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东湖的鲢(Hypophthalmichthy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在天然条件下摄食强度具季节性变化。摄食强度高峰处于夏季,低谷处于冬季。在实验条件下,按周年采样期间水温变化范围,测定鱼的肠管排空率。食物通过鱼肠管时间(Y_p—h)与水温(X_t—℃)的关系为: 鲢Y_p=270.63 X_t~(0.6408) 鳙Y_p=280.46 X_t~(0.6642) 根据修正后Bajkov公式(D=C (24.A)/n),估算鱼的日粮。鱼日粮(Y_D)与水温(X_t)关系为: 鲢Y_D=0.2683e~(0.1503X_t) 鳙Y_D=0.0075X_t~(2.2715) 计算鱼在天然条件下周年月粮及年粮。鲢、鳙对天然饵料年消耗量分别为18.924公斤及17.39公斤,饵料系数分别为18.02及13.38。  相似文献   
2.
3.
鲢鳙对鱼粪消化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鱼粪代表天然水体中有机碎屑,研究鲢、鳙对鱼粪的消化利用,并评价有机碎屑在鲢、鳙营养中的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水温30℃,溶氧6毫克/升以上,pH7—8,光照度2800lx),收集鲢、鳙摄食微囊藻后排出的粪作为试验用饲料。在限制摄食量的条件下,测定鱼对鱼粪的消化率及研究鱼粪对鲢、鳙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是:(1)鲢、鳙对鱼粪中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8.54±9.53%及68.57±8.98%。其中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74.49±7.96%及80.41±9.02%,脂肪消化率分别为90.23±15.33%及84.24±6.96%,碳水化合物分别为49.14±20.67%及60.36±11.29%;(2)经10天饲养,鲢、鳙体重增重率分别为6.25±3.46%及7.80±3.18%。根据鱼粪的营养价值及鲢、鳙对鱼粪的能量转化率,表明鲢、鳙鱼粪在鲢、鳙营养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测定鲢(Hypophthalmichthy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鱼种在天然条件下肠管饱满度指数与水温及溶解氧的关系,在实验条件下鱼的排空率。根据修正后的Bajkov公式(D=C24·A/n)估计鱼的日摄食量。两种鱼在天然条件下具昼夜摄食节律,它们的摄食高峰在下午16—19时,低谷在清晨4—7时。鲢日粮为其体重12.81—23.08%;鳙为8.91—14.63%。它们的摄食强度随溶解氧的升高而加强,反之则下降。  相似文献   
5.
前言鲤鱼(Cyprinus carpio L.)在我国鱼类养殖事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大跃进以来,1959年春天全国水产工作会议以后,在鱼类养殖战线上,以鲤鱼为网,掀起了一个群众性人工孵化高潮。当时,我们洪湖实习队协助公社各养殖场也展开了这项工作。与此同时,为配合人工孵化而进行了一系列的科研活动;鲤鱼胚胎发育的观察就是其中的一项。国外对于鲤鱼的胚胎发育观察研究资颇为丰富。尤以苏联更为细致深入。作者对于我国的资料,尚未查到,也许有人做过,但未发表。为此,现将作者之初步观察报告整理发表,以供参考。由于作者知识贫乏,加之在进行这项工作吋,受到设备条件的限制,因而差错难免,敬请读者指教,以表感谢。  相似文献   
6.
7.
在雀形目鸟类系统分类和进化研究中,鸣声有重要作用。褐鹛属(Fulvetta)是近年从雀鹛类(Alcippe)独立的属,其鸣声特征及种间差异尚缺乏定量研究。我们于2016至2022年在野外录制了该属7种463只个体的鸣声,包括棕头雀鹛(F. ruficapilla,n=64)、褐头雀鹛(F. manipurensis,n=71)、白眉雀鹛(F. vinipectus,n=124)、中华雀鹛(F. striaticollis,n=64)、路氏雀鹛(F. ludlowi,n=33)、灰头雀鹛(F. cinereiceps,n=84)和玉山雀鹛(F. formosana,n=23)。基于野外行为观察,将鸣声区分为鸣叫和鸣唱,并将鸣叫分为联络鸣叫、呼唤鸣叫、报警鸣叫及觅食鸣叫4种类型。对鸣唱的声谱图进行人工检视,划分为1~8种鸣唱型。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比较鸣声参数种间差异,显示最高频率、最低频率、峰频率、句子持续时间、频率宽度、平均熵6个参数在该属7种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将7种褐鹛鸣声特征的马氏距离与种间遗传距离进行Mantel检验,表明鸣唱特征与种间遗传距离呈正相关(r=0.51...  相似文献   
8.
白鱀豚(Lipotes vextllifer Miller)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淡水鲸类。在学术上有特殊的重要价值。在五十年至七十年代,周开亚等曾作过白鱀豚的形态解剖及地理分布的一些零星报道。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对白鱀豚的形态解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物学特征以及组织学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发表了有关研究报告(陈佩薰等1980,1985;刘仁俊等1980;林克杰等1985;李钟杰1985)。但至今还未见到有  相似文献   
9.
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的氮、磷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我们研究了鲢、鳙在停食状况下氮、磷的排泄量及在有鱼及无鱼的水环境中鱼类及微囊藻的氮、磷释放率。结合有关参数进行换算,从量的方面评价了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所起作用:①鲢、鳙摄食过程加速了水体氮、磷释放进程(有鱼水体氮、磷释放率分别为无鱼水体的1.88和1.41倍),但其释放量(粪便的氮、磷释放量分别为水体氮、磷总含量的11.45%和3.4%)不足以左右东湖水体初级生产量的变动;②鲢、鳙摄食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对初级生产量的利用率,而另一方面却通过鱼体积贮从水体中移出大量氮(52.20吨)、磷(11.36吨),分别占水体浮游物总氮、磷的3.01%和5.28%;③鲢、鳙大量摄食浮游动物,降低了被摄食种群的密度,缩短被摄食种群生物量周转期(1982年被摄食种群的生产量为1981年的1.05倍,鲢、鳙放养量为1981年的7倍;这两年鱼摄食量分别占其被摄食种群产量的31.73%及0.63%,被摄食种群的ρ/B系数分别为67.92及48.01);这样水体中浮游动物产量的相对稳定,也就促使浮游植物产量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0.
用氯仿-甲醇抽提法测定鱼体脂肪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脂肪含量的测定,是鱼类能量学及营养学的重要环节。目前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用氯仿一甲醇(2:1)混合液(下面简称C-M液)抽提。这一方法的基本步骤见图1。不同研究者采用的具体步骤有所差异。如崔奕波引用的方法系将样品用C-M液匀浆后直接离心,而Hopkins等对样品不匀浆,仅用C-M液浸泡半小时后离心。这一方法最初是用于医学检验;在生态学研究中。常需要测定大量样品,故方法的简化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抽提步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期对原方法进行简化;同时将C-M抽提法与我国常用的索氏乙醚抽提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