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徐丛  张文燕  陈一然  张蕊  董逸  杜海舰  潘红苗  肖天 《生态学报》2016,36(14):4346-4354
在青岛太平湾潮间带沉积物中发现了一定量的海洋趋磁细菌,最大丰度可达350个/cm~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该区域趋磁细菌均为趋磁球菌。磁小体个体形状单一,皆是立方体状;磁小体排列方式多样,以链状排列为主,包括单链、双链与多链,也有少数成簇排列。EDS结果表明,磁小体成分为四氧化三铁。据估算,趋磁细菌的铁元素含量(干重)范围在0.40%—6.91%之间,平均为2.19%。通过16S rRNA基因文库的构建与测序得到了47个趋磁细菌序列,分属13个OTU。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属于α-变形菌纲,其中9个OTU与已知最相似序列的相似性低于97%,有5个OTU与已知最相似序列的相似性低于93%,可能代表了趋磁细菌的9个新种、5个新属,说明该区域潜在的微生物新种质资源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究黄色及其配色对烟蚜Myzuspersicae行为的影响,有助于烟蚜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化。为田间黄板诱蚜的应用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电脑软件设置8种不同RGB黄色以及不同颜色的双色图卡,测定烟蚜对色板的趋性反应。【结果】RGB数值为215∶255∶6的3号黄色对烟蚜的引诱作用显著高于其他黄色,其对烟蚜的平均引诱量为8.5头/块。在3号黄色的基础上配置另一种颜色,发现在面积比2∶1的比例下,相对于3号色板只有3-黑色板降低了诱虫量。在1∶1的比例下,3号黄色比所有双色板对烟蚜的引诱作用都强,说明增加配色的比例会降低黄板的引诱力。在1∶1的比例下不同双色板的引诱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双色之间存在着互作现象,这表明不同配色会影响色板对蚜虫的引诱作用。【结论】3号黄色色板对烟蚜的引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3.
利用影像判读与群落监测分析长白山针叶林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即永久标准地的群落学调查与卫星遥感监测相结合研究了长白山亚高山针叶林的结构与动态.标准地两次调查的间隔为11年.结果表明,每10年的死亡率为7%~9%,进界比率为18%~20%.鱼鳞云杉、臭冷杉及岳桦可以在林冠下顺利完成更新,而长白落叶松为先锋种,只能在林窗或裸地更新.落叶松为云杉及冷杉提供良好的更新条件,从而在维持亚高山森林的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成熟林密度(1000株·hm^-2左右)变化不大.利用美国陆地卫星TM图像分析1984~1997年植被变化表明,大规模的风倒等自然干扰很容易检测出来,从景观尺度上,利用TM图像监测植被变化非常有效.不同反射强度变化的象素数量统计结果表明,群落的进展演替与逆向演替同时存在,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由于图像分辨率(30m×30m)的关系,林窗很难同噪声区分开来.长白山亚高山针叶林带因有大量的落叶松斑块而呈现出镶嵌结构,这种镶嵌结构被定义为亚高山植被的顶极状态,在小尺度上,例如面积仅为几公顷的标准地,特别是混有落叶松等先锋树种的群落,种类组成随时间而变化,但是卫星图像分析结果证明:整体上,亚高山植被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4.
昆虫光趋性机理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概述了昆虫光趋性和光的波长、强度与昆虫感光生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总结和分析了在主要应用途径和技术研究上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明确的若干问题,以及光趋性应用在当今害虫无公害治理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通过实验室观察及Y型管选择性试验,对草地螟上的优势种寄蝇-伞裙追寄蝇Exorista civilis Rond.的寄主选择性进行了研究。从这6种供试寄主中筛选出优良繁蝇的替代寄主,为该蝇的大规模繁殖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伞裙追寄蝇对6种鳞翅目幼虫和幼虫粪便的趋性顺序相同,依次为草地螟>粘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玉米螟>苜蓿夜蛾;不同寄主的羽化率结果表明,粘虫的羽化率最高,为70.2%。伞裙追寄蝇对寄主的选择性行为可能与寄主昆虫的活跃程度和其释放的化学信息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76.
