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58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种快速微量的双温PCR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R技术能特异,直接和高效的扩增各种对象的基因.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微量的双温度点法PCR,并探讨了该PCR法的最适条件.旨在使PCR技术常规化. 1 PCR方法 PCR特异引物为HIV-IPr和HIV-IPr_2,模板为pARV-2/7A质粒(内含HIV-1全长cDNA).反应总体积分别为10,20,50,100μ1,其中主要含有HIV-lPr_1和HIV-lPr_2各50pmol/L,dNTP为200  相似文献   
12.
溴化十烷基三甲铵对肌酸激酶的变性及复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测定了溴化十烷基三甲铵(C_(10)H_(21)N(CH_3)_3Br;记为C_(10)NM_3)对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记为C.K.)的活力及构象的影响,以及变性后C.K.的复性。实验结果表明:C_(10)NM_3对C.K.有很强的变性能力,在0.06M时,就可以使C.K.完全失活;在0.08M时,就可使C.K.内部的6个巯基有4个暴露出来;与SDS变性剂不同,C.K.在高浓度的C_(10)NM_3中变性以后,直接冲稀时就可以完全复性。FTIR以及CD等实验方法证明,尽管C_(10)NM_3能使C.K.的构象发生明显变化,但C.K.的二级结构几乎不受C_(10)NM_3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三节茧蜂属Acampsis Wesmael是屏腹茧蜂亚科中的1个小属,全世界仅知1种。本文新添在我国发现的2个新种:中华三节茧蜂A.chinensis sp.nov.(陕西)和湖南三节茧蜂A.hunanensis sp.nov.(湖南)。这是本属在我国的首次发现,也是在东洋区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用标准的磷酸铅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对百合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运动期间及其前后三个时期中的腺苷三磷酸酶(ATP 酶)活性进行了超微结构的定位。结果表明:(1)在穿壁前,ATP 酶活性主要定位于质膜、胞间连丝及细胞间隙;在内质网、高尔基体、质体和某些局部的基质(groundplasm)中,也表现有 ATP 酶活性反应的产物;但在染色质和核仁中,一般都没有这种反应。(2)在穿壁时,染色质从一个细胞穿壁转移到另一个相邻细胞,同时看到染色质和核仁内出现密集的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腔内以及质体的片层上也产生明显的 ATP 酶活性反应;而在质膜、胞间连丝及细胞间隙内 ATP 酶活性明显降低,甚至看不到明显的活性反应。(3)在穿壁后,质膜及细胞间隙中又产生明显的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但核内染色质上的 ATP 酶活性则显著降低,而核仁内则仍有较高的活性。同前二个时期一样,内质网、高尔基体和质体上的 ATP 酶仍表现明显的活性反应。最后讨论了三个不同发育时期 ATP 酶活性及其分布部位的改变与染色质胞间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棉纤维细胞伸长生长与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棉纤维细胞于开花当天从棉胚珠表皮上发生,随即开始伸长生长,星S型生长曲线。棉纤维细胞的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IAA氧化酶活性同伸长生长的关系不大;而离子型结合的细胞壁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IAA氧化酶活性同棉纤维细胞的伸长生长关系较大,表现在棉纤维细胞快速伸长期活性较低,而在伸长生长停止时出现活性高峰,同棉纤维细胞的伸长生长有负相关现象。  相似文献   
16.
黄淑美   《广西植物》1985,(2):88-90
<正> 三肋果莎属(新拟) Tricostularia Nees in Lehm. Pugillus 8: 50. 1844; in Lehm. P1. Preiss. 2:83. 1846—1847; Benth. F1. Austr. 7: 382. 1878; Benth. & Hook. Gen.P1. 3: 1064. 1883; Pax in Engl. et Prantl. Pflanzenr. Fam. 2 ed. 2: 115.1887; Kukenth. in Fedde, Repert. 53: 212. 1944.  相似文献   
17.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马铃薯卷叶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马铃薯卷叶病毒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鉴定了马铃薯和洋酸浆的茎、叶、根及马铃薯块茎中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结果表明,对提纯的PLRV可测出的最低浓度为25ng/ml,当包被抗体浓度为40μg/ml、酶标记抗体稀释度为1/120时,可测出马铃薯茎、叶和根汁液中的PLRV,感染PLRV的洋酸浆茎、叶和根汁液的消光值,均比无病对照者高二倍以上,虽然感染PLRV的马铃薯休眠块茎维管束组织汁液的消光值高于无病毒对照,且脐部维管束组织消光值高于顶端,但测定打破休眠的感病块茎顶端维管束组织的阳性结果更为可靠和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作者中国灵芝科的分类研究V的续篇。 在过去作者除已报道了中国灵芝科71种和1变型外,本文又报道了4个新种。它们是:吊罗山树舌Ganoderma diaoluoshanense Zhao et X.Q Zhang;三明树舌G.Sanmi-ngense Zhao et X.Q.Zhang;桂南灵芝 G.Guinanense Zhao et X.Qzhang;大瑶山假芝 Amauroderma dayaoshanense Zhao et X.Q.Zhang 以上所引证的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用多孔强碱型三乙醇胺基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做为载体,用CNBr与载体上的多羟基作用共价偶联了胰酶。红外光谱表明:其共价偶联反应机理与用CNBr活化多糖类载体并接酶的机理相类似。最适偶联条件研究表明:CNBr用量增多,酶蛋白载量增加。但比活下降。偶联pH为10时,固定化酶有适宜的载量和较高的比活。由于胰酶水解蛋白反应释放出H~+质子,这些质子在载体内积累,使微环境内H~+质子浓度增加,进而使得固定化胰酶的pH—活性曲线在pH9~11范围内未出现下降。在变温和60℃恒温下对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测试表明:固相酶的热稳定性比天然酶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