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成都平原4 000aBP以来的孢粉记录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平原晚全新世以来沉积的泥质层发现丰富的孢粉。根据孢粉成分组合特征和生态类型可划分出5个孢粉组合带,结合剖面上6个14^C测年数据,提出在过去的4000a研究区植被类型及气候环境经历了5个阶段的变化:3800-3600aBP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暖偏湿;3600-3400aBP为含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气候温暖湿润;3400-2600aBP为草/湿地,气温下降,环境更潮湿;2600-900aBP为落叶阔叶林,温度又开始逐渐回升,气候温和偏湿;900-300aBP再次变为草/湿地,偏干冷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2.
提供了南海大陆坡上17962孔深海沉积物的孢粉记录。该孔长8m,底部^14C年龄为30000aBP,跨越了深海氧同位素3期,末次初期,冰消期和全新世几个地质历史阶段。孢偻记录显示末次冰期低海面时南海南部出露的陆架上了低地雨林。同时,在邻近的岛屿上山地雨林扩张,表明气候比较在凉,但是没有变干的迹象,冰消期植被和气候都经历了快速变暖的变凉的波动。全新世时,红树林和低地雨林的扩及孢粉沉积率的明显降低均表明气候变暖,海面上升,大陆架被淹没。  相似文献   

3.
牛头岗遗址是江苏南京较大的古文化遗址,遗址文化层中植硅体组合揭示在新石器晚期(约3500Cal.aBP前),南京地区气候偏暖偏湿;商代(约3500—3000Cal.aBP),气候温暖湿润;西周早期(约3000Cal.aBP后),气候又偏暖偏湿。明显的气候波动与全新世中晚期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对比。相邻何颖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哺乳动物遗存,与牛头岗植硅体组合反映的植被与生态比较一致。新石器晚期至西周时期的气候与环境适宜古代先民的繁衍与生存,南京及滁河流域古文化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4.
花粉—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建立及其对古气候因子定量重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中国北方215块表土孢粉样品分析结果中的13种花粉类型与4种气候参数为基础资料建立花粉-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同时选取内蒙中部调角海子DJ钻孔岩芯高分辨率孢粉分析结果为材料,定量重建该地区10000~2100 a BP古气候因子数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调角海子地区进入全新世后温湿状况较前全新世有了明显好转,在中全新世形成最为良好的气候要素组合。最高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4℃左右,最低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2℃左右。7月份和1月份平均温度的分析结果表明,1月份平均温度变化趋势较7月份的更接近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说明该地区冬季温度占主导地位。在气候转折时期,气温和降水随时间的变化梯度明显加强,波动幅度为4~5℃。  相似文献   

5.
中国全新世期间二次暖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宏祥 《化石》2000,(3):26-27
对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者来说 ,全新世这一名词 ,一般是指一万年以来的时间为准 ,是在第四纪冰川之后的阶段。人类经过猿人、智人到现代人发展的历史时期。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 ,在我国一万年以来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发展中 ,发生了二次暖期 ,它们是 :1.距今8500 -3000年间的大暖期。2.公元900 -1350年间的中世纪暖期。(一)有关中国大暖期的研究 ,是在我国著名学者施雅风教授领导之下 ,由多学科交叉的研究 ,综合各种信息资料(孢粉、冰芯、古土壤、生物学、考古学及海岸变化等) ,首次阐明了距今8500 -3000年间…  相似文献   