利用"T"形室观察了茶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对4种茶香精和3种寄主植物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对不同茶香精粉和寄主植物的趋性反应不同。叶蝉对绿茶和乌龙茶A香精有明显的趋向反应,而对乌龙茶B香精即铁观音茶香精则有明显的忌避反应,对红茶香精则无反应。假眼小绿叶蝉对茶梢和青菜的趋性反应无显著差异,而对茶梢和大豆的趋性反应有差异,表现出更喜好趋向茶梢。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与-临床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将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78例BPH患者分为单纯性BPH组和BPH合并有高血压组两组,其中BPH组33例,BPH合并有高血压组45例。对两组患者的尿流率、残尿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尿发生率、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tPSS)评分、尿潴留次数及不稳定膀胱发生率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间在年龄、尿流率、残尿量、PSA、最大膀胱容量及最大逼尿肌压力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PH合并高血压患者在血尿发生率、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尿潴留次数及不稳定膀胱发生率指标上明显大于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前列腺增生的病例报道越来越多,高血压状态能够促进BPH的发生以及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78.
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区及巴楚县的鱼类进行寄生虫病原调查过程中,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和云斑(鱼回)(I. nebulosus)鳃部发现有单殖吸虫寄生,两种鱼所寄生的虫种形态基本一致,仅连接片形态稍有差异,通过形态学鉴定为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趋(鱼回)虫属(Ligictaluridus)的普氏趋(鱼回)虫(L.pricei)。为验证形态鉴定的准确性,扩增了寄生虫的28S rDNA序列,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鱼所寄生的单殖吸虫与普氏趋(鱼回)虫的相似度均达98%以上,在系统进化树中紧密聚为一支,置信度均为100;同时,两种虫与普氏趋(鱼回)虫间的遗传距离数值接近于零,表现出了很高的相似度和亲缘关系。因此根据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这两种鱼感染的是同一种寄生虫。研究结果可为新疆人工养殖(鱼回)科鱼类的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祁连山典型高山灌丛树干茎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ZW  Chen RS  Song YX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1975-1981
2010年6—10月,对祁连山中段托勒南山金露梅、高山柳、沙棘和鬼箭锦鸡儿灌丛树干茎流进行试验观测,研究了高山灌丛树干茎流特征,以及降雨和冠层结构对灌丛树干茎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灌丛产生树干茎流需要2.1mm的前期降雨量;金露梅、高山柳、沙棘和鬼箭锦鸡儿灌丛树干茎流率分别为3.4%、3.2%、8.0%和4.2%,树干茎流量与降雨量之间成显著正线性相关;随着雨量级的增加,树干茎流率呈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4种灌丛茎干集流率分别为59、30、110和49,树干茎流对根际区水分补给作用明显;灌丛树干茎流率与最大10min雨强(I10)呈指数关系,当I10>6.0mm·h-1时,高山柳和沙棘树干茎流率继续增大,而金露梅和高山柳树干茎流率趋于稳定;冠层结构对树干茎流的影响较复杂,相同降雨条件下,株高和投影面积是祁连山高山灌丛树干茎流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0.
植物寄生线虫的化学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虫的感器主要分布在头部和尾部,其中头感器是线虫体内主要的化学感器。感器能够分泌一些物质,这些分泌物与化学感受作用密切相关。化学趋性在线虫寻找食物、寻找配偶和个体间互作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植物寄生线虫的化学趋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寄主植物的趋性,二是对性信息素的应答。电生理学技术弥补了琼脂平板法对线虫行为学测试的局限性,为线虫对化学信息素应答的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方法。由于化学趋性在植物寄生线虫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为开发新的防治技术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就植物寄生线虫的感器、化学感受作用,电生理学分析和化学趋性在线虫防治上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