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91.
本文研究了方程组我们给出了该方程组的解出现周期分歧现象的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692.
对采自云南丽江老君山的顶杯衣(Acroscyphus sphaerophoroides Lév.)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谱学分析方法与文献对照,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甲基茶渍酸(methyl lecanorate,Ⅰ)、茶渍酸(lecanoric acid,Ⅱ)、三苔色酸(gyr...  相似文献   
693.
694.
We assessed the adaptiveness of refraining from infanticidal probing at the third attack under triple parasitism in the parasitoid Echthrodelphaxfairchildii Perkins, by comparing fitness returns from the third attack with and without probing. Fitness returns were assessed in terms of the survival rate, mean developmental time, and mean adult head width of the progenies. Not probing was maladaptive under triple parasitism with oviposition intervals of 1/24 and 24/24 hours (where the numb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slash refer to the first-to-second and second-to-third oviposition intervals, respectively), althoug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in fitness returns for oviposition intervals of 24/1 hours. We suggest that the cost of probing (especially the decrease in the chance of future ovipositions) is a reason for the seemingly maladaptive absence of probing.  相似文献   
695.
杨玲  袁露  郑英 《生命科学》2023,(11):1424-1433
顶体形成过程分为高尔基期、帽期、顶体伸长期和成熟期四个主要阶段,其正确形成对精子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顶体形成需要各种细胞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和细胞质结构(顶体板和精子领)之间的积极和特异性协调。本文主要对顶体形成过程中参与反式高尔基体网络囊泡分类运输、顶体附着到细胞核等过程的蛋白质的功能及调控机制进行了总结与讨论。这些蛋白质大多相互作用,表现出复杂的分子调控机制,促进了这一事件的发生。对精子顶体形成相关蛋白的功能及机制的研究将为临床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96.
目的:研究百合中游离态和键合态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煎煮法提取得到游离态挥发样品;通过Amberlite XAD-2大孔吸附树脂键合百合中糖苷类物质,洗脱后用Almonds β-D-葡萄糖苷酶对其进行酶解得到键合态挥发样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挥发性成分。通过NIST08谱库检索及对比相关文献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游离态物质22种,主要为酯类和醛类;键合态物质7种,主要为酯类。煎煮法提取出游离态物质19种,主要为醇类、醛类。结论:本工作可为百合挥发性成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7.
方燕  乔格侠 《昆虫知识》2006,43(4):582-582
蚜虫类Aphidinea是同翅目昆虫中一个较大的类群,世界已知4500余种,我国有1000余种。成虫体长约0.5-7.5mm,多为1.0-4.0mm。体多椭圆形,体色丰富。吸食植物汁液。具有复杂多样的生活周期、孤雌生殖、多型现象、转主寄生、分泌蜜露、蚁访等特性,绝大多数是农林牧业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698.
黄瓜去顶苗花决定临界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瓜幼苗分别培养于诱化和诱导营养芽培养基后,逐日进行了交换培养基试验,并在培养开始2d后去顶。诱导营养芽培养基中培养1-6d后转入诱花培养基,成花率依次递降,7d后再转成花率极低。诱花培养基中培养少于5d即转诱芽培养基,成花率极低;培养6d则跃增;并随诱花培养基中培养天数增加而成花率上升,直至18d达顶点。  相似文献   
69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