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运用套式PCR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核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保守TK基因的蛋白编码区域,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外引物和一对内引物,建立并优化了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DNA的套式PCR法.通过检测ILTV感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室病料和临床病料,结果表明,套式PCR法能检测出ILTV感染后的非免疫鸡胚和SPF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磨液中的被稀释了105倍的病毒(约1fg的ILTVDNA),攻毒后第10天还能从非免疫鸡和SPF鸡气管拭子中检出ILTV,第10天非免疫鸡气管拭子中ILTV的最大检出率为7/10,第10天SPF鸡气管拭子中ILTV的最大检出率为8/10.对非免疫鸡和SPF鸡的气管拭子中ILTV最佳检出时间均在攻毒后第5天.对临床样品中的ILTV的最大检出率为7/7.经过核酸杂交验证,套式PCR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从分子水平探讨ILTV的发病机理、临床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52.
花卉柱式无土栽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颂福  李止正 《植物学报》2002,19(4):477-483
于玻璃温室内的160 m2面积上,以干湿交替型盆钵组装起高200 cm, 直径15 cm的立柱77根,然后组成立柱“树林”并种花,25个科的共53种草花用同一营养系统管理,生长都良好,立柱“树林”象是花的“森林”,显示了良好的生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挑选不同种盆花组成不同情趣的家庭阳台花柱。阳台花柱具若干优点:新型盆钵具良好的水、气、肥协调关系,适合多种花卉生长;柱高任选,便手提携带;柱体能环绕中轴旋转使植物受光均匀;花柱底部是具中岛结构式底盆,起蓄水和稳定作用,还便于多根立柱串联扩大栽培量;有人工和自动浇灌两种系统,省工省时且干净卫生。  相似文献   
53.
对3种不同方式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结果表明,3个林场的虫口在连续4年内均被抑制在低水平,但松毛虫种群动态不同:以淹没式施放白僵菌为主,但有时也淹没式施放化学杀虫剂的麻姑山林场平均虫口密度为3.16±4.94条·株-1,波动最大;长期接种式应用白僵菌的戴公山林场平均虫口密度只有0.09±0.14条·株-1,一直处于低密度状态;以化学农药处理小面积虫源地结合不频繁地淹没式施放白僵菌的金寺山林场平均虫口密度为1.45±2.29条·株-1,偶可达防治指标.对群落组成的调查结果表明,从麻姑山、金寺山到戴公山,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各物种的总个体数递减,而总物种数、总物种数与总个体数的比值,天敌与害虫种数和个体数的比值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皆递增,表明群落多样性渐趋丰富,食物链网渐趋复杂,群落稳定性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对群落动态的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从麻姑山、金寺山到戴公山,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演化时序分明,趋于稳定,自我调节力强.  相似文献   
54.
高山被孢霉具有很强的积累花生四烯酸(ARA)的能力,通过对30 L气升式反应器发酵过程的通气量进行调控,结果发现:通气量对高山被孢霉菌体生长、形态及ARA合成具有显著影响。中等大小的球形菌丝形态有利于菌体持续生长和油脂积累,ARA占总油脂的含量最高,而羽状菌丝形态菌体中总油脂含量和ARA含量均小于球形菌丝形态菌体中的含量。通气量为1.0 vvm(1 vvm为每分钟通气量与罐体实际料液体积之比)时有利于菌体保持良好形态和生长,通气量为1.4 vvm有利于发酵对数期后(72~168 h)ARA的积累。提出一种两阶段通气量控制策略,在气升式发酵罐中高山被孢霉的菌丝形态得到显著改善,ARA产量达到4.72 g/L,比对照提高了40.1%。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序贯式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良性卵巢囊肿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的双极电凝止血法,观察组术中采用序贯式止血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以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变化,采用kupperman改良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月经和妊娠情况,并且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卵巢功能正常以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对照组E2、LH及FSH水平较术前变化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E2、LH及FSH水平较术前变化较小,仅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E2、LH及FS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改变、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发生率与治疗后距妊娠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卵巢功能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序贯式止血法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高中生物课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随之发展。高中生物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复习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通过亲自动手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本文对"学案式"教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57.
高等植物的光合机构在环境胁迫条件下非常容易产生光抑制,环式电子传递在光合机构的光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生长温度对环式电子传递的影响并不清楚。本研究测定了在24/18℃和32/26℃条件下生长40天的烟草(K326)叶片的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和P700氧化还原态的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烟草叶片在两种生长温度下的的光合能力、光化学淬灭、非光化学淬灭和通过光系统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 II)均没有差异。但是,在强光条件下,生长在24/18℃的叶片比生长在32/26℃的具有更高的通过光系统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 I)和ETR I/ETR II比值。短时间的强光处理后,生长在24/18℃的叶片具有较高的光系统II最大量子产额(Fv/Fm),表明环式电子传递活性的上调有助于缓解生长在24/18℃的叶片光系统II受到的光损伤。综上所述,环式电子传递活性的增强是植物适应较低生长温度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8.
兰属植物(Cymbidium)是重要的观赏花卉。该属大多数种类生长在适度荫蔽的环境中,但附生型的西藏虎头兰(C.tracyanum)却能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良好生长。为了探究西藏虎头兰适应强光的生理机制,研究选取同属的地生型墨兰(C.sinense)与其进行对照实验,测定了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P700氧化还原态。结果表明,在强光下,西藏虎头兰光系统I和II活性的下降程度比墨兰小,而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程度更高。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有助于增强西藏虎头兰在强光下的光保护,而墨兰因环式电子激发程度较低,使其不能适应强光。由于附生环境更容易出现间歇性的直射光,西藏虎头兰的这种适应强光的能力可能有助于它更充分地利用附生环境中的光照资源。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增加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PD-67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前体物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供应,解除终产物对芳香族氨基酸合成途径中第一个酶同时也是关键酶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酶(DS)的反馈抑制并提高抗反馈抑制的DS的活力,使碳流更多地流向芳香族氨基酸合成途径,从而积累更多L-色氨酸。【方法】运用PCR技术扩增北京棒杆菌PD-67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合酶基因pps,与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XPS;运用重叠PCR技术定点突变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受苯丙氨酸调控的DS基因aroG,使相应的编码氨基酸序列发生突变:Leu175Asp,新的基因命名为aroGfbr,与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XA;构建pps和aroGfbr的共表达重组质粒pXAPS。将3个重组质粒分别转入菌株PD-67,构建工程菌株PD-67/pXPS、PD-67/pXA和PD-67/pXAPS。通过摇瓶发酵研究工程菌株的发酵特性。【结果】酶活分析结果表明,pps基因和aroGfbr基因在北京棒杆菌PD-67中均实现了表达。工程菌株PD-67/pXA粗酶液DS抗反馈抑制分析表明,AroGfbr已解除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反馈抑制。过表达pps基因和aroGfbr基因分别使工程菌L-色氨酸产量提高12.1%和26.8%,双基因共表达可使工程菌的产酸量提高35.9%。【结论】北京棒杆菌PD-67pps基因的过表达以及大肠杆菌来源的解除反馈抑制的aroGfbr的过表达均有助于增加PD-67 L-色氨酸的合成,而双基因的共表达可以进一步提高L-色氨酸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60.
论述论证式教学的内涵及本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为例展开案例分析,说明"从资料到主张得出乃至认可"需要充足论据的过程,示范论证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彰显论证式教学策略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