP和AP6只能部分抑制PAI-1活性,Apl则不抑制PAI-1活性。6种McAb中只有Apl、AP4和AP5能识别Pal-1/t-PA复合物。利用Apl、AP3、和AP4 McAb制备免疫亲和柱一步纯化HepG2细胞分泌的PAI-1,纯度大于98%,回收率92%,纯化倍数51倍。利用抗PAI-1 McAb建立了夹心法ELISA,测定了人血浆PAI-1水平,正常人血浆PAI-1平均含量(X士D)为24.7±7.75ng/ml。  相似文献   
85.
以重组PAI-(rPAI-1)为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6株阳性杂交瘤细胞(AP1、AP2、AP3、AP4、AP5和AP6),并用SPA亲和层析纯化了抗PAI-1单克隆抗体(McAb)。所有McAb均能识别rPAI和天然PAI-1,腹水滴度均为10~6以上。6种McAb对PAI-1亲和常数在3.45×10~7—1.05×10~9mol/L之间。AP2、AP3 McAb能完全抑制PAI-1活性,AP4、AP和AP6只能部分抑制PAI-1活性,AP1则不抑制PAI-1活性。6种McAb中只有AP1、AP4和AP5能识别PAI-1/t-PA复合物。利用AP1、AP3、和AP4 McAb制备免疫亲和柱一步纯化HepG_2细胞分泌的PAI-1,纯度大于98%,回收率92%,纯化倍数51倍。利用抗PAI-1 McAb建立了夹心法ELISA,测定了人血浆PAI-1水平,正常人血浆PAI-1平均含量(±D)为24.7±7.75ng/ml。  相似文献   
86.
能组织成超级结构的各种序列组块,因其具有特定一级序列、或者具有某种卷曲的螺旋构象和某种非β螺旋结构,可以作为有特异功能的结构域、被特异的结合蛋白质识别和结合,因而可称为密码结构域,密码结构域作为特异的分子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遗传指令,参与细胞周期的各种事件乃至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基因有区别的表达.  相似文献   
87.
本文用放射性配基[3H]8-OH-DPAT的结合实验显示,自发性高血大鼠(SHR)海马、下丘脑及低位脑干的5-HT1A受体结合位点数较正常Wistar大鼠为多,其中以海马最为显著;脑干的5-HT1A受体虽较正常Wistar大鼠多,但不太明显。SHR下丘脑中5-HT1A受体除结合位点较正常Wistar鼠多外,亲和力也有增大。以上结果表明,SHR与正常Wistar大鼠之间各脑区中5-HT1A受体的差别可能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8.
用DNA 复性动力学方法克隆到一个水稻中度重复顺序。Southern 杂交、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序列分析资料表明,该重复顺序在水稻基因组中具有串联重复和散布状态两种存在方式。以该DNA 片段作探针,用Southern 杂交方法分析了多种野生稻种和栽培稻品种的基因组分化特征。某些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过的水稻DNA,其图谱呈现出多达40 条以上的杂交带,包括强杂交带和弱杂交带两种类型。重复实验结果证明,强杂交带表现为BBCC染色体组型特异而弱带则在栽培稻各品种间显示出丰富的多态性,表明该重复顺序片段在水稻理论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葡萄叶绿体rbcL基因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玫瑰香葡萄(Vitisvinifera L.)为材料,克隆了含有叶绿体rbc L基因的3.1 kb Bam HⅠ片段,构建了该基因的限制性酶切图谱,测定了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所测的核苷酸序列总长度为2004 bp,其中基因的编码区为1428 bp,编码一个含475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分子量约为53 kD;测定基因的5上游含启动子的部分共358 bp,包括- 10 区(TAAAAT)、- 35区(TTGCGC)和SD 序列(GGAGG);基因的3下游区共218 bp,含有3 个转录茎环终止结构。玫瑰香葡萄rbc L基因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与烟草、矮牵牛、菠菜、苜蓿、水稻和玉米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1.5% 、91.4% 、90.2% 、89.8% 、86.3% 和84.5% ;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2.2% 、91.6% 、92.2% 、93.7% 、93.5% 和90.1% 。  相似文献   
90.
机体内白细胞介素1的调节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体内白细胞介素1以较低浓度完成其相庆的生理反应,其含量缺乏或过高时均给机体造成不良影响。机体内存在一系列正、负反馈调节机制,如微生物代谢产物、产列腺素、自身抗体、可溶性受体及其受体拮抗剂等物质在白细胞介素1的产生、代谢及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等各个环节上进行调节。众多因素构成一个调节网络,限制白细胞介素1的作用过程和强度,以维持机体的自我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