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并被视为将最终替代传统的物理、化学等处理方式的一种方法.但由于一些微生物存在安全性、繁殖速度慢等问题而造成了处理效果不佳.因此,以安全性高、繁殖速度快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为研究载体,寻找最适Bt的镍污染处理方法对于提高...  相似文献   
2.
石菖蒲与马蹄莲幼苗结构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菖蒲属的分类和系统地位近两个世纪以来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以菖蒲属的石菖蒲及马蹄莲属的马蹄莲为代表进行幼苗的比较解剖学研究,从幼苗结构的视角为菖蒲属独特的分类及系统地位提供证据。研究发现石菖蒲幼苗的子叶节区下部为较原始的“工”字形中始式的单中柱,而马蹄莲为散生中柱;石菖蒲根的维管柱为2—8原型星状中柱,马蹄莲为2—5原型星状中柱。石菖蒲根的内皮层细胞壁为马蹄形五面加厚;而马蹄莲为凯氏带四面加厚。石菖蒲细胞内的晶体为柱状晶,而马蹄莲为针晶。此外在子叶吸器的结构和其它贮藏物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据此认为菖蒲属应从天南星科中分出并单独成科;同时支持菖蒲属位于单子叶植物基部较孤立的系统地位。  相似文献   
3.
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整体透明和石蜡连续切片等方法,对辽藁本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幼苗的轴向器官中,以子叶节区下部的初生维管系统先建立,向下发育形成了下胚轴和根的维管系统;再向上通过子叶节区中、上部的分生组织性组织与第1片真叶的叶迹相连;上胚轴一苗的维管系统向下发育与子叶迹相连,至此构成了该幼苗完整、连续的初生维管系统。此外,对幼苗侧生器官子叶片的三出一叉状脉的形成进行了观察,认为该叶脉序属于原始脉序类型。  相似文献   
4.
AiiA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HL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在增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类信号分子,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AiiA蛋白作为一种胞内解酯酶.能水解致病菌产生的AHb分子,使内酯环开环后不能再激活某些胞外酶的表达.从而极大地减弱了细菌的致病性。本研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LLB15中分离编码aiiA基因的质粒DNA。用PCR方法克隆面讲基因,并利用pET载体构建6-His融合表达质粒pET29a-aiiA,转化E.coli BL21(DE3)菌株,并筛选得到E.coli BL21(DE3)-pET29a-aiiA工程菌。在20℃的低温和0.8mmol/LIPTG条件下。经25h的诱导表达,获得了54.4ug/mL可溶性AiiA蛋白。通过镍柱亲和层析,在国内外首次纯化了带6-His标记的AiiA蛋白。水解活性和抗病性检测表明,该蛋白能水解AHLs分子.对胡萝卜欧文氏软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抗病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高毒性的Cr(Ⅵ)还原成低毒的Cr (Ⅲ),是处理含Cr(Ⅵ)废水常用的方法之一.以高效还原Cr(Ⅵ)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407为研究对象,将转座子随机突变载体pIC333转化Bt407,构建容量为1 500株的随机突变体库,从中筛选出Cr(Ⅵ)还原能力极显著差异(P<0.01)的突变株14株.通过扩增并测定转座子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确定Bt407-Cr244突变株的转座子插入位点为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Bt 407及其14株突变株的生长曲线十分相近,表明突变株Cr(Ⅵ)还原能力发生改变不是由菌株繁殖能力提高引起的.在培养24 h后,Bt 407-Cr1 49和Bt 407-Cr285培养液中的总络浓度比Bt 407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这2株突变株在解毒Cr(Ⅵ)过程中除了还原作用,可能还具有生物吸附,而其余12株突变子主要通过还原Cr(Ⅵ)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鱼类制品中河豚鱼成分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弥补河豚鱼形态学鉴定的缺陷。方法:通过阅读文献,确定河豚鱼鉴定的靶基因并筛选特异性引物,提取河豚鱼DNA,优化PCR反应条件,扩增河豚鱼特异性DNA片段,并通过DNA电泳显示特异性扩增的DNA条带。结果:选择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作为河豚鱼成分鉴定的靶基因,PCR最佳反应条件是退火温度68℃,镁离子浓度2.0 mmol/L,DNA模板加入量0.07~0.1μg。河豚鱼特异性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市场上常见的鲤鱼、草鱼等水产品无交叉反应。结论:所建立的PCR方法可以有效鉴定鱼类制品中河豚鱼成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