6.
南黄海西部陆架氧同位素3期以来的古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南黄海西部陆架SYS-0701孔33.30m岩心,通过有孔虫分析,结合粒度变化和过孔浅地震剖面解译,揭示了本区MIS3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化。MIS3期早期为近岸浅海环境,沉积相为泥质(远端)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中晚期为滨岸环境,沉积相为砂质(近端)三角洲前缘沉积;MIS2期地层缺失;MIS1期底部为全新世早期海水入侵时留下的潮道充填沉积,中晚期为浅海环境,沉积相是近500年以来形成的老黄河三角洲的水下三角洲沉积。通过研究识别出了全新世小冰期(LIA)中的2个冷期和1个暖期对应沉积,其中孔深7.21—6.29m为LIA第1冷期(1450—1510AD)沉积,期间有孔虫丰度低,典型冷水种Buccella frigida和半咸水低温低盐种El-phidium magellanicum含量均较高;孔深6.29—4.30m为LIA第1暖期(1510—1560AD)沉积,有孔虫丰度大幅度增加呈峰值区,Buccella frigida含量降低,而温带广温种Ammonia maruhasii则有所增加;孔深4.30—1.43m为LIA第2冷期(1560—1690AD)沉积,丰度降低,但属种面貌未很好体现,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7.
宁晋泊是河北平原南部三大古湖群之一,通过LN42.5m厚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获得古植物替达近20次,反映古气候变化具有明显减暖气候旋回5次以上,其中有2次寒冷期,3次湿暖期。结合6.4m以上^14C年龄数据推断计算更更新世与全新世界线在7.5m,这一界线与隐的群,古气候与古环境等分异界线非常吻合,因此作者推断宁晋泊的形成,发展与消亡时代相应在晚更新世早期的温暖,全新世高温期再次复兴,后被河流沉积所  相似文献   

8.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昆仑山垭口区的植被与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仑山垭口区小南川剖面和雪水河热水剖面的孢粉分析揭示了该区44000aB.P.以来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40000aB.P.前,推测昆仑山垭口区为典型的灌木荒漠植被,气候极端干燥。40000-30000aB.P.,气候稍有好转。30000-24000aB.P.为草原荒漠,降水增加。24000-18000aB.P.为末次冰期极盛期,气候干冷。18000-13000aB.P.气候凉偏干。13000-8000aB.P.气候凉干。8000-6000aB.P.为全新世温暖期,但由于植被的滞后现象,本区仍为草原荒漠景观。6000-5000aB.P.,本区可能也存在着中全新世的降温事件。5000-3000aB.P.在全新世大暖期的影响下,小南川附近的植被演变成温性草原植被,并有人类的放牧活动。3000aB.P.以后,气候变凉,草原迅速地演变为灌木和小乔木荒漠植被,其中3000-1000aB.P.为凉干时期,1000aB.P.以后,可能有过一段凉湿时期。  相似文献   

