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5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71.
莪术醇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的新的抗肿瘤中药单体之一。分析莪术醇与转运蛋白—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的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用多序列分析、进化关系和分子对接技术等分析莪术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位点及其在其他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中的特点。结果表明,莪术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II和III处周围几乎都是疏水性的氨基酸,分子间的疏水作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最低结合能分别是-7.22 Kcal/mol和-8.34 Kcal/mol。莪术醇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位点在其他亲缘关系较近的狼(Canis lupus)、绵羊(Ovine)、牦牛(Bos mutus)、家牛(Bos Taurus)物种中都较为保守,少数有变化的氨基酸基本是在极性相同的氨基酸之间发生的。与分子相互作用前的结构相比,莪术醇中的羟基的结构在活性位点处发生了最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2.
酵母双杂交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是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其在病原生物学的后基因组研究中也日益广泛和深入。本文将从病原体与宿主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病原体内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以及病原体蛋白自身相互作用等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3.
逆向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 9年Fields等提出了酵母双杂交系统来研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崭新手段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来 ,国外学者为拓宽传统的双杂交系统的应用范围 ,在原有的酵母双杂交的基础上发展了大量衍生系统 ,包括用于研究蛋白质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单杂交系统 (one hybridsys tem) [1] ;研究两个蛋白质与第三个成分间相互作用的三杂交系统 (three hybridsystem) [2 ] ,第三个成分可以是蛋白质、RNA或小分子药物等[3 ] 。另外 ,在通过双杂交体系…  相似文献   
974.
 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在与其病原菌白车轴草单孢锈菌(Uromyces trifolii-repentis)的长期相互作用中分化形成了抗病型(Resistance)无性系和易感型(Susceptibility)无性系。该研究工作旨在了解:1)在种间竞争不断增强的环境梯度中,抗病型无性系和易感型无性系的生长表现有何区别?2)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对抗病型无性系和易感型无性系进行接种感染后,两者的生长表现又有何区别?在一严重感病的白车轴草自然种群中,分别标定17个抗病型无性系和14个易感  相似文献   
975.
 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是阿尔茨海默氏病 (AD)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蛋白 .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6(LRP6)羧基端可和 APP羧基端片段相互作用 .分别构建了 APP和 LRP6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利用大肠杆菌获得 GST- APP1 0 6、MBP- LRP6融合蛋白 .体外相互作用研究证实了 APP羧基端和 LRP6羧基端之间的结合 .这使与 AD相关的两个重要蛋白 apo E和 APP联系起来 ,并提示 LRP6可能在 APP代谢和 Aβ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976.
P53蛋白与SV40大T抗原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一种定量研究酵母体内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简便、快捷的方法,为抗癌小分子化合物药物筛选提供一条可行性途径。本文选择P53蛋白与SV40大T抗原为靶蛋白对,首先用酵母双杂交系统(LiAc法质粒共转化酵母细胞)方法定性证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然后通过α-半乳糖苷酶活力定量测定了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并确定了最佳酶活测定时间,并与β-半乳糖苷酶活力测定进行了比较,认为α-关乳糖苷酶活力定量测定是研究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更加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7.
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u YS  Huang BR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3):215-219
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是能够直接与激活的Gα亚基结合,显著刺激Gα亚基上的GTP酶活性,加速GTP水解,从而灭活或终止G蛋白信号的一组分子大小各异的多功能蛋白质家族。它们都共同拥有一个130个氨基酸的保守的RGS结构域,其功能是结合激活的Gα亚基,负调节G蛋白信号。许多RGS蛋白还拥有非RGS结构域,能够结合其它信号蛋白,从而整合和调节G蛋白信号之间以及G蛋白和其它信号系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8.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6):1191-119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大型仪器中心拥有一支由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博士、硕士组成的强大团队,装备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分选仪、分子间相互作用仪等众多精密的高端仪器并在不断地扩大,充实。  相似文献   
979.
斑马鱼(zebrafish,Danio rerio)是生物学领域中公认的研究脊椎类生物的模式生物.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是DNA从头合成的限速酶,多年来一直作为肿瘤化疗的重要靶酶.前期的研究表明,人和大肠杆菌中TS能与自身的mRNA结合,在翻译水平上具有反馈抑制自调控现象.斑马鱼作为药物模型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为了探讨斑马鱼的胸苷酸合成酶的调控规律,以及与人TS的相关性,利用原核表达,纯化获得高均一性斑马鱼TS蛋白,采用凝胶迁移研究了TS和其mRNA的体外结合,采用免疫共沉淀:RT-PCR技术研究了它们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斑马鱼的TS在体内外均与自身的mRNA存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研究说明,斑马鱼和人的TS具有高度生物学过程相关性,为构建斑马鱼抗肿瘤药理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0.
BIA 技术(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是利用生物传感技术发展的全新概念.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在免标记的状态得到实时的追踪和分析.文章简单介绍BIA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在以后的几期杂志中,还将介绍一系列应用实例.结合已发表的近400篇应用文献,读者可以看到此新技术应用范围之广,得到的信息之多,堪称开创了生物技术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