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目的:维甲酸(ratinoicacid)诱导雌性大鼠骨质疏松(Ostoporosis,OP)模型,观察并分析羊水干细胞(amniotic fluid-derivedstem cells,AFS)对OP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40只S 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A组)外,模型组(B组),一次注入AFS组(C组)和两次注入AFS组(D组)均用维甲酸70 mg/(k g.d)连续灌胃1 4 d,A组用等量灭菌注射用水灌胃。于给药二,三周分别测量各组大鼠血清Ca、Pi、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含量,制造模型(简称造模)过程观察动物生活习性体重等变化,实验结束进行股骨骨形态计量学测量,骨薄片病理学观察。结果:造模过程中,大鼠出现少食,竖毛,及体重减轻。B.C组大鼠体重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造模21d后,B组血清Ca2+水平显著升高。模型组骨密度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但D组骨密度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B,C,D组血清ALP,TRACP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骨薄片染色显示模型组骨胶原排列杂乱无序,结构松散,D组有修复迹象。结论:羊水干细胞尾静脉注射可缓解维甲酸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且两次次给药的治疗效果好于单次给药。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大鼠的脂肪基质细胞有无成骨能力。方法:采用去势法构建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设置2组样本,分别为19月龄骨质疏松SD雌性大鼠,正常19月龄SD雌性大鼠。每组大鼠分别取腹股沟脂肪垫中脂肪,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获得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绘制并分析细胞生长曲线;再用经典的骨向诱导液诱导2组ASCs,比较2组细胞骨向分化能力有无差别。结果:骨质疏松大鼠与正常老龄大鼠的ASCs骨向分化能力无明显差别。结论:可用去势法构建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并可取其细胞行进一步研究。老龄骨质疏松大鼠的ASCs也可以考虑作为种子细胞促进其自体骨愈合,从而为利用自体ASCs促进骨质疏松骨愈合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个性化后侧入路治疗单纯性胫骨平台后髁冠状面骨折手术方法。方法:12例单纯性胫骨平台后髁冠状面骨折的患者,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以及后内后外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10例,良2例。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结论:个性化后侧入路治疗单纯性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冠状面可直视下暴露胫骨平台后髁,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有利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PKP治疗37例共112节胸腰椎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析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模拟视觉评分(VAS)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术前、术后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3例一次手术完成1节椎体,12例一次手术完成2~3节段椎体,12例两次手术完成3~4个节段椎体。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和呛咳。VAS评分术前为(8.55±1.22)分,术后1周为(2.12±1.09)分,术后3个月为(2.01±1.07)分;ODI值术前为83.02±11.14,术后1周为25.23±7.17,术后3个月为27.45±9.67,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明显。结论:初步的临床结果显示PKP是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单椎体信号改变者治疗效果好于多椎体信号改变者。多椎体信号改变者只选择第一责任椎的单节段PKP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多节段患者同时选择第一和第二责任椎一次完成PKP术效果可能好于分次完成。一次治疗多椎体病变更为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95.
本文回顾了Pilon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发展,Pilon骨折特点是高能量损伤累及踝关节负重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常伴有腓骨骨折和下胫腓关节分离。20世纪中期Pilon骨折被认为无法通过内固定进行治疗,公认的方法是通过骨牵引使关节早期模造获得关节功能的恢复。20世纪后期随着AO理论的深入研究,学术界广泛认同所有关节内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是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和早期活动。此后,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及骨科BO理论的出现,目前普遍认为Pilon骨折的治疗应遵循的原则是:1.寻求骨折稳固和软组织完整之间的一种平衡;2.不以牺牲局部软组织血供来强求达到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CT高分辨率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鼻区复合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7例鼻区骨折病例采用横轴面和冠状面高分辨率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建(VR),分别评价有无骨折并分型。结果:77例鼻区骨折病例中:单纯性鼻骨骨折14例,单纯性鼻旁骨骨折5例,鼻区复合性骨折58例。在58例鼻区复合性骨折中:横轴面诊断与HRCT+MPR+VR诊断不一致23例,冠状面12例。结论:横轴面、冠状面高分辨率扫描均应结合后处理技术才能避免在鼻区复合性骨折诊断中漏误诊。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张力带钢丝和解剖钢板治疗尺骨鹰嘴型骨折术后异位性骨化的发生率。方法:运用两种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48例,其中张力带钢丝治疗组28例,解剖钢板治疗组20例,均无肘关节脱位,为闭合骨折。结果:术后随访4周和8周复查肘关节x线,张力带组术后8周x线表现出异位骨化3例,解剖钢板组术后4周x线可见异位骨化2例,术后8周复查x线出现异位骨化5例,尺骨鹰嘴骨折解剖钢板治疗组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大于张力带钢丝治疗组。结论:使用尺骨鹰嘴骨折解剖钢板治疗尺骨鹰嘴型骨折有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骨转换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及选择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转化生化标志物的检测以其简便、快捷、无创等优点,在流行病学研究、长期跟踪监测、骨折风险评估等芳面独具优势.与骨影像学和骨形态计量学观察相比,其反映的是骨细胞活性的实时信息,因此是评价骨转换状况、观察药物早期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特点及其必要性.方法:采用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进行手术治疗36例股骨远端骨折.结果:36例中膝关节内病损17例,经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0月,膝关节活动度90°~140°,平均125°.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关节镜引导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同时对膝关节内损伤或病变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漏诊,手术时间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膝关节的解剖与功能的完整性,对膝关节损伤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用葱属植物治疗病毒和微生物感染 US 2 0 0 30 2 6 85 9 A1 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的知母和益母草提取物的制备 KR 2 0 0 30 0 6 736 A 抗糖尿病的竹提取物的制备 KR 2 0 0 30 0 382 0 A 木芦荟提取物的制备 JP 2 0 0 2 2 12 0 91 A 野菊花提取物中低分子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制备 KR 2 0 0 2 0 36 981 A 用蛇麻草提取物防治与雌激素缺乏或性激素代谢失调相关的疾病 WO 2 0 0 30 14 2 87 A 用含钩凝菜提取物的制剂抗肿瘤 JP 2 0 0 30 2 6 5 96 A 含穿心莲属和青牛胆属植物提取物的啤酒具抗氧化、助消化等作用 US 2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