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71.
三江平原毛苔草群落近30年演替过程中的种间联结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2×2列联表,通过方差分析、X2检验和Ochiai指数对三江平原毛苔草群落1973年、1983年、2003年3个阶段主要物种的种间联结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展,群落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均表现为显著正关联,关联性排列为1983年>1973年>2003年;成对物种间的联结性质即正、负联结的比例未发生变化;成对物种间达显著相关的种对所占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物种间的联结程度逐渐增强;相同种对的联结性质或关联程度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72.
花的向日性是一种花部运动的行为,通过花梗的弯曲或转动使花冠或花序能够追踪太阳,从而有效改善花内或花序温度,有利于吸引传粉者和促进其生殖器官的发育,以提高繁殖成功率.花的向日性是高山植物热量适应行为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对花的向日性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花部运动对植物雌雄功能的影响.而到目前为止,对它的运动机制和进化过程的认识仍存在着许多疑问,如植物是如何平衡向日增温和蒸腾失水,花的哪些部位对追踪太阳起主导作用等.主要概述了植物(尤其是高山植物)的花向日性生物学特性、运动行为及其生态适应意义,并结合作者已开展的工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花的向日运动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3.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热量输送和碳收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降水过程对其影响较为复杂。利用三维超声风速仪和红外CO2/H2O分析仪,以及常规微气象要素的涡度相关观测系统,分析了2002年8月8—17日的一次降水过程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CO2通量和热量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过程使气温、地温和辐射等有所降低,大气湿度和CO2通量有所升高;气温、地温、总辐射、地表反射辐射、光合有效辐射(PAR)、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分别下降了23.3%、23.1%、61.9%、58.9%、61.7%、57.9%、268.3%、61.6%和71.0%,大气湿度和CO2通量分别升高了27.0%和38.6%;降水削弱了PAR对白天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的影响,而增加了地温对夜间呼吸的控制;降水强度对白天NEE几乎没有影响,但能降低夜间呼吸。  相似文献   
974.
青皮塘产卵场广东鲂繁殖群体的水声学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5月利用Simrad EY60型分束回声探测仪对青皮塘广东鲂产卵场的繁殖群体进行定点横向探测及航行垂直探测.在人工标定及同步渔获物统计的基础上,对广东鲂的回声信号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广东鲂在青皮塘产卵场有明显的聚集、逗留行为,其游动速度(均值0.24 m·s-1)低于其他鱼类(均值0.49 m·s-1);广东鲂繁殖个体目标强度的范围为-33.8~-52.3 dB,均值为-42.2 dB;4月27日-5月1日,广东鲂在青皮塘的聚群过程约经历了4 d;初步估算5月1日青皮塘产卵场广东鲂繁殖群体数量为9.8×104ind,资源量约48 t.实验证明,采用定点探测的方式对广东鲂繁殖群体研究是行之有效的,采集到的广东鲂回声信号特征明显,容易判别.  相似文献   
975.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的现状,指出了集中式处理模式和分散式处理模式的不足.依据人工湿地、地下渗滤为主的土地生态处理技术的特点,提出小区污水处理采取土地生态处理模式的构想.通过分析污水土地生态处理技术的特征及其运行局限性,建议土地生态处理技术应重视强化预处理,采取低进水污染物浓度,高水力负荷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976.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老化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青  李培军 《生态学杂志》2008,27(3):476-479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老化行为是目前有机污染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其机理的研究,可以达到调控污染物的目的.本文介绍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老化行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老化的实质包括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慢吸附和锁定,总结了土壤性质、化合物性质和环境因素对老化的影响,同时介绍了老化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有机物在土壤老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老化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7.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PGE2)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黏液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BEAS-2B气道上皮细胞系施以TNF-α刺激,以选择性及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为干预因素,比较各干预组与对照组中COX-2、PGE2水平及黏蛋白(MUC)5AC的含量的差异。结果: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能抑制TNF-α引起的MUC5AC mRNA、MUC5AC蛋白含量增高(P〈0.05),PGE2、COX-2及cAMP的含量也较刺激组减少,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吲哚美辛对MUC5AC mRNA及蛋白含量的影响不大。结论:在BEAS-2B上皮细胞系中,TNF-α能诱导COX-2/PGE2生成而引起黏蛋白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97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生物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 (Ivan.)配子发生过程中c-kit蛋白特异表达特点和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精子发生过程中,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成熟精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c-kit蛋白表达,精巢末端还有较粗大的阳性颗粒分布;(2)卵子发生过程中,第1~6阶段卵母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c-kit蛋白特异性表达,但随着卵黄发生的开始逐渐消失;(3)滤泡细胞、输卵管和受精囊的腺细胞中有c-kit蛋白颗粒的存在.  相似文献   
979.
抗蛇毒血清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救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游剑明  许建德 《蛇志》2008,20(2):117-118
目的 通过对抗蛇毒血清致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救治,观察其疗效.方法 常规应用抗蛇毒血清1~2支加地塞米松10 mg加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的脱敏方法,其中1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全身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采用异丙嗪、地塞米松、10%葡萄糖酸钙,血压下降过低者,加用多巴胺、间羟胺等综合治疗.结果 19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对抗蛇毒血清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救治措施,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80.
以固相酯化法制备一种具有羧基的柠檬酸改性麦草阳离子吸附剂.用批次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pH值、吸附剂量、吸附质浓度和吸附时间)水溶液中铜离子和亚甲蓝在酯化麦草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溶液初始pH≥40时,铜离子和亚甲蓝达到最大吸附值.≥2.0 g·L-1的酯化麦草能去除铜浓度为100 mg·L-1溶液中96%的铜及亚甲蓝浓度为250 mg·L-1溶液中99%的亚甲蓝.酯化麦草对铜离子和亚甲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其最大吸附能力分别为79.37 mg·g-1和312.50 mg·g-1.铜离子和亚甲蓝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75 min和5 h,准一级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可分别描述酯化麦草对铜离子和亚甲蓝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