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喜马拉雅旱獭血液流变性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严惠民  吴蠡荪 《蛇志》1990,2(4):36-37
本文应用蝮蛇抗栓酶(清栓酶)和丹参注射液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并有高粘状态84例进行治疗,其中清栓酶组50例;丹参组34例。检测血球压积,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血沉等7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抗栓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丹参组(P<0.005)。抗栓酶有大幅度降低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所以蝮蛇抗栓酶是目前应用于血栓病。血液高粘滞血症HVS等病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03例锰作业工人测定了血液流变学中的七项指标,结果表明: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血小板粘附、血沉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证实锰作业工人普遍存在高粘滞血症,为临床治疗锰中毒开辟新的途径提供了依据。对其中的52例锰中毒(包括症状较重的观察对象),用清栓酶治疗后,复查其七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其症状与体征得以改善,进一步说明清栓酶是治疗锰中毒的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PKC,PKA和TPK在血小板激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2P-NaH2PO4标记猪血小板,然后,以PMA,凝血酶,PGE1腺苷等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MA激活PKC,血小板发生聚集,35μmol/LPGE1或1mmol/LdbcAMP不能抑制50nmol/L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腺苷却能抑制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EC50=0.1mmol/L,db-cAMP,腺苷都不能抑制100nmol/LPMA诱导的40kD蛋白磷酸化,PKA激活不能抑制P  相似文献   
15.
低浓度氢清除法测定大鼠局部脑血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凯声  吕敏 《生理学报》1994,46(3):304-309
利用氢清除法测量动物局部脑血流量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中。本文采用低于爆炸范围下限的3%H2浓度,它可以与任何比例的氮氧气体安全混合,且可避免吸纯氢期间的短暂缺氧,更为严格地控制了实验条件,增加了安全和准确性。本工作对吸100%H2和吸3%H2以及吸3%H21-1.5min和吸3%H25min测得脑血流量分析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短期低浓度氢清除法能较好地反映动物的局部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6.
用部分纯化的胞浆PTPP分别与去PTPP活性的红细胞血影和内向外翻红细胞膜结合,结果发现:胞浆PTPP不仅能与红细胞膜结合,而且与dPTPP-IOVr的结合能力强于与dPTPP-Ghost的结合,很多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结合时间及某些试剂等不仅对PTPP与膜的结合有影响,且对PTPP与dPTPP-10V结合的影响比与dPTPP-Ghost结合的影响更为显著。当胞浆PTPP与细胞膜结合后,其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观察了血液链球菌对与牙周组织破坏关系密切的5种细菌的拮抗作用,包括: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牙龈类杆菌1中间类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具核梭杆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和放线菌。结果表明,在体外,血液链球菌除对粘性放线菌无拮抗作用外,对所有参试的这几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均有拮抗作用。拮抗物质存在于血液链球菌生活的细胞内。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因子:一个新的多功能协同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细胞因子是新近发现的多功能生长-协同因子,根据来源不同分别命名为SCF、MGF、KL和SLF。现已证明,它是c-kit原癌基因产物的配基。目前该因子已被分离和纯化,并且克隆了其全长cDNA和染色体基因。SCF最显著的生物学特性是协同已知造血因子调各系造血,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烫伤大鼠小肠组织和血二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存在于小肠粘膜绒毛的二胺氧化酶(DAO)能反映小肠结构和功能的状况。创(烧)伤后小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可能是导致肠源性感染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实验目的为通过测定小肠组织和血DAO的活性,了解烫伤后小肠功能的变化及其和血浆DAO变化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蝮蛇抗栓酶治疗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和平  贺广湘 《蛇志》1993,5(3):26-28,16
我院自1991年3月至1992年11月底共收治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突聋)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44耳,经蝮蛇抗栓酶治疗,治愈率47.7%,有效率81.8%。对照组40例,48耳,经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病毒唑等药物综合治疗,治愈率25%,有效率50%,治愈率及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据血液流变学资料分析,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等五个指标明显下降。研究表明,蝮蛇抗栓酶治疗突聋,疗效高,无明显毒副作用,为治疗突聋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