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寄生植物锁阳茎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锁阳茎的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以及在基本分生组织中呈波浪式环状排列的原形成层束组成。茎的增粗是由于呈波浪式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其“波浪”上下幅度逐渐增大,即从“浪”的基部到“浪”顶端维管束数目由4个逐渐增加到10-12个。维管束数目不断增加是由于:(1)由髓射线薄壁细胞反分化产生分生组织束,分生组织束活动产生新的维管束;(2)维管束中分化出一列或几列薄壁细胞,导致该维管束被分化出的薄壁细胞分成2-3个独立的维管束。  相似文献   
22.
兰花蕉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兰花蕉花梗的维管束分散排列.子房基部的维管束排成两部分,外方为一轮大维管束环,中央为分散排列的小维管束区。前者的纸管束进入子房壁,后者进入子房的中轴,形成股座纸管束;及至延长都以后,股座维管束逐渐消失.子房壁上的维管束较易识别的有心皮背束、心皮背束伴束和隔膜束.三束心皮背束经延长部最终进入花柱和柱头.心皮背束指心皮背束务与其紧靠的大维管束,三枚心皮背束伴束最终分别进入三枚外轮雄蓝.三枚隔膜束中远轴面的两枚分别进入两校内轮雄蕊,而近轴面的一枚伴随着第六枚雄蓝的缺失最后进入唇瓣中央.子房壁其余的维管束进入延长部后,先向外分出一轮纸管束进入花幕,余下的中央部分排成一轮心形的线管来环.该环远轴面的维管束分为两半分别进入两枚侧生花瓣;近轴面即心形凹陷一侧初为两轮即外轮大的维管束与内轮小的维管束,后排成一轮并与近轴面的隔膜束一同进入唇瓣.兰花蕉的唇瓣既为花瓣成员,又含一枚缺失的雄蓝维管束,与姜目已报道的只来自退化雄蕊的竹芋科的兜状结构和美人蕉科、姜科、闭鞘姜科的唇瓣有明显区别.在旅人蕉科尚未有研究资料的情况下,作者根据已有资料,对姜目雄蕊维管束系统来源和结构进行比较,初步认为在姜目的系统演化上,兰花蕉科与芭蕉料更近.  相似文献   
23.
沙枣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枣的花蜜腺位于花柱基部的筒状花盘上,属花盘蜜腺,其蜜腺位于花盘外方,由分履表皮和产蜜组织组成。分泌表皮具有角质层和变态的气孔器。产蜜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其液泡和淀粉粒都随着蜜腺的发育呈现一定的消长规律,最后形成的蜜汁由盘状蜜腺表面的气孔泌出。  相似文献   
24.
申宝忠教授     
《生物磁学》2010,(8):F0002-F0002
申宝忠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分院副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影像研究所所长,哈医大四院医学影像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享受省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龙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获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杰出业绩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奖励。  相似文献   
25.
人物简介     
《生物磁学》2010,(9):F0002-F0002
申宝忠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分院副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影像研究所所长,哈医大四院医学影像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26.
<正>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在生物新课程实施中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教学中要"用活"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  相似文献   
27.
陈烈平 《生命世界》2010,(7):104-106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活动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的感受也不断在深入和  相似文献   
28.
耿寿梅 《生命世界》2010,(2):108-109
“导”和“动”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以导情、导察、导思、导议、导行带动学生的动情、动眼、动脑、动口、动手。 1.导情与动情 导情即创设情景。新课之前,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如以扣人心弦的故事、逼真的教具、形象的语言等来引导学生,刺激学生大脑兴奋点,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29.
扁桃幼果发育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扁桃品种‘纸皮’为研究对象,观察测定了扁桃幼果生长发育动态,并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扁桃幼果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扁桃幼果鲜重、体积及果径增长均呈单“S”曲线。大体可分为3个生长时期,增长速率为:第Ⅱ期>第I期>第Ⅲ期。扁桃果实由单心皮上位子房发育而成,边缘胎座,横生胚珠。果皮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构成:外果皮是一种复合结构,由表皮毛和表皮细胞组成;中果皮主要是由薄壁细胞和分布其中的维管束组成;内果皮也有丰富的维管束组织分布,其木质化顺序由外向内。中果皮细胞分裂终止早于内果皮。  相似文献   
30.
《生物学杂志》2011,(2):115-F0002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前身为基础部,始建于1976年,2000年6月正式更名为基础医学院。现有12个教研室(药理学、免疫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核医学、化学),4个教学中心实验室(形态、机能、病免与免疫、综合)、8个研究所(中心)(基础医学研究所、天然药物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病理与法学研究所、临床与病毒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放射医学研究所、过敏与免疫研究中心)。有3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中央地方共建基础课实验室和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