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567篇
  国内免费   12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要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联合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细胞质胸苷激酶(TK1)、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54例作为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49例作为卵巢良性肿瘤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MRI检测,并采集受试者血清检测HE4、TK1、CA199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检查联合血清HE4、TK1、CA199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效能。结果:卵巢癌MRI特点包括以下几点:①囊实性肿块;②形态不规则;③呈长T2/T1等信号;④病灶边界模糊;⑤增强扫描结果呈病灶显著强化;⑥腹膜转移者存在显著腹腔积液以及散在分布的结节状种植病灶。卵巢良性肿瘤MRI特点包括以下几点:①囊壁光滑;②呈长T1以及长T2信;③病灶边界清晰;④增强扫描结果提示病灶无强化/稍有强化。卵巢癌组血清HE4、TK1、CA199水平分别为(87.13±15.32)pmol/L、(2.15±0.13)pmol/L、(95.39±15.25)U/mL,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的(66.42±10.19)pmol/L、(0.85±0.20)pmol/L、(37.94±1.05)U/mL(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MRI检查联合血清HE4、TK1、CA199检测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面积均高于上述各项单独诊断。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HE4、TK1、CA199水平较高,MRI检查联合血清HE4、TK1、CA199检测诊断卵巢癌的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摘要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无症状子宫小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对照回顾性研究,将2011年03月至2018年03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入院行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无症状的子宫小肌瘤患者设置为治疗组,将同期未经任何治疗的门诊随访的无症状子宫小肌瘤患者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后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宫小肌瘤的体积较治疗前逐渐缩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对照组子宫小肌瘤的体积逐渐增大,并出现临床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24个月内的妊娠率分别为17.48%和8.42%,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孕龄期有生育要求的黏膜下或肌壁间的无症状子宫小肌瘤患者,可行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缩小病灶,维持子宫腔的正常形态,避免或延迟临床症状的出现,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53.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对于老年患者腹腔镜下全腹膜外(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影响,以促进该方法的临床使用。方法:2014年9月到2020年6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腹股沟疝老年患者1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LB组与对照组各9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麻,QLB组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QLB,记录两组镇痛与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12 h对比,两组术后24 h与36 h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QLB组术后12 h、24 h与36 h的疼痛VAS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LB组术后7 d的血肿、呼吸抑制、脏器损伤、腹股沟区包块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9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 %(P<0.05)。QLB组的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有效按压自控静脉镇痛泵次数、自控静脉镇痛泵累计用量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QLB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能提高镇痛与麻醉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4.
摘要 目的:研究3.0 T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价值及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OA患者80例纳入研究。根据K-L分级标准将膝关节OA患者分成轻度组(K-L分级为Ⅰ~Ⅱ级)32例,重度组(K-L分级为Ⅲ~Ⅴ级)48例。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0 T磁共振T2×mapping扫描,比较各组膝关节不同部位软骨T2值、WOMAC评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膝关节OA患者膝关节不同部位软骨T2值和WOMAC评分的关系。结果:重度组膝关节不同部位软骨T2值均高于轻度组以及对照组,且轻度组膝关节不同部位软骨T2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各项WOMAC评分及总分均高于轻度组以及对照组,且轻度组各项WOMAC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膝关节OA患者膝关节不同部位软骨T2值和各项WOMAC评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重度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高于轻度组以及对照组,且轻度组血清IL-1β、IL-18、TNF-α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3.0 T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膝关节OA的临床价值较高,且患者膝关节不同部位软骨T2值与WOMAC评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E成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我院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超声E成像、MR mDixon序列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以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杨氏模量值(ElastPQ)以及脂肪含量之间的差异,分析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ElastPQ以及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ALT、AST、TBIL、ALP、ElastPQ以及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ALT、AST、TBIL、ALP、ElastPQ以及脂肪含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TBIL、ALP、ElastPQ以及脂肪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以及轻度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ElastPQ以及脂肪含量呈正相关(P<0.05),ElastPQ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超声E成像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组织的受损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超声评分法及肾动脉阻力指数(RRI)对胎儿肾积水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将从2016年1月2019年1月经我院超声检查发现的孕晚期肾积水胎儿210例纳入研究,测定其肾实质厚度(RPT)、肾盂前后径(APD)以及肾盂肾盏形态,对上述各项超声检测指标进行评分,累计计算分值。