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生物学杂志》2014,(6):112-112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北方优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收录期刊 主管: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主办: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9-62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2-1330/S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不同通透性保鲜膜对金针菇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新鲜的金针菇为原料,分别以市售的中通透性保鲜膜(潘多拉PE保鲜膜)、低通透性保鲜膜(旭包鲜PVDC保鲜膜)和高通透性保鲜膜(好丽家PE保鲜膜)为包装材料,在模拟超市冷鲜货架温湿度条件(温度约14±1℃、贮藏环境相对湿度约85% )下,研究3种不同通透性保鲜膜对金针菇的保鲜效果及对金针菇内源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通透性的保鲜膜阻水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与低通透性保鲜膜和高通透性保鲜膜相比,中通透性保鲜膜能显著抑制金针菇子实体抗坏血酸、多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保持金针菇最佳的感官品质(P<0.05),高通透性保鲜膜和中通透性保鲜膜均能显著抑制金针菇中甲醛含量的上升(P<0.05)。结论:3种不同通透性保鲜膜以中通透性保鲜膜(潘多拉PE保鲜膜)对金针菇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4.
<正>竹笋是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最为喜爱的天然食物。竹笋相对于竹叶和竹茎含水量更丰富,粗纤维含量更低,适口性更好;大宗养分、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等含量丰富(周昂等,1996;唐平等,1997;周材权等,1997),而丹宁等具有微毒性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却最少(赵晓红等,2001),更利于大熊猫对生活必需营养的吸收  相似文献   
95.
6-BA和PP333 对郁金香切花的保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3种不同保鲜液对郁金香品种“摩力”的切花保鲜效果及其花瓣中蛋白质、丙二醛含量及膜相对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鲜液均能维持切花瓶插期间较高的保水能力,增大花径,使花茎挺直、延长花朵每天开放时间和盛开期天数。进一步试验表明,在切花瓶插期间,6-BA和PP333减缓花瓣中蛋白质的降解速度,降低花瓣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上升的幅度,从而延长切花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96.
乙烯生物合成基因工程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果和蔬菜的成熟、衰老与乙烯密切相关。乙烯生物合成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调控。通过基因工程调节乙烯生物合成相关酶的含量或活性以阻断或减少果蔬中乙烯的产生,从而延缓果蔬成熟或衰老,是果蔬保鲜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多种果蔬ACC合成酶、ACC氧化酶与微生物ACC脱氨酶、SAM水解酶的基因已被克隆;采用基因工程调控这些酶基因在果蔬中的表达,可能延长果蔬的贮藏保鲜时间。乙烯生物合成基因工程在果蔬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少数耐贮藏转基因果蔬已经实现商品化生产。  相似文献   
97.
试验研究了12种薄膜保鲜袋和7种保鲜剂及采前、采后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延长香椿保鲜期的效果,筛选出H3和H1和T2三种保鲜袋和一种防腐保鲜剂2%异维生素C 0.2?Cl2.  相似文献   
98.
60Co-γ辐照在秀珍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辐照秀珍菇进行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210辐照,并采用聚乙烯塑料袋分装,可以延长鲜菇的保鲜期约10天。通过对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试验表明:辐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辐照灭菌与常规高温灭菌相比,秀珍菇鲜菇产量高于对照。菌丝在经辐照灭菌的培养料上生长快,污染率下降,而且出菇快。  相似文献   
99.
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易软化腐烂,不耐贮藏,如何延长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限已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壮大亟待解决的问题。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变化强烈影响果实的贮藏期限和果实品质,特别是呼吸作用、乙烯合成及其信号转导系统和果实软化等,并且它们与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密切相关。本文重点从这3个方面就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它们对猕猴桃耐贮性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耐贮新品种的培育和贮藏保鲜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成串采收对番茄果实采后乙烯合成及贮藏品质的影响,对广西田阳县两个栽培区两种嫁接砧木的串收番茄的采后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讨了该采收方式对番茄果实采后保鲜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整个贮藏期,不同栽培区不同嫁接砧木的番茄成串采收的果实,乙烯生成量明显低于对照的常规单果采收。其中,砧木1号Ⅰ区的串收番茄的乙烯生成量,采后5 d即下降至最低点(0.35 nL·g~(-1)·h~(-1)),显著低于其对照(1.36 nL·g~(-1)·h~(-1)),其他栽培区和砧木组合的串收番茄,在采后15 d乙烯生成量达到最低值。串收番茄的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抗坏血酸等果实内天然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在贮藏前期快速升高,且峰值显著高于对照。此外,成串采收处理还一定程度抑制了果实后熟阶段可溶性糖的积累和可滴定酸的分解。因此,番茄成串采收处理,可能通过抑制果实采后乙烯的合成,同时提高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抗坏血酸的水平,并且推迟糖和酸等营养物质的后熟变化进程,实现其延长果实货架期,提高商品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