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7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肖家欣  彭抒昂 《广西植物》2008,28(2):237-241
对单性结实的龟井温州蜜柑和自花授粉结实的鄂柑1号柑橘果实的铁、锰、锌和铜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龟井子房的锌和铜含量在花前至花期居较高,花后趋下降,而鄂柑1号对应值在花期出现明显下降并居较低,花后却有一明显上升;两品种子房(幼果)的铁和锰含量变化却无明显差异,花后呈类似的下降趋势。(2)幼果阶段的果实铁、锰、锌和铜含量均居较高,在果实膨大初期(干旱期)均出现一明显下降,而在果实膨大中期却出现显著上升,之后又趋下降。本文还对果实发育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动态及其与果实发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2.
Fe(Ⅲ)-As(Ⅴ)共沉淀法作为一种经济的除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有色冶金含砷废水。为防止处理后的含砷废渣二次污染,必须进一步研究其稳定性。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碱类型及在pH4条件下的预停留时间等对铁砷共沉淀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条件下,共沉淀物稳定性最好;在pH4条件下延长预停留时间能增强砷的稳定程度;使用石灰或添加Ca^2+明显增加了共沉淀物中砷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3.
物候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物候提前,物候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建立物候模型使物候期的预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本文探讨了物候模型研究的意义,总结了影响植物和昆虫物候的温度、水分、光和养分等主要环境因子的作用.根据国内外物候模型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作物、树木、植被和昆虫4类物候模型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作物物候模型注重生理生态过程;树木物候模型以统计方法为主,但近期也有尝试将激素水平作为物候的决定因素;植被物候模型以遥感技术的应用为发展趋势;昆虫物候模型则进一步对发育起点的确定和对温度因子的修正,GIS的引入将昆虫物候模型的应用范围扩大.最后指出了目前物候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4.
E2F6在物理性低氧及化学性低氧诱导的凋亡中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hu B  Yang WW  Yang HT 《生理学报》2008,60(1):1-10
心肌细胞凋亡性死亡是低氧发生时的重要病理学特征,但低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E2F6是E2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我们新近的研究证实其具有抑制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但是,E2F6是否参与了低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初步探讨了E2F6在物理性低氧及化学性低氧模拟物诱导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细胞凋亡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物理性低氧、化学性低氧模拟物去铁胺(desferrioxamine,DFO)和氯化钻(cobalt chloride,CoCl2)均能有效诱导H9c2细胞发生凋亡.在物理性低氧及CoCl2,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中,内源性E2F6 mRNA表达明显下调,但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而在DFO诱导的凋亡中,内源性E2F6 mRNA及蛋白表达均发生明显下调.这些结果提示,E2F6可能参与调控DFO模拟低氧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而对物理性低氧及CoCl2,模拟低氧诱导的细胞凋亡敏感性较低.此外,DFO模拟低氧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物理性低氧及CoCl2.模拟低氧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25.
通过土培方法研究了与玉米混作对花生根瘤形态结构及固氮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与花生混作能够明显地改善花生铁营养、提高根瘤豆血红蛋白的含量。同时,单作花生根瘤细胞液泡化程度较高,正在发育的根瘤细胞内类菌体数量明显地比混作的花生低。成熟根瘤细胞类菌体周膜外空间(细胞壁以内、周膜外的空间)体积变大。说明单作花生固氮酶活性较低的原因是缺铁抑制了豆血红蛋白的合成和改变了根瘤形态结构以及类菌体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26.
铁螯合剂去铁敏(DFO)能够抑制实验性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新生大鼠皮质坏死,表明游离铁可能导致神经元过氧化损伤。本实验探讨肺炎球菌性脑膜炎中皮质铁蛋白和铁稳态的空间、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感染过程中,全脑皮质的非血红素铁增加,特别是在神经细胞集中的皮质第二、第五层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同时,非血红素铁的增加伴随着血红素氧合酶(HO-1)在神经元、  相似文献   
127.
抗氧化乳酸菌在体外结肠环境清除羟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鼠肝匀浆经Fe^2+ -VitC诱导产生丙二醛(MDA)为模型研究29株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建立体外模拟结肠发酵体系,分析3株具有不同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Fn032,Laaobacillus rhamnosus GG,Lactobacillus sp.Fn001)在正常结肠和铁过载结肠模型中清除羟自由基效果及对肠球菌增殖的的影响,并检测3株菌螯合亚铁离子能力及其无细胞提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体外结肠体系中羟自由基含量与肠球菌数量有显著相关性。在正常结肠环境中,3株乳酸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其SOD活性一致,但与其抑制肠球菌增殖能力和螯合亚铁离子能力不一致。在高铁结肠环境中,3株乳酸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它们抑制肠球菌增殖能力和螯合亚铁离子能力一致,但与SOD活性不一致。结论正常条件下乳酸菌可通过产生抗氧化酶来清除结肠自由基,铁过载条件则可增强具有铁螯和能力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8.
以氧化铁锰假单胞菌FEl3-26为实验菌株,对其铁氧化酶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铁铵和硝酸钠分别是该菌产酶的最佳碳氮源.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28~30℃.起始pH值6.5~7.5,接种量2%,150 r/min振荡培养72 h.酶的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该菌产生的铁氧化酶是一种胞外酶.  相似文献   
129.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以灯心草、茭白和美人蕉3种湿地植物为材料,研究了湿地植物对锌的吸收分配能力与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湿地植物积累锌的总量大小顺序为:茭白>美人蕉>灯心草,茭白积累锌的总量是灯心草的1.79倍;它们根表铁氧化物胶膜含量表现为灯心草>茭白>美人蕉,且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锌在湿地植物中分配比例表现为;根中锌量>地上部分锌量>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上吸附锌量;锌主要积累在湿地植物根中,地上部分和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上吸附的锌量无显著差异.(3)湿地植物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上吸附锌的数量与湿地植物地下部分锌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3 5**),增加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上锌的数量就能明显提高地下部分锌含量;每千克土壤加入1 g FeSO4后,3种湿地植物积累锌的总量平均增加了21%.可见,湿地植物根表铁氧化物胶膜对锌的吸附也是湿地植物固定或积累锌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0.
采用摇瓶培养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并分泌重组人hepcidin至胞外,经等电沉淀,凝胶过滤纯化,电泳检测样品纯度,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内皮细胞中hepcidin对GFP-FPN1及TfR1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发酵hepcidin产量达150 mg/L,纯化后经Tricine-SDS-PAGE检测为单一条带,分子质量与理论质量一致,具有抗菌活性,转染内皮细胞证实重组hepcidin可影响内皮细胞GFP-FPN1及TfR1的表达,具有调节铁代谢活性,对研究hepcidin与铁代谢的相关分子吸收机制及药物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对潜在的医学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