此外,对所有胎儿的积水肾脏肾门部位的RRI值进行测定,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评分法与RRI值诊断胎儿肾积水预后类型的价值。结果:所有胎儿出生1年内分别行超声检查以及临床诊断,结果显示210例胎儿,共计420只肾脏,共发生285只肾积水,包括病理性肾积水84只(病理性组),非病理性肾积水201只(非病理性组)。病理性肾积水胎儿超声评分为13分的肾只数占比显著低于非病理性胎儿(P<0.05),而79分的肾只数占比显著高于非病理性胎儿(P<0.05)。病理性肾积水胎儿的平均RRI值为0.74±0.05,显著高于非病理性肾积水胎儿的0.6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63,P=0.000)。超声评分法与RRI联合诊断病理性肾积水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超声评分法或RRI单独诊断(P<0.05)。结论:超声评分法及RRI诊断对胎儿肾积水预后评价具有较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调查与分析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9年8月在本院妇产科临床初步诊断为输卵管不孕症患者12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ysterosalp ingography,HSG)与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记录诊断效果、不良反应,判断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发生原因。结果:在125例患者中,HSG诊断输卵管通畅33例,通而不畅72例,阻塞20例;四维超声造影诊断为输卵管通畅33例,通而不畅74例,阻塞18例。将HSG检查作为金标准,四维超声造影检查输卵管阻塞准确率93.6%,Kappa值=0.929(P<0.05),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共8例。四维超声造影检查期间发生的阴道少量出血、造影剂过敏、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显著低于HSG检查的13.6%(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产次、初潮年龄、孕次与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的假阳性与假阴性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产次、初潮年龄为导致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假阳性与假阴性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应用安全性也比较好,但是也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情况,合并糖尿病、产次、初潮年龄为导致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假阳性与假阴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技术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检查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83例卵巢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成恶性组40例与良性组43例,按照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恶性组分为转移亚组18例和未转移亚组22例。比较恶性组和良性组各项超声造影指标水平和血清CA12-5、CEA及HE-4水平,比较转移亚组和未转移亚组血清CA12-5、CEA及HE-4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技术联合血清CA12-5、CEA及HE-4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能效。分析血清CA12-5、CEA及HE-4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恶性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及增强速率均高于良性组,而增强时间短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血清CA12-5、CEA及HE-4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超声造影技术联合血清CA12-5、CEA及HE-4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47、0.96、0.93,高于超声造影技术单独检测或血清CA12-5、CEA及HE-4联合检测。转移亚组患者的血清CA12-5、CEA及HE-4水平均高于未转移亚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联合血清CA12-5、CEA及HE-4检查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较高,且联合检测血清CA12-5、CEA及HE-4水平有助于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孕症女性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阴道二维超声的诊断意义。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选择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陕西省人民医院诊治的不孕症女性患者9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记录成像质量与疼痛情况。以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为金标准,判断诊断价值。结果:检查过程中三维超声造影患者的疼痛评分高于二维超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造影的成像质量优良率为100.0 %(90/90),高于二维超声的93.3 %(84/9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0例患者中,三维超声造影判断为卵巢周围组织弥散1级59例,2级16例,3级10例,4级5例。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阴道二维超声判断为输卵管通畅55例,通而不畅25例,阻塞10例。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判断为输卵管通畅53例,通而不畅26例,阻塞11例,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阴道二维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为96.7 %(87/90)。结论: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联合阴道二维超声在不孕症女性的应用并不会增加患者疼痛,且能提高成像质量,也有利于合理评价与判断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  相似文献   
60.
摘要 目的:探讨与比较冠状动脉核磁共振(MR)血管成像和CT对可疑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2018年4月到2020年10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103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冠状动脉MRI血管成像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103例可疑冠心病患者随访到2021年4月1日,发生心血管不良终点事件23例(不良事件组),发生率为22.3%。不良事件组的MRI血管成像显示右冠状动脉血管长度与内径都低于非不良事件组(P<0.05)。不良事件组的CT显示斑块率、斑块性质等与非不良事件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位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斑块性质、斑块率、右冠状动脉血管长度与内径都为导致心血管不良终点事件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冠状动脉MRI血管成像和CT都可有效预测可疑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能满足临床诊断可疑冠心病与预测预后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