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9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115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动物模型及裸鼠肝脏原位多发与弥散模型,探索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瑞戈非尼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确定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获得人高侵袭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经BALB/c裸鼠皮下注射形成皮下肿瘤,或经肝门静脉注射形成肝脏多发、弥散的肿瘤模型。给予瑞戈非尼灌胃给药治疗,3周后解剖,测量肿瘤体积并称重;或进行PET/CT检测,对核素强度、散发肿瘤占肝脏面积进行定量。通过定量PCR(q PCR)实验验证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与转移、侵袭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裸鼠皮下成瘤模型以及裸鼠肝脏原位多发与弥散肿瘤模型中,瑞戈非尼隔日灌胃给药持续3周能够显著抑制MDA-MB-231的增殖;皮下肿瘤体积、重量,以及裸鼠肝脏PET/CT检测显示瑞戈非尼持续给药组的相对核素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q PCR实验反映出瑞戈非尼能够抑制MDA-MB-231的上皮-间质转化与转移、侵袭作用。结论:揭示了瑞戈非尼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初步探索了其分子机制,为瑞戈非尼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日益攀升对社会人群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由此引发了大量学者的广泛关注。RhoA是Ras超家族中的一组小的三磷酸鸟苷(guanosine triphosphate, GTP)酶蛋白,具有调控细胞骨架重塑,诱导细胞侵袭、转移和促进血管生成等特性,因此被认为与诸多癌症密切相关。现已证实,RhoA与肝癌的进展密切相关,但涉及其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探明。本文就RhoA通过参与肝癌缺失基因-1 (deleted in liver cancer-1, DLC-1)、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及肿瘤微环境等相关途径对肝癌进展的调节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非编码RNA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位于12号染色体的长非编码RNA RP4-816N1.7(简称RP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未见报道。我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证实,RP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普遍低于其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的表达量。RP4在MCF-7和MDA-MB-231中表达量分别比其在MCF-10A中的表达量下调21.57%和91.33%。过表达RP4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敲低RP4可显著增加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RP4可能与miR-183-5p.1结合,且叉头蛋白O1(FOXO1)可能是miR-183-5p.1的潜在靶标。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RP4可下调miR-183-5p.1,而miR-183-5p.1也可下调RP4和FOXO1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183-5p.1可与RP4结合,下调其表达,也能与FOXO1 3′UTR结合,抑制其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量。最后,本文通过BrdU实验证实,RP4通过FOXO1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总之,RP4通过内源性结合miR-183-5p.1,上调FOXO1表达,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94.
哺乳动物肠上皮是一种拥有快速自我更新能力的组织,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与肠道应激后的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源于隐窝底部的多能肠干细胞不断进行增殖、迁移与分化,并沿隐窝 绒毛轴向上移动,从而维持肠上皮完整性。该过程受严格而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参与。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肠上皮完整性受到广泛的非编码RNA的调控,主要包括肠黏膜再生、保护与上皮屏障功能等方面。本文重点讨论了两类非编码RNA(包括microRNAs和lncRNAs)转录后调控肠上皮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其中,miR-503、miR-146和lnc-uc.173、lnc-SPRY4-IT1、lnc-plncRNA1、lnc-Gata6等,能够促进肠黏膜的更新,增强上皮屏障功能;相反,miR-222、miR-29b、miR-195和lnc-H19与lnc-BC012900等,抑制肠上皮再生并破坏肠上皮屏障功能。miRNAs、mRNAs与lncRNAs间构成复杂的分子网络,共同调控肠上皮稳态。深入研究与肠上皮相关的miRNAs和IncRNAs分子及其作用机制,探寻引起肠黏膜炎症的关键分子靶标,为肠道炎症临床诊治提供新方向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类传染病,能够引发从呼吸系统病变到全身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禽流感病毒的传播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对人类健康也造成威胁。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通过与宿主细胞内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影响了病毒的感染进程,人核仁磷酸化蛋白即是其中之一,该蛋白参与核仁组装、细胞生长发育及肿瘤发生等过程,还能与禽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1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禽流感病毒感染过程。本文对NOLC1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如何影响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6.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表达重组蛋白。近年来研究显示,含有哺乳动物细胞启动子元件的重组杆状病毒可有效地转导多种哺乳动物原代和传代细胞。借助于杆状病毒载体,已成功实现了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瞬时或稳定表达;而在体内,杆状病毒可被血清中的补体成份所灭活,从而抑制了转导效率,但是通过对杆状病毒进行修饰(如伪型杆状病毒),可以抵抗补体的灭活作用。研究人员对杆状病毒转导机制进行了探索,但是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杆状病毒基因转移系统最大特点是,杆状病毒能在昆虫细胞内大量繁殖,而不能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复制,因而具有很高的生物安全性;同时,此系统还具有操作简便、插入外源基因容量大等优点,使得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传递载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鲍氏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 Pilát在系统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是大型珍稀药用真菌(戴玉成,2003).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鲍氏层孔菌有抑制肿瘤、保护肝脏、提高免疫力等多方面药用功能.  相似文献   
998.
