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9篇
  免费   1618篇
  国内免费   4034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455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551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89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1101篇
  2013年   773篇
  2012年   970篇
  2011年   1188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1053篇
  2008年   1257篇
  2007年   902篇
  2006年   817篇
  2005年   861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666篇
  2002年   693篇
  2001年   684篇
  2000年   578篇
  1999年   524篇
  1998年   409篇
  1997年   361篇
  1996年   398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357篇
  1993年   297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鹅观草与大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继明  刘大钧 《遗传学报》1990,17(5):373-376
用活体/离体幼胚培养法成功地获得了鹅观草(Roegneria kamooji,2n=12,SSHHYY)与大麦(Hordeum vulgare,2n=14,11)间的属间杂种。杂交结实率为31.4%,胚培成苗率60.9%。杂种表现一年生,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形态上偏向鹅观草。F_1自交不孕,用大麦回交亦不结实。杂种具有预期的2n=28(SHYI)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平均形成26.38个单价体,0.67个棒状二价体,0.12个环状二价体和0.02个三价体。本文对双亲染色体组间的同源性以及在大麦育种中利用鹅观草种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2.
我们以前的工作指出,生长抑素可以预防链佐霉素对大鼠胰岛B细胞的损伤。本工作测定给药前后大鼠血清和组织中Zn、Cu含量,以进一步观察链佐霉素破坏大鼠胰岛B细胞后生长抑素预防效应的可能机制。结果为:链佐霉素(STZ)(35mg/kg,ip)注射后24h的大鼠,血清Zn浓度下降,Cu浓度升高,Zn/Cu比值倒置;用生长抑素作预防性注射后,血清Zn浓度与正常对照水平相同,Cu浓度虽稍有升高,但Zn/Cu比值正常。保护组的血清Zn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两组的Zn/Cu比值同样也具有显著差异。在给药后72h,血清Zn/Cu比值在各组之间仍呈上述关系,但差异减小。在大鼠胰腺,注射链佐霉素后胰腺组织Zn浓度未见改变,但生长抑素作预防性注射可使组织锌含量增加。上述结果提示,在生长抑素对胰岛B细胞的保护机制中可能有Zn和Cu的参与。预防性注射生长抑素所引起的高Zn状态可能有利于机体细胞含Zn酶类的活性,增强已损伤细胞的修复。  相似文献   
43.
在无菌条件下,用快生型大豆根瘤菌ZA1、ZA1:接种栽培大豆,从根系现瘤初期,中期,直至成熟期,发现由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形成的根瘤含菌组织中,菌体形态分化不明显,随着瘤龄增长到一定时期,菌体的直径由0.5μm增至0.9μm,繁殖率亦随瘤龄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44.
Cetus公司决定使用开发成功的蓖麻蛋白-单克隆抗体复合物,对20名不治之症的乳癌患者进行导弹疗法,将在Fox Chase癌中心实施。 一种对细胞毒力最强的蓖麻蛋白由两个肽链组成。B链具有与细胞结合的作用;A链起抑制核蛋白体的作用,可杀死细胞。  相似文献   
45.
水稻(Oryza sativa L.)原生质体产生的细胞团加上10-20%的二甲亚枫(DMSO)和10-20%的蔗糖,置于液氮中保存,冻后细胞生存率达到对照的40-50%,存活的细胞在附加2×10^-5mol/l 2,4-D的Linsmier-Skoog(LS)固体培养基上再生长,然后将形成的愈伤组织块转到附加10^-6mol/l NAA,4×10^-6mol/l激动素和10^-6mol/l 2 IP及8%的蔗糖的LS培养基上分化出芽并形成植株。  相似文献   
46.
本文报道我国特有的一种绿藻门植物-泡状饶氏藻营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植物体由3层细胞组成,外层细胞最小,细胞质比较丰富,含有较多的各种细胞器,液泡体积较小,中层细胞具有很大的中央液泡,细胞质成为贴壁的薄层,各种细胞器结构仍清晰可见,内层细胞极度液泡化,细胞质呈现退化状态,周生的片状叶绿体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穿孔,使叶绿体呈网孔状外貌,叶绿体主要由许多成对的类囊体组成,叶绿体上往往有几个蛋白核,蛋白核经常被1或2条类囊体穿过,呈现分隔状,本文也报道了泡状饶氏藻的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内微管的结构特征,根据泡状饶氏藻的类囊体形态与Ulva mutabilis非常相似以及蛋白核的超微结构特征,它与石莼科植物可能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属于绿藻门中进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47.
48.
田菁胶的细胞定位和粘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发育过程中和成熟的田菁(Sesbania Canabina)种子内胚乳细胞进行了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田菁胶形成后不是分泌到胞外,而是聚积在胞内,对不同粒度田菁胶的粘度测定,表明粒度越大,粘度越小;反之,粒度越大。这种结果与田菁胶在细胞内定位是相一致的。另外,对不同粒度田菁胶的糖和不熔物含量也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9.
限制性内切酶诱发的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限制性内切酶PstⅠ,SalⅠ,PvuⅡ和BamHⅠ处理CHO细胞后,发现其SCE率升高,与对照相比,前三种酶具有显著性差异。但这些酶诱导SCE的效应与其致染色体畸变效应相比则较弱,提示引起DNA双链断裂的限制性内切酶不是SCE的强刺激物。实验结果表明,BrdU取代胸苷不能消除限制酶对底物DNA的识别及裂解。  相似文献   
50.
坛紫菜原生质体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2%的海螺酶和1%的纤维素酶混合,将坛紫菜叶状体的4种不同细胞类型即:营养细胞、根丝细胞、精子囊和果孢子囊,分别解离成原生质体,并研究了这些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时期。细胞的生长、发育途径。由根丝细胞分离的原生质体能长成新的叶状体;由早期中部营养细胞分离的原生质体,有70%长成新的叶状体,其余的发育成精子囊和果孢子囊。再生叶状体在室内培养,能正常成熟。由精子囊和果孢子囊分离的原生质体,即精子细胞和果孢子细胞不能再生叶状体。前者形成新的精子囊放散精子,后者形成新的果孢子囊,放散果孢子发育成丝状体。晚期紫菜与早期紫菜比较,再生叶状体的数量显著减少,而发育成精子囊和果孢子囊的数量则大大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