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目的系统评价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联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创建至2014年12月)中关于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VV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RCT,包括2 4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VVC效果优于对照组[OR=2.43,95%CI(1.98,2.98),P0.000 01]。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VVC有效,安全性高。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质量不统一,本结论尚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RCT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以实验室保藏的具有良好加工特性的20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表面疏水性、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黏附性以及对脾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效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微生物粘着碳氢化合物法(bacteria adhesion to hydrocarbons,BATH)测定乳酸菌细胞表面疏水性;采用革兰染色法评价乳酸菌的黏附性能;采用4-甲基偶氮唑盐(MTT)染色法检测脾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采用试剂盒测定脾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菌株LV108、N4和XJH301的表面疏水性高于其他菌株(F=221.9680,P=0.0000),分别为54%、47%和44%,同时这3株菌对细胞的黏附菌数也高,均大于14个/细胞;菌株LV108可以显著诱导脾细胞增殖(F=125.0430,P=0.0000)和提高TNF-α和IL-2的释放量;菌株LV108可以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提高NO分泌水平(F=101.0030,P=0.0000)。结论菌株LV108具有高黏附性能,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及调节细胞因子分泌发挥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笼养蛋鸡盲肠中的优良乳酸菌进行筛选、鉴定,并饲喂肉雏鸡,研究同源乳酸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生长、产酸曲线,耐酸耐胆盐测定及16SrDNA分子鉴定,对实验乳酸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1日龄健康肉公雏鸡180只,随机分成3组。试验组Ⅰ: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基础饲粮+0.01%黄霉素;试验组Ⅲ:基础饲粮+0.2%CCL30菌制剂。饲喂28d,研究乳酸菌制剂对肉仔鸡的促生长特性。结果从鸡盲肠中分离的乳酸菌CCL30生长迅速、产酸能力强、耐酸耐胆盐消化,鉴定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植物乳杆菌)。雏鸡饲养实验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可提高肉雏鸡日增重,显著降低饲料转化率,与抗生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乳酸菌制剂能显著增加盲肠内乳酸菌的数量,有效抑制盲肠内大肠埃希菌的繁殖(P0.05)。结论同源乳酸菌制剂对肉雏鸡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有同于抗生素的抑菌作用,且乳酸菌制剂具有安全优势,可替代抗生素作为鸡用微生态制剂应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因其高效、高通量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药物学等研究领域。本文概述了代谢组学的分离和检测技术,综述了代谢组学在乳酸菌鉴定、发酵调控、肠道菌群研究等方面中的应用,对代谢组学在乳酸菌研究中潜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期望为代谢组学在食品工业微生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从乳酸菌群含量丰富的动物肠道中筛选具有黄曲霉毒素B1(AFB1)脱毒应用前景的乳酸菌种。【方法】通过设计脱毒乳酸菌种特异性富集分离培养基,从肉鸡肠道粪便中筛选具有AFB1脱毒能力的微生物菌种,对脱毒菌种进行脱毒机理初步分析,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系统发育学方法,鉴定脱毒菌种的系统分类学地位。【结果】脱毒菌株LAB-10经脱毒机理及降解能力测试分析,初步确定其AFB1的脱毒机理为生物降解作用,菌株LAB-10对14μg/L浓度AFB1在48 h的降解率为63.4%。形态学、生理生化及系统发育学研究结果表明,菌株LAB-10系统分类学地位为乳酸杆菌属的发酵乳杆菌。【结论】发酵乳杆菌LAB-10属于益生菌群,生物安全性高,该菌株在黄曲霉毒素降解测试培养基中显示出显著的AFB1降解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7.
广西传统发酵米粉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传统米粉发酵液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获得6株纯培养优势菌株。通过形态学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中4株乳酸菌属于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另外2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这2种乳酸菌均为对人类及动物安全的益生菌,该结果将为传统发酵米粉中有益微生物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8.
以实验室保存的经过低温混合诱导的乳酸菌菌株Q1-4-6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及产酸情况,研究其在低温条件下对于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以期为工业大规模生产提供数据参考。低温条件下通过研究碳源对菌株生长及产酸的影响发现,麦芽糖和乳糖对于菌株的生长及产酸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菌株在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而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3种氮源对于菌株生长的差异不显著,以酵母膏为氮源的菌株生长略好于其他2种。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于菌株生长有不同影响,Zn2+的促生长作用略高于Fe2+,Zn2+浓度越低,菌株生长越好,高浓度的Zn2+则对菌株生长有抑制作用。Fe2+浓度为0.5 g/L时,菌株生长最好,Fe2+浓度过高或过低对于菌株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根据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鉴定为棉籽糖肠球菌(Enterococcus raffinosus)。  相似文献   
109.
概述了乳酸菌的定义、特征、营养和保健功能,较为详细、全面的介绍了乳酸菌在乳制品加工、果蔬发酵、酿造工业及肉制品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10.
苜蓿青贮用乳酸菌复合系Al2的组成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苜蓿是高蛋白的饲料作物,青贮是保存青草过冬的主要手段,但苜蓿是难青贮的作物,添加乳酸菌制剂是解决苜蓿青贮难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室通过连续的限制性培养筛选到苜蓿青贮用乳酸菌复合系Al2,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平板分离及建立16S rDNA克隆文库3种手段相结合分析Al2的组成多样性,确认Al2复合菌系由7株菌组成,全部属于Lactobacillus。其中3株菌Al2-1i,Al2-2i,Al2-3i通过平板分离得到,分别属于L.plantarum(99.9%)、L.kimchii(99.4%)、L.farciminis(100%)。在Al2复合菌系的16S rDNA克隆文库中,上述7种菌的组成比例分别为55.21%、19.79%、14.58%、3.13%、3.13%、3.13%、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