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9篇
  免费   836篇
  国内免费   2651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针对目前植物生理学教材中很少提及的C3-C4中间型植物,从概念、主要特征及研究价值方面作基本介绍,为课程讲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对南阳市祖籍河南汉族400例正常人7项不对称行为进行调查.结果:1)河南汉族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类型和优势眼的右型率分别为:71.25%、93.00%、43.50%、82.00%、91.25%、62.25%、63.25%.除叠腿外其他6种不对称行为的出现率男女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2)与国内其他族群比较,河南汉族扣手、叠腿、起步类型右型率处于较高水平,利手、利足、优势眼右型率处于中等水平,叠臂右型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3)利手、利足、扣手两两性状间,利手与叠腿、利足与优势眼性状间具有相关性,右型-右型率显著高于左型-左型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稳定表达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CK1)转录水平的影响,并分析HCV CORE调控PCK1转录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阐明HCV感染致2型糖尿病机理的探讨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反转录病毒表达系统构建稳定表达HCV CORE的Huh7-lunet-core细胞系。采用Real-time PCR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Huh7-lunet-core细胞系中PCK1、FOXO1以及PGC-1α转录水平变化,并结合Western blot分析FOXO1的活性变化。【结果】HCV CORE的稳定表达显著增强PCK1的转录水平,HCV CORE不影响FOXO1的转录和表达水平,但降低FOXO1的磷酸化水平,激活了FOXO1的转录活性,并增强PGC-1α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HCV CORE在Huh7-lunet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激活FOXO1的转录活性,并与PGC-1α协同作用,上调PCK1的转录,从而导致肝糖异生过度发生,对HCV CORE调控PCK1转录的分子机制的揭示可能为HCV感染相关的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94.
早幼粒白血病蛋白核体(promyelocytic leukaemia nuclear bodies,PML-NBs)是哺乳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动态的细胞核亚结构,参与DNA损伤与修复、细胞衰老与凋亡、基因表达调控以及肿瘤发生与抑制等多种重要的细胞活动。研究表明,PML-NBs也是多种病毒入侵细胞的作用靶点。PML-NBs通过介导细胞固有免疫反应或者作为细胞干扰素信号通路元件参与宿主细胞的抗病毒防御活动。该文以几种DNA和RNA病毒为例,综述了在病毒感染过程中PML-NBs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的功能意义,从而揭示PML-NBs在抵御病毒感染和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运用病毒单分子实时示踪(Single-virus Tracking)这一新技术深入研究PML-NBs在病毒感染中作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选择空腹血糖值(FPG)在正常范围内(3.20 mmol/L≤FPG<5.50 mmol/L)的中老年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60只,高能量膳食诱导12个月后,将其分为正常血糖组和诱高血糖组(FPG≥5.50 mmol/L)。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组中36个糖尿病相关基因在诱导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中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能量膳食诱导后,诱高血糖组FPG和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而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分组无显著相关性(P>0.05)。基因表达水平上,诱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均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肝糖原磷酸化酶基因(PYGL)、水通道蛋白基因(AQP2)等19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在高能量膳食诱导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一致,但诱高血糖组的mRNA表达量变化大,且三磷酸腺苷柠檬酸裂解酶(ACLY)、选择素L(SELL)、突触相关蛋白23(SNAP23)、突触融合蛋白(STX4)这4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仅在诱高血糖组高能量膳食诱导前后呈差异表达(P<0.05)。  相似文献   
996.
鲫( Carassius auratus)是洞庭湖水系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为了解洞庭湖水系野鲫的细胞遗传背景,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对沅水和澧水采集的野鲫样本逐一进行肾细胞染色体制片及组型分析.结果发现,在两条河流的野鲫群体中均检测出染色体数为100和基本染色体数为150的两种不同倍性个体,其中,两条河流染色体数为100的二倍体鲫组型公式为2N=28M+ 22SM+ 28ST +22T,NF=150;基本染色体数为150的三倍体鲫组型公式为3N =42M +33SM +42ST +33T,NF=225.在沅水和澧水不同采样点随机采集的共100尾野鲫中,检测出的三倍体比例(85%)远高于二倍体(15%),且二倍体与三倍体鲫个体在形态特征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种不同倍性鲫在同一水体的共存对于鲫的遗传进化与选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二倍体鲫种群的大量减少,则提示我们应该从染色体组遗传多样性角度加强对洞庭湖水系二倍体野鲫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7.
EV71感染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足口病在世界多个地区,尤其是亚洲爆发并流行,且其感染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危害十分严重。肠道病毒71(Enterovirus 71,EV71)是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以感染婴幼儿为主,其感染常伴随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可导致儿童死亡。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抗病毒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为EV71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对EV71病毒学特点及抗EV71药物的筛选、疫苗开发、RNA干扰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途径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分泌性蛋白Pgp3的免疫保护效果,分析其可能的保护机制,以确定Pgp3蛋白疫苗在Ct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泌性蛋白Pgp3经滴鼻或肌注途径免疫雌性Balb/c小鼠,免疫60 d后,阴道接种鼠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建立生殖道感染动物模型,在该模型中评价Pgp3蛋白疫苗抗Cm感染的保护效果,并探讨其机制。【结果】滴鼻或肌注免疫后,小鼠血清及生殖道中检测到了特异性抗体;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IL-17及IL-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滴鼻免疫组IFN-γ水平升高较肌注组更显著(P<0.05);Pgp3蛋白滴鼻免疫组小鼠经Cm生殖道感染后,阴道带菌时间明显缩短,输卵管病理改变轻而肌注免疫组其保护作用不明显。【结论】Pgp3蛋白经滴鼻免疫可有效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抗Cm保护效应。其可能的免疫保护机制与诱导Th1型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及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有关,提示Pgp3蛋白疫苗具有潜在的疫苗研究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99.
赵莉  周洁  高诚  胡建华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8):1120-1126
【目的】摸索鸡肝癌细胞系(LMH)培养条件,并采用LMH细胞系对Ⅰ型禽腺病毒AV208株(FAVⅠ-AV208)进行增殖规律的研究。【方法】细胞以不同血清浓度培养并以不同接种比例传代。观察最佳感染复数下的细胞病变和病毒增殖情况,并研究病毒接种物浓度与蚀斑形成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LMH细胞系的最适培养条件为,以10%FBS的培养基以1:5比例传代培养。FAVⅠ-AV208毒株可以在LMH细胞中良好增殖并达到较高的滴度(107.5TCID50/0.1 mL)。在最佳感染复数(MOI)为0.01时,72 h细胞即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特征为细胞变大变圆,集聚成不规则的葡萄串状。病毒接种物浓度与蚀斑形成数量间呈线性相关。【结论】LMH细胞是FAVⅠ较合适的病毒培养系统,为研制禽腺病毒重组疫苗提供了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uis 2)野毒株05ZYH33的srtBCD菌毛岛菌毛亚蛋白SSU2100的免疫保护性作用。【方法】通过PCR扩增出SSU2100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入E.coli BL21感受态中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SSU2100蛋白的免疫原性,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多抗血清的效价及IgG亚型,研究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在原核系统成功表达出了SSU2100蛋白;ELISA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够刺激小鼠产生高效价的免疫抗体;动物实验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结论】菌毛亚蛋白SSU2100可以作为S.suis 2亚单位疫苗的候选分子,为系统地阐释srtBCD菌毛岛在S.suis 2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