In an attempt to improve immune responses and protective efficacy, we constructed two recombinant bacille Calmette-Guérin (rBCG) strains expressing an 85B antigen (Ag85B) and early secreted antigenic target-6 kDa antigen (ESAT6)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fusion protein. Both rBCG strains have the same protein insertion but in a different order (Ag85B-ESAT6 and ESAT6-Ag85B). The cultured supernatant of rBCG strains and the sera from the mice immunized with the fusion protein Ag85B- ESAT6 or ESAT6-Ag85B formed a band with a fraction size of 37 kDa, equalivalent to the sum of Ag85B and ESAT6. Six weeks after BALB/c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BCG or rBCG, spleen lymphocytes showed significant proliferation in response to 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of MTB. Compared with the BCG group, mice vaccinated with rBCG elicited a high level increase of immunoglobulin G antibodies to 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in the serum. The T-interferon levels in the lymphocyte culture medium supernatants increased remarkably in the rBCG1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CG immunized group (P〈0.05). Four weeks after vaccination, mice were infected with M. tuberculosis H37Rv and a dramatic reduction in the numbers of MTB colony forming units in the spleens and lungs was observed in the two rBCG immunization groups. Although these rBCG strains were more immunogenic, their protective effect was comparable to the classical BCG strain,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rBCG groups (p〉0.05).  相似文献   
999.
罗布麻及其易混品的DNA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从分子水平更准确地鉴别罗布麻及其易混品,本研究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罗布麻、大叶白麻和Apoacynum cannabinum的核基因组(rDNA)ITS区与叶绿体基因组(cpDNA)trnL内含子及trnL-F间隔区序列进行测序与比较。结果显示,罗布麻和大叶白麻ITS序列完全一致,与A. cannabinum在ITS1区有13个位点、在ITS2区有10个位点不同;在trnL内含子区及trnL-F间隔区,罗布麻和大叶白麻共有3个位点不同,罗布麻和A. cannabinum间共有23个位点、大叶白麻和A. cannabinum间共有20个位点不同。研究表明,依据rDNA ITS区序列可鉴别A. cannabinum和国产“罗布麻”(罗布麻与大叶白麻);利用cpDNA trnL内含子及trnL-F间隔区序列可鉴别罗布麻及其相似种。  相似文献   
1000.
许多非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与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的天然免疫很相似,而且一些在哺乳动物模型中表达的真菌毒力因子对非哺乳动物的致病也具有相似性。在医学与药学实验中,非哺乳动物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以及不受伦理学制约等优势。因此,非哺乳动物可以作为研究宿主对真菌的天然免疫反应以及筛选抗真菌药物的简单而实用的实验模型。此外,这些宿主所具有的清晰的遗传学特征和保守的天然免疫系统为在分子上的水平研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