9.
通过黄海中部陆架浅海区QC_2孔岩芯的孢粉分析,证明晚更新世以来此区存在暖—冷—暖三个大的气候期,各期中还间有数个气候亚期。这种气候变化模式可与北欧和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对比。其中,距今约120 000—70 000年的第一气候期,该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沿岸适合阔叶林生长,此时为全球性海侵时期。距今70 000—10 000年,气候变冷,该地区只海退后被草原植被所覆盖,阔叶林植被基本消失。全新世气温回升,该地区又被海水淹没,阔叶林又回到沿岸地区,但在全新世的晚期,可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阔叶林大面积减少,松和芒萁等次生植被大面积生长,而使其孢粉含量在沉积物中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全新世早期植被与环境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终闾湖泊边缘三角城剖面湖相沉积物(10.0-6.3ka.B.P.)高分辨率(每样平均40-50a左右)孢粉分析揭示该流域全新世早期植被与气候环境变化过程是:全新世初期(10-9.8ka.B.P.),温度、湿度开始上升,山上针叶林发育,该期持续较短时间后,温度、湿度下降(9.8-9.2ka.B.P.),山上森林萎缩,山下荒漠范围扩大;此后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波动的温度、湿度上升、植被发育状况逐步好转的过程(9.2-7.75ka.B.P.);随后又是短暂的气候冷干、植被亚化阶段(7.75-7.25ka.B.P.)和一个相对持续时间较长,植被发育较好的暖湿期(7.25-6.3ka.B.P.)。石河流域全新世早期气候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每个相对暧湿期和冷干期中都有多个次一级的冷干、暖湿波动,植被也相应地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过渡带位于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尾闾区 ,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区域。这一地区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东南至西北 (SE_NW)梯度。在现代植被和表土花粉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孢粉_降水量转换函数。将研究区森林草原过渡带内 3个湖泊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结果代入转换函数 ,定量恢复了这一地区全新世降水量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3个剖面全新世以来降水量变化的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 ,北部的好鲁库剖面在 110 0aBP以前一直呈减弱的趋势 ,而南部的碌轴湾剖面和小牛场剖面降水量在分别在 780 0 - 6 2 0 0aBP和 72 0 0 - 5 0 0 0aBP出现降水量的峰值 ,作者推断这种时空差异性与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形条件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提供了南海大陆坡上17962孔深海沉积物的孢粉记录.该孔长8 m,底部14C年龄为30 000 a BP,跨越了深海氧同位素3期、末次冰期、冰消期和全新世几个地质历史阶段.孢粉记录显示末次冰期低海面时南海南部出露的陆架上覆盖了低地雨林.同时,在邻近的岛屿上山地雨林扩张,表明气候比现在凉,但是没有变干的迹象.冰消期植被和气候都经历了快速变暖和变凉的波动.全新世时,红树林和低地雨林的扩张以及孢粉沉积率的明显降低均表明气候变暖,海面上升,大陆架被淹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宁波北仑NBBL钻孔约6.5m长柱状样中的有孔虫进行分析及定量统计,结合AMS14 C测年结果,恢复了宁波北仑中晚全新世古环境变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在全新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演变过程。早中全新世(~7 300Cal aBP以前),宁波北仑为陆地;自~7 300Cal aBP开始,海水开始影响北仑地区,该区域为滨岸沼泽相;~7 150—2 480Cal aBP演变为近岸浅海环境,此时段为海侵最盛期;~2 480Cal aBP以后,海水影响逐渐减弱;其后海水完全退出该地区,北仑地区变为陆地。  相似文献   

14.
化石硅藻新指标在西藏昂仁湖环境演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化石硅藻属组合和属系数两个新指标对西藏南部昂仁湖 (2 9°18′N ,87°11′E)剖面硅藻记录进行解析 ,得出该地区在 110 0 0— 6 0 0 0aBP间经历了寒冷期 (110 95— 9970aBP)→温和期 (9970— 9870aBP)→升温期(9870— 9770aBP)→凉干期 (9770— 8740aBP)→超高温期 (8740— 85 90aBP)→高温期 (85 90 - 5 970aBP)的演变序列。同时发现在寒冷期存在增温 (10 710aBP)和降温 (10 430aBP)波动 ;凉干期 880 0— 876 0aBP附近存在强低温事件 ;超高温期中的最高温出现在 86 80aBP附近 ;在高温期 80 0 0— 792 0aBP和 7170— 70 90aBP两个小时段分别存在增降温波动。在 6 430aBP附近存在明显的旱化现象。同时发现在研究时期除了存在 10 0 0年的气候变化周期外还存在 15 0— 2 0 0年左右的气候转型期。昂仁湖发育则至少经历了缓慢扩张 (110 0 0— 8740aBP)→快速扩张 (8740— 85 90aBP)→缓慢退缩 (85 90— 5 970aBP) 3个大阶段。也因此验证化石硅藻属组合和属系数两个新指标至少在富含硅藻的封闭湖盆环境演变研究中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15.
太湖平原西北部全新世以来植被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太湖平原西北部卜弋桥Zk01孔上部8m地层孢粉资料显示该地区自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11000—9500cal.aB.P.,地带性植被为壳斗科为主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森林成分以栎属(Quercus)、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栗属(Castanea)、栲属(Castanopsis)/石栎属(Lithocarpus)和松属(Pinus)为主,同时混生有少量的枫香属(Liquidambar)、冬青属(Ilex)、水青冈属(Fagus)、桦属(Betula)、榆属(Ulmus)等乔灌木。本阶段孢粉浓度较高,气候较温暖湿润,为早全新世升温期;2)9500—3900cal.aB.P.,植被演替为中亚热带性质的常绿阔叶林。此阶段特别是8000cal.aB.P.以来,植被以青冈属为主的常绿分子获得大发展为特点。当时森林繁茂,气候暖湿且较为稳定,对应于中全新世大暖期(适宜期);3)3900cal.aB.P.以来,森林植被表现为次生性质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青冈属、栎属骤减,松属、禾本科(Poaceae)及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含量明显增升。本阶段孢粉浓度减为最低,据研究区周边的孢粉资料推测此时期气候温凉湿润。本阶段晚期森林植被受到人类的干扰,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作物如禾本科(35—45μm)、十字花科和菊科等花粉类型含量持续增多,表明研究区自全新世晚期以来出现了明显的人类活动的迹象。Zk01钻孔点位处古河道,磁化率和粒度证据揭示了研究点沉积环境全新世早期为河流相,水动力较强,中期水动力条件显著增强,晚期减弱。最后,结合孢粉资料和沉积环境简述了植被变化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江苏句容宝华山全新世中晚期的花粉与环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宝华山华山口和官塘头两个剖面的花粉、地层资料,结合植物大化石和^14C年代资料,提示该地区从>6700-5600aBP为稳定的温暖湿润时期;自5600-5100aBP为全新世中期气候的转型时期,冷暖干湿变化较大,前期转凉,旱涝频繁,中期暖湿,后期转冷;大约从4400-4000aBP又变为稳定的暖湿气候。还根据自然保护区现代植被与花粉的关系和与植物大化石共生的沉积物花粉,阐明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以  相似文献   

