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粘虫高龄幼虫对转Bt基因玉米的消化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用重量法研究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高龄幼虫对转Bt基因玉米MON810和Bt11叶片的消化和利用,以明确Bt玉米对暴食期幼虫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测定的5天中,取食MON810和Bt11两种Bt玉米叶片时,幼虫存活率和取食量均显著低于各自的对照组幼虫,取食Bt玉米叶片的幼虫体重呈下降趋势,第3 天时分别比第2 天减少12.2 mg 和7.4 mg,而取食对照玉米叶片时的幼虫日增重显著的高于处理组的幼虫,第3 天的日增重分别为100.4 mg 和119.9 mg。取食Bt玉米叶片的幼虫对食物的转化率(ECI和ECD)均为负值,在最初4 天的ECI和ECD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幼虫,但取食两种非Bt玉米叶片的幼虫的近似消化率(AD) 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取食第5 天分别为20.6 %和15.1 %;而取食MON810和Bt11叶片时幼虫的AD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幼虫。  相似文献   
162.
影响棉蚜种群数量的优势种天敌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对1983、1984、1986、1988、1994和1995年6年棉花铃期以前棉蚜种群数量与其天敌种群数量以及各种天敌的捕食量,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研究天敌的日捕食总量和棉蚜种群数量的追随关系,并分析各种天敌与理想优势种天敌之间的联系程度,结果表明,龟纹瓢虫是棉蚜的主要天敌,其次是大草蛉,第三是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  相似文献   
163.
江苏省仓贮害虫的种类及分布(一)鞘翅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卢祥云  韩曜平 《四川动物》1999,18(4):168-179
江苏省仓贮鞘翅目害虫共有77 种, 分属22 科54 属, 其中20 种为江苏省新记录。并对该目害虫在江苏省的分布、种类组成及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4.
作者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法测定草食性鱼类天然食料(七种水生高等植物)的生化成分和能值。在实验室特定条件下测定了草鱼和团头鲂的系列体重组对七种水生高等植物的最大摄食量和消化率。1.七种水生高等植物的生化成分的含量和能值的分析结果表明,菹草、黄丝草、聚草、苦草、小茨草、轮叶黑藻和紫背浮萍的水分百分含量范围为80.85—92.72%、蛋白质为1.69—4.96%、脂肪为0.35—1.09%、灰分为0.98—2.6%、纤维素为0.66—2.17%、无氮浸出物为2.3—9.95%。七种水生植物的蛋白质均含有常见十七种氨基酸,包括鱼体必需氨基酸九种和非必需氨基酸八种。其中菹草的氨基酸含量最高(36.63mg/g 湿重)、苦草最低(12.92mg/g 湿重);菹草的能值最高(3.36KJ/g 湿重)、小茨藻最低(1.28KJ/g 湿重)。2.草鱼、团头鲂对七种水生植物的最大摄食量(Y,g/24h)及消化率(Y,%)与鱼体重(X,g)相关显著,关系式为 Y=aX~b。从结果表明,随着鱼体重的增加,鱼对七种食料的相对摄食量下降(绝对摄食量上升),消化率提高。草鱼的最大摄食量一般比团头鲂高,而消化率一般比团头鲂低。    相似文献   
165.
反刍动物取食量及其调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化鹏  马建章 《兽类学报》1997,17(4):292-300
反刍动物取食量受动物因素、环境因素和植物因素的影响。取食量的估计可基于5个途径:饲料生物量或动物体重的短期变化; 食道或瘤胃瘘管技术; 食口计数法; 日粪便排出量和消化率的测定; 双链烷技术。取食量的调控机制极为复杂, 任何单因子都很难给予完全的解释。多因子途径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中枢神经系统应当作为探索这一课题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从生理学、解剖学或行为学的途径, 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和来自动物体内环境各种信号间的联系, 并且探索建立这种联系的巧妙机制以及这种机制是如何在短期和长期的条件下对取食量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166.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锡林郭勒盟研究了贮草期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采食距离及集群数量对采食量的影响。通过人为设置布氏田鼠洞群家族成员数量和采食距离,采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采食材料,测定了秋季自由生活状态下,采食距离为5~30 m范围内、每个洞群布氏田鼠数为3~11只范围内,布氏田鼠单次采食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食距离和家族成员数量对布氏田鼠单次采食量没有明显影响,采食距离和家族成员数量之间也不存在交互作用。布氏田鼠单次搬运麦粒数量平均为8.0粒/次,这可能与田鼠的搬运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7.
刘鑫  王琪  黄萍  刘作华  齐仁立 《微生物学报》2022,62(10):3696-3708
人和动物的食欲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激素的协同调控。近年来,一些研究指出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变化通过多重途径影响宿主的食欲。肠道细菌分泌和产生的大量功能性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次级胆汁酸和氨基酸衍生物等是其发挥调控作用的重要媒介物质。此外,肠道菌群还能够影响消化系统营养感知、肠迷走神经信号投递、肠道激素分泌等,这些也都会参与食欲和进食调节。在明确细菌调控食欲的作用机制后靶向调控和重组肠道微生物可能是改善宿主食欲的一种新策略,有助于厌食症、暴食症等相关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68.
产于海拔700m地区的猕猴桃果实在相同的贮藏条件下比海拔100m地区的果实耐贮2-3个月,这与高海拔地区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有关。果皮的组织解剖表明,高海拔地区果实的果皮木栓组织一般5-7个细胞层,低海拔地区的一般4-5个细胞层。  相似文献   
169.
莲草直胸跳甲是恶性入侵杂草喜旱莲子草的有效天敌。为探明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繁育的适宜温度条件和卵的低温冷藏适期,本文研究了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在25、27、30、32、35℃下的存活、取食和产卵特性及卵在15℃下冷藏不同时期的孵化率。结果表明:在25~35℃,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的生存曲线差异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雌雄成虫寿命呈缩短趋势,表现为25℃>32℃>35℃;但27和30℃的生存曲线与25和32℃差异均不显著。温度对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的取食量和产卵量均有显著影响,在25~35℃,随着温度的升高,跳甲的取食量和产卵量呈下降趋势;成虫期取食量、日均产卵量和世代产卵量表现为25℃>27℃、30℃>32℃>35℃;成虫期取食量和世代产卵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0。将莲草直胸跳甲卵在15℃下冷藏1~10d后转移至25℃,其孵化率均可达100%,但孵化进度则有差异,孵化高峰期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而提前。与未经冷藏的卵(对照)相比,在15℃下冷藏1d,莲草直胸跳甲卵的始孵化日提前1d,但高峰期不变,均在第5天;在15℃下冷藏4、7和10d后,其孵化高峰期分别较对照提前1、2和3d。可见,在25~35℃时,25℃是莲草直胸...  相似文献   
170.
为了明确福寿螺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进一步掌握其可能的危害及入侵暴发机制,对稻田水域及周边的24科43种植物进行了室外取食试验,分别在取食后3、5d对受试样品及成螺称重,比较其无选择条件下的取食偏好性及其对成螺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寿螺对受试的24科43种植物(样品)的根、茎、叶、果实以及块根(茎)均能取食,对水生(湿生)和陆生植物没有偏好性;在取食过程中,优先取食细嫩的植株和部分,硬老部分需经水浸泡软化后才能被取食;辣椒、苦瓜等果实的辣苦味对福寿螺无驱避作用;取食率与体重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取食越多生长越快;但体重与植物的总酚含量呈负相关。福寿螺的广食性、取食量、植物总酚含量、植物丰盛度等种群和生态系统特征是影响其快速扩散的重要原因,同时可以借助福寿螺对植物的不同利用类型防范其扩散和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