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4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2973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中国脊髓灰质炎I型野毒株的PCR—RFLP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礼璧  原稔 《病毒学报》1994,10(2):145-153
  相似文献   
152.
采用细胞外记录方法,分别观察了黑质(SN)I型神经元对刺激苍白球(GP)内侧部及外侧部的反应。实验共记录了96个I型神经元。刺激GP的内侧部,有57个(59.38%)神经元顺行抑制。刺激GP的外侧部,有86个(89.58%)神经元被顺行抑制;2个(2.08%)被逆行激活,被逆行激活的神经元产生的诱发电位潜伏期恒定且短(分别为8.0和8.5ms)。被顺行抑制的神经元中,有的产生抑制、兴奋交替出现的振  相似文献   
153.
通过试验分析,结果得出,油菜菌核病菌生长温度范围在0~34℃之间,23℃以下菌丝生长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25℃以上则呈负相关,23~25℃最适宜,菌丝和菌核致死温度分别为45℃和75℃.该菌对酸碱度适应范围很广,PH1~14范围内只在PH_1条件下不能生长,其最适PH值为5~6。病菌利用铵态氮源能力最强,硝态氮源次之,不能利用亚硝态氮;对氨基酸利用能力以精氨酸最强,其次是酪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赖氨酸最差。植株内精氨酸和赖氨酸比值大的白菜型油菜“黄鳝籽”病情扩展最快。  相似文献   
154.
本文就油菜菌核病病情、发病期及发病部位与油菜产量损失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模似研究。结果表明:病斑绕茎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大小与产量损失成正相关,而病斑纵向长度与产量损失无明显相关性;发病期不同产量差异显著,以初花期发病产量损失最重,发病期与产量损失线性相关,可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对产量损失进行预测;主茎发病部位愈近基部,枝条发病部位愈趋于主茎,单株产量损失率愈高。  相似文献   
155.
通过对N、P、K不同施肥条件下的“秦油2号”油菜植株内含物等与萝卜蚜有翅率关系的研究,建立了8个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可溶性糖、总N、糖与蛋白质之比和丝氨酸与萝卜蚜有翅率有密切关系,其次是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含水量、水溶性蛋白、酰胺氮和含P量等.  相似文献   
156.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HPV-18序列中引物HP_1、HP_2之间的片段(F)进行扩增,通过两组阴、阳性对照实验证明扩增片段的特异性。用不同Mg浓度的缓冲系统进行PCR反应发现,缓冲系统中Mg浓度高低是影响HPV-18/HP_1、HP_2特异扩增的重要因素,高浓度Mg导致扩增特异性降低。对17例宫颈癌组织DNA进行PCR检测,有9例检出F片段,其检出率是53%,为HPV-18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57.
亚洲薄荷的两个化学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薄荷的两个化学型桂新,周荣汉(安徽中医学院中药系合肥230038)(中国药科大学植物化学分类研究室南京210038)TwochemotypesofMenthaasiaficaBoriss¥ChouGui-Xin(AnhuiCollegeofTra...  相似文献   
158.
恶性肿瘤中抗酸菌L型检出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20例恶性肿瘤(乳腺癌112例肠腺癌100例、恶性淋巴病54例、子宫颈癌70例、绒毛膜癌84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420例恶性肿瘤中47例(11.2%),1K抗酸染色阳性和49例(11.6%)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抗酸菌L型检出率最高(44.4%)绒毛膜癌最低(2.4%),抗酸菌L型主要(85%)分布于癌巢或肿瘤实质内该区51.1%癌细胞呈增生活跃状态,34%癌细胞呈空泡样变性,颇似病毒感染的凹空细胞,2.1%的瘤细胞发生坏死。结合文献复习,提示抗酸菌L型感染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9.
温度对麦长管蚜种群存活率的特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测定麦长管蚜种群存活率基础上,本提出反S型曲线模型来描述种群存活率,探讨了麦长管蚜种群存活率过程变化的特征参数,并得到不同的特征值.  相似文献   
160.
等位酶分析的遗传学基础(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中仁 《生物多样性》1994,2(4):213-219
在等位酶分析中,对酶谱的正确解释是获取遗传学资料的基础,酶谱作为酶基因的表现型,是由该种酶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情况(亚基的数目)、在亚细胞分室中的分布(位点的数目)以及所分析样品的倍性和基因型的情况所决定的。术语“酶型”被建议用来记录和描述各种情况下酶谱的不同。在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如果直接把酶谱上带的数目的多少作为遗传多样性大小的指标,或把带的多少及迁移率的大小作为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和分枝分析将会得出非常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