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8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14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91.
被囊动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从海鞘中提取分离的环肽类及生物碱类化合物作了综述,对一些典型化合物如Didemnins、Patellamides、Merdine、Eudistomins及Ecteinascidins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2.
木瓜蛋白酶PPAⅢ自水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瓜蛋白酶PPAⅢ自水解作用王秀艳,周慧,葛玉斌,李惟(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长春130023)PPAⅢ、papain、pepsine、stembromelain等都属于以Cys-SH为活性中心的酶,同种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切割的趋势,称为酶自水解...  相似文献   
93.
卡特兰(Cattleya)又常译作嘉德丽亚兰,是兰科多年生附生植物。是世界上栽培最多、最美丽并且最受人们喜爱的洋兰之一。是洋兰的代表种类,一般的兰花爱好者一提到洋兰首先想到的是卡特兰。它的花形美丽、色彩鲜艳,并具有丁香型的香味。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品种开花,花朵寿命长,一般品种在室温条件下可以开放2—3周或更长。生长势强健,抗逆性强,比较容易栽培成功。是珍贵而又普及的盆花,也是重要的高档切花。 该属植物约有65个原生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哥伦比亚和巴西野生最多。均为附生植物,多附生于林中大树的枝干上。卡特兰有假鳞茎,假鳞茎的大小因种类不同有较大的变化。小的只有3厘米长,大的可长至40厘  相似文献   
94.
西藏佩枯错距今13000-4500年间的介形类及环境变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5.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介形类化石带与磁性柱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柴达木盆地东部晚上新世-全新世湖相沉积巨厚,无明显间断,微体化石丰富。区内已建厚度超过2000m的第四系磁性柱中,记录了布容、松山和高斯极性时带。由于有剖面上部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和剖面中、下部的介形类化石带序列的对比成果配合验证,布容、松山极性时下限的确定和布拉克、莫纳、琵琶湖、奥尔杜威、马默思等亚极性时的鉴别依据充足可信。据此极性年表标定的晚上新世-第四纪介形类化石带序列中12个标准化石的时限得以识别。古生态研究与壳体元素分析的资料表明,始见于距今305万年的Microlimnocytheresinensis指示低温水体,该化石带的出现标志着中新世以来柴达木盆地古气候的首次明显变冷。  相似文献   
96.
HIV共受体——CC类趋化因子受体┐5黄仕和秦椿华(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昌430060)(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毒理学系)关键词HIV共受体CC类趋化因子受体-5继冯愈等发现融合素是嗜T细胞HIV-1的融合辅助因子后,邓洪魁及其同事发现了初始...  相似文献   
97.
记述了丹江库区周围发现的三种兔形类化石:产在丹江二级阶地基座岩层中的淅川跳兔(新种)Alloptoxxichuanwnsissp.nov.个体小,形态较早中新世中期的A.minor原始,其时代可能是早中新世早期,同时详细讨论了Alloptox的进化和分类;发现于台子山林场裂隙堆积物中的进步上新五褶兔(新种)Pliopentalagusprogressivussp.nov.个体为该属已知各种中最大者,形态较已知种更接近于现生的Pentalagus,它的时代可能为上新世末或更新世初;产于郧县曲远河口汉水Ⅳ级阶地的复齿拟鼠兔Ochotonoidescomplicidens与蓝田金丝猴发现于同一阶地,推测其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98.
贵州盘县大洞更新世灵长类化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贵州盘县大洞中-晚更新世洞穴堆积中的猴类化石,数量不多,被归入短尾猴(Macacaarctoides),熊猴(M.cf.assamensis)和疣猴亚科(Colobinae)本研究为南方洞穴堆积单个灵长类牙齿的鉴定积累一些资料,同时也扩大了贵州省猴类化石的分布。  相似文献   
99.
根据外切核酸酶Ⅲ酶解博莱霉素-Ce(Ⅲ)[BLMA5-Ce(Ⅲ)]作用过的双链直线型DNA时, 酶解速率明显增大, 酶解产物除5′-dAMP、5′-dGMP、5′-dCMP和5′-dTMP 4种单核苷酸外, 还有其他成分存在的实验事实, 推测出BLMA5-Ce(Ⅲ)在DNA双链的特定部位沿5′→3′的方向切断磷酸二酯键, 使DNA的双链上形成多个暴露的3′-OH末端.  相似文献   
100.
水稻纯合胚致死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定厚  徐信兰 《遗传学报》1997,24(2):127-136
以EMS的处理并结合组织培养技术成功地获得胚致死突变的纯合再生植株。该植株生长发育正常,除种子无发芽能力外,纯合突变体的一切性状均与亲本品种表现一致。观察到胚败育的各种表现:(1)仅具有一个球形胚。(2)完全没有胚器的分化。(3)仅具胚根的分化而无胚芽的分化。(4)胚芽分化不完全。(5)胚芽与胚根之间没有输导组织相连接或者输导组织发育不完全等等。(纯合突变体×正常品种)杂种当代的种子(F1)发芽正常,而由F1及R1植株上所产生的种子(F2及R2)约有3/4具发芽能力,而1/4无发芽能力。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胚致死突变受隐性单基因控制。据我们所知,获得胚致死突变纯合体的成熟植株,本研究乃是首例报告,至少在水稻上是如此。在以利用无融合生殖之固定杂种优势的“一系法”杂交水稻生产的设想中,胚致死突变可作为胚乳的提供者而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