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湿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常用的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及Temkin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磷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介绍了不同模型的统一表达形式,并提出应加强对不同类型湿地中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解吸过程的长期监测和不同环境因子间的交叉效应研究等建议,以深化对动力学模型的认识,从净化机理层面充分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2.
以栀子为原料提取栀子黄色素,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溶剂萃取相结合的集成技术,从栀子中分离纯化得到高色价的栀子黄色素.先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黄色素进行初步精制,以306型大孔吸附树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孔树脂对栀子黄色素的静态吸附率、吸附流速和洗脱剂浓度对吸附的影响,从而得到较为合适的工艺:吸附流速2.O mT/mi...  相似文献   
83.
泉州市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不同利用方式下泉州市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方程式可以很好地表征土壤磷素的吸附特性;旱地和轮作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强,而草地和林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弱;磷的流失风险顺序为轮作地>草地>林地>旱地;指导施磷量与吸附常数、最大缓冲量的大小顺序一致,为旱地>轮作地>林地>草地;轮作地和草地的解吸率高于旱地和林地,土壤的缓冲能力顺序为旱地>林地>轮作地>草地.主成分分析表明,平均解吸率、易解吸磷、磷吸附指数和磷零吸持平衡浓度4个指标最能反映土壤磷素流失潜力,可作为评价流失潜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84.
利用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并被视为将最终替代传统的物理、化学等处理方式的一种方法.但由于一些微生物存在安全性、繁殖速度慢等问题而造成了处理效果不佳.因此,以安全性高、繁殖速度快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为研究载体,寻找最适Bt的镍污染处理方法对于提高...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液质联用方法定量比格犬血浆中去甲文拉法辛,并进行比格犬体内富马酸去甲文拉法辛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与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比格犬体内药代参数进行对比。方法:样品处理采用叔丁基甲醚进行液液萃取,液相分离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3.5μm),以乙腈-乙酸铵缓冲液(1 mmol/L)(体积比80∶20)进行等度洗脱。采用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试验进行比格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定量下限(0.5 ng/mL)高于文献报道。液液萃取的样品提取方法简便,液质联用分析时间相对较短(3 min)。结论:此方法可成功地应用于比格犬血浆中去甲文拉法辛定量分析。比格犬体内富马酸去甲文拉法辛的药代参数(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试验)与对照品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6.
李小溪  李筱涵  郭晓东  李波  孙志强 《生物磁学》2011,(12):2345-2346,2206
目的:探讨血浆取代血清检测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检测乙肝标志物的血样30份,分别放在抗凝剂管和普通干燥试管,采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检测HBsAg,将检测结果进行OD及S/CO值统计处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与二种血浆检测结果相关系数均0.99,二种血浆与血清结果相关关系良好(P〉0.0 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代替血清完全可以用于全自动酶标分析仪进行检测,既可以节省预处理时间,又可以减少标本在分离吸移血清过程中出现差错,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不同肾功能损害时期行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RIFLE标准,将入选的MODS患者按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Ⅰ期(A组)、AKIⅡ期(B组)、AKIⅢ期(C组),以不同AKl分期作为HYI-IF治疗的时机,对比分析不同时期行HVHF治疗MODS患者的死亡率、平均重症监护病房0CU)住院时间(T1)、平均机械通气时间(T2)、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T3),并将HVHF治疗前和治疗24h后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浆白介素-6(IL-6)、氧合指数、血浆肌酐(Cr)、平均动脉压-(MAP)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AKIⅢ期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AKIⅠ期和AKIⅡ期患者(P〈0.01);AKIⅡ期患者T1、T2和T3显著高于AKIⅠ期患者(P〈0.01);2、与AKIⅠ期和AKIⅡ期患者比较,AKIⅢ期患者HVHF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L-6和Cr均显著增高(P〈0.05);AKIⅡ期患者HVHF治疗前血浆IL-6显著高于AKIⅠ期患者(P〈0.01);3、与HVHF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HVHF治疗24h后IL-6、氧合指数、cr和MAP均显著改善(P〈0.01):AKIⅢ期患者治疗后的IL-6仍显著高于AKIⅠ期和AKIⅡ期患者;AKIⅠ期和AKIⅡ期患者HVHF治疗24h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显著降低(P〈0.01),AKIⅢ期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变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RIFLE标准及IL-6对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AKIⅠ期和Ⅱ期行HVHF可明显改善MODS的预后,而AKIⅠ期行HVHF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8.
夏永泉  王洋阳  周乙华 《生物磁学》2011,(24):4899-4901,4931
目的:阐明血沉增快的原因是血浆还是红细胞。方法:收集72例血沉异常的抗凝血标本,同时收集血型相对应的72例血沉正常标本,组成血型相同的血沉异常和正常标本72对,每对互换血浆后重新测定血沉,与原始血沉结果比较,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沉与血浆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关系。结果:血沉异常标本的红细胞加入血沉正常标本的血浆后,72例(100%)血沉均减慢,其中30例血沉下降90%以上,35例下降70%-90%,7例小于70%。血沉正常标本的红细胞加入血沉异常标本的血浆后,67例(93%)血沉加快,其中58例(81%)变为异常(18例血沉加快10倍以上,40例加快5-10倍)。球蛋白、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血沉具有线性关系,球蛋白(r=0.420,P〈0.001)和纤维蛋白原(r=0.673,P〈0.001)与血沉呈正相关,而白蛋白(r=-0.558,P〈0.001)与血沉呈负相关。结论:血沉增快主要与血浆因素相关,红细胞对于血沉的影响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89.
何浩  胡亮  何彩霞  崔嵘  夏凤强  李成 《生物磁学》2011,(17):3334-3338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7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例)、CBP组(n=23例)和CBP+乌司他丁组(n=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典治疗方案,CBP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乌司他丁组在CBP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病情发展,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功能检测和动脉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和CBP组相比,CBP+鸟司他丁纽患者病死率、ICU住院时间、MODS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②经过治疗,CBP+乌司他丁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降至15.46±3.96,与对照组(18.06±4.25)和CBP组(17.14±5.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患者BUN、HR降低程度依次为CBP+乌司他丁组〉CBP组〉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前后PH值、HCO3-、MAP比较差并不明显(P〉0.05)。④CBP+乌司他丁纽血清CRP含量下降,WBC数量减少,其变化程度明显大于CBP组和对照组(P〈0.05)。⑤对照组、CBP组和CBP+乌司他丁组患者PT、TT和APTT时间延长,血小板数量下降,其中CBP+鸟司他丁组PT、APTT时间短于CBP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0.
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6种不同大孔树脂对橄榄苦苷的吸附,筛选出吸附选择性好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为实验材料.得到的D101大孔树脂的最佳吸附条件:试样上样质量浓度41.06[J].,流速5 mL/min,5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用量260mL,树脂可以反复使用.经大孔树脂富集后,橄榄苦苷的纯度可达55%以上,再经葡聚糖凝胶精纯化后,可达7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