17.
根据孢粉分析论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全新世环境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班公湖钻孔和北部中昆仑山3个湖相剖面的孢粉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地区全新世1万年期间植被的演替和气候变化,西部在全新世早期9900-7800yr.B.P.植被由荒漠转为草原,气候好转;中期7800-3500yr.B.P.,草原发展,气候较适宜,以7200-6300yr.B.P.为高温湿期,5500yr.B.P.和3500yr.B.P.出现干旱,晚期从3500yr.B.P.至今植被为荒漠,气候干旱,其中700yr.B.P.气候恶化。北部地区全新世时期为荒漠植被,当气候温湿时,蒿和禾本科,莎草科成份增加,藜科减少,气候干旱时则相反,北部全新世的气候分期和干湿波动与西部相近,两地在晚期气候朝干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拥有亚洲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由于近年来无火事件发生而积累了大量可燃物,火灾隐患逐年增加,重建古火历史找出火事件发生规律有助于现代火灾的有效防控。本文以长白山区孤山屯泥炭剖面的68个样品为研究载体,选取炭屑作为主要指标反演了长白山全新世以来的火事件演化历史;并结合前人利用孢粉、植硅体等代用指标重建的古环境、古气候特征,分析了火事件的成因机制。在11 686-10 883 cal aBP、7 336-2 624 cal aBP、2 624-1 189 cal aBP,炭屑浓度较高,古火事件发生频繁,强度较大;在10 883-7 336 cal aBP、1 189 cal aBP至今,炭屑浓度较低,古火事件发生频率较小,强度相对较弱。气候和植被对于火事件的影响贯穿了整个全新世时期,火事件多发生在寒冷干燥气候时期且以区域性火事件为主;近千年以来,人类活动与火山喷发对火事件的影响显著,局域性火事件比例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湖南省桑植县Lou水河地区的柏木生长年轮特点。根据柏木经资料分析得知,Lou水河近百年间曾有过19次冷期阶段和19次暖期阶段。文中表2显示了近百年Lou水河地区气候冷、暖阶段2-3年循环变化的周期规律;通过年轮宽度指数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生分析,为Lou水河地区柏木生长的历史气候变化及环境变化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浑善达克沙地5 000年以来的植被演化过程, 我们对内蒙古正蓝旗境内高西马格湖人工挖掘2.0 m深的剖面进行了较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并参考孢粉组合与植被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 该期的植被和气候演化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阶段 I(约5 010~4 040 aBP),孢粉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