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常绿阔叶林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丁圣彦  宋永昌 《生态学报》2004,24(8):1765-1775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中国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对常绿阔叶林的区系成分、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动态以及作为生态系统成员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在四川缙云山、浙江天童山、广东省鼎湖山和黑石顶、云南哀牢山、福建武夷山逐步形成了中国各具区域特色的常绿阔叶林研究基地,为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常绿阔叶林的演替方面,研究内容从研究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组成变化、结构动态及模型逐步向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展,但对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动态、生理生态和群落演替机理等方面深入不够。在常绿阔叶林的更新动态研究方面,不但进行了通过研究种子雨和种子库的动态、种子的萌发、幼树生长的时空动态研究群落的更新,而且还通过研究林窗的形成、特征及其在森林动态中的作用来研究群落的更新,还进一步通过对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更新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来解释群落更新的原因。在常绿阔叶林退化和恢复重建研究方面,研究了常绿阔叶林各种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恢复过程等,并将已有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即是以前人研究的成果为基础,从群落的演替、更新、退化和恢复等方面对我国多年来常绿阔叶林植被动态的研究作一总结。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常绿阔叶林的动态方面急需开展3s技术在常绿阔叶林上的应用研究、常绿阔叶林的退化的生理生态机制、常绿阔叶林起源与系统发育、常绿阔叶的林保护与恢复生态学、常绿阔叶林重要物种的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物学、常绿阔叶林生态服务功能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作用与响应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经济重建模式的尺度概念和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黄土高原地区11个水土保持和生态重建科研攻关试验区近2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试区设置的区划尺度过粗和小流域治理典型尺度过小,缺乏中尺度研究和不同尺度间模式及内容转换的方法,是典型模式推广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小流域治理在尺度上的局限性,提出相似度尺度推绎和多尺度互补研究等设想,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3.
福建沿海地区的景观生态建设途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 ,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 ,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8] 。自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景观生态学逐渐成为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福建沿海地区是指北从福鼎县南至诏安县的广大沿海县、市 ,行政上包括 33个县市行政单位。该区域是福建省经济最为活跃 ,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 ,近 2 0年来经济年均增长率达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 ,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和农业化肥等都成为福建省沿海地区严重的污染源。如何协调…  相似文献   
44.
西藏年楚河流域水土流失及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成 《生态学杂志》2002,21(5):74-77
西藏著名粮仓年楚河流域位于北纬 2 8°10′~2 9°2 0′、东经 88°35′~ 90°15′ ,地处喜马拉雅地质构造区中段。年楚河全长 2 17km ,平均坡降 0 .6 1% ,落差达 132 2m ,大致呈东南 西北流向 ,于日喀则附近逆向汇入雅鲁藏布江。行政区划上包括康马、日喀则县大部和江孜、白朗县全部 ,总面积 6 311km2 ,耕地面积 4 .70× 10 4 ha ,农业人口 16 .5 9万人 ,分别占西藏自治区的 0 .9% ,13.5 %和 7.7% ,现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区“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拉萨河、年楚河流域 )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 ,水土流失对生态环…  相似文献   
45.
节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与系统发生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mt基因组的比较研究是探讨节肢动物系统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基因的排列和DNA序列可以为重建节肢动物的系统发生提供有用的信息。目前,已测定mt基因组全序列的节肢动物已增加到44种。归纳、总结了节肢动物mt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基因顺序、基因重排的发生和机制等。简要评述基于mt基因组的节肢动物系统发生研究。  相似文献   
46.
气象资料检测证明了气候模型模拟现代温度比用更复杂的湿度平衡模型好得多,而根据地质资料在山区和沿海地区重建和模型模拟的可信度要低一些,所以在比较地质资料和过去气候模拟时要考虑这个实际情况,在当前研究中我们进行末次大冰期资料一模型比较时以年均温为例,在使用所有点的资料时出现了模拟和重建之间的不一致,相反,当去掉那些模棱两可的地点后结果变得意外的好,在少数情况下结果不同时,边界条件不确定或者资料太少是模型和资料不一致的主要原因,通过使用模拟和资料的区域性平均值,我们证明了PMIP能够正确地模拟出地球陆地上区域性的年均温,在区域性研究中因经常使用未经选择的资料作为模型确认值,因而很难获得这一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建立成年犬股骨微波灭活骨缺损的实验动物模型 ,为骨缺损修复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骨肿瘤微波治疗仪 ,以 1 5kHz频率、70W功率加热至 5 0~ 5 5℃ ,维持 2 0min ,造成犬股骨中段不同大小的骨缺损。结果 在保持犬股骨连续性的前提下 ,长度 1 5cm的骨缺损 9个月时有 1 2被新生骨填充 ,长度2 5cm和 3 5cm的骨缺损 9个月时无愈合倾向 ,但后者骨折的发生率高。结论 成年犬股骨微波高温造成的骨缺损 ,长 2 5cm、宽 1 0cm 9个月不能自愈 ,适宜于各种骨修复材料的填充 ,是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48.
铅锌尾矿上自然定居植物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在凡口1#铅锌尾矿库内共有10种植物自然定居,这些植物主要生长在尾矿库的边缘区域.植物在尾矿上的生长、分布明显受到表层尾矿某些物理性质如稳定状况、含水量等的影响,尾矿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与植物的生长高度以及群落盖度有一定的关系.杜虹花(Callicarpa pedunculata)体内的Pb、Zn、Cu和Cd含量大小顺序为叶>根>茎,而盐肤木(Rhuschinensis)和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相似文献   
49.
杨志荣 《生态学报》2001,21(4):538-543
以全封闭湖泊调角海子湖相沉积的高分辨率采样为基本分析材料,采用孢粉分析,沉积地球化学分析,14C测年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调角海子地区全新世气候与环境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气候与环境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又可分为3个亚段;全新世大暖期的时代为9400-3800aBP;全新世大暖期具有二分性;6900-6300aBP为全新世气候最适宜的鼎盛期,当时气温比现在高2-3度,降水量至少高于现代150-200mm,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50.
正电子发射成像的噪声性能较其它的一些成像方法要差得多,为了提高重建结果的分辨率和噪声特性,一般采用Bayesian重建。Bayesian方法需要选择恰当的先验,这种先验既要能够抑止重建结果的噪声,又要能够保留图像密度的突变信息。分段线性模板图像模型利用从其它模态的形态学成像得到的组织结构信息,构造适合要求的先验分布函数,由于采用的先验函数是非凸的并包含超验参数,一般的优化方法难以处理,采用动态后验模拟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