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工厂氯气对接骨草叶片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气对植物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Brennan等,1965、1966;Hindawi,1970;Miller等,1940;Stout,1932;Zimmermen,1949),但关于氯气对叶片影响的组织学研究却较少,国内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刚开展(王焕校等,1980;秦慧贞等,1980)。我们从1980年起,开展了工厂氯气对接骨草(Gendarussa vulgaris Nees)叶片组织影响的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形态、分类与生态资料补记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作者对外来杂草薇甘菊在我国的出现曾作过简单的报道[1]。现进一步对它的形态特征、分类鉴定和生态特性作较详细的介绍,以期能为研究薇甘菊防治和可能的利用提供基本资料。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此属全世界约430种,主产热带美洲,我国原产的仅有假泽兰(Mikania cordata(Burm. f.) B. L. Robinson) 1种。薇甘菊原产中、南美洲。作为外来杂草,早在1919年便已在香港出现(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标本室标本记录);1984年在我国大陆深圳已采到它的标…  相似文献   
4.
外来杂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在我国的出现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尼(Mikania)植物,原产中、南美洲,现已扩散至南亚、东南亚许多国家;亦广泛出现在太平洋地区;大洋洲见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的昆士兰洲北部亦已发现它的踪影.由于它生长极其迅速,故外国人称呼它为: Mileu-a-minute weed(一分钟一英里的杂草). 薇甘菊这一植物名字,过去鲜为人知。近年来,由于这一外来杂草对广东沿海一些岛屿与近海城市的树木造成危害,以至近日成为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薇甘菊究竟是哪种植物?它的拉丁学名是什么?这在学术界仍比较陌生,…  相似文献   
5.
6.
大鹤望兰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鹤望兰梗横切面近三角形,花梗的维管束分散公布在基本组织内。室下区的维管束大致排列三两部分,外方为一到两环维管束组成的外维管束环,中央为分散排列的中央维管束区。前者的维管束进入子房避讳,后者的维管束进入子房的中轴,形成从维管束。至延长部后,胎座维管束逐渐消失。子房壁上的维管束较易识别的有心皮背束、心成背束伴束和隔膜束。3束心皮背束经处长部最终进入花柱。3枚心皮背束伴束最终分别进入一枚12上轮雄蕊。  相似文献   
7.
详细研究了托叶铁科两属的2种代表植物Stangeria eriopus和Bowenia serrulata的羽片脉序和羽片解剖学,两个属在气孔器特征与不具副传输组织方面极为相似。而在气孔的分布,羽片脉序式样与叶缘形态,粘液道的有无,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的分化。工字厚壁组织与表皮细胞垂周壁特征方面则有较大的差异。将这些特征与苏铁科和泽米铁科作了比较,并讨论了这些特征在系统学上的意义。研究结果支持Stevenson(1992)将该科分为两亚科以及托叶铁科是介入苏铁科与泽米铁科之间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红蕉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蕉花单性、同株 ,雄花与雌花花梗部的维管束均可分为外环维管束、中环维管束及中央维管束区。雌花外环维管束逐渐外移 ,并分支、变小、数目增多 ,至子房室区中部时几乎贴近表皮 ;中环维管束与外环维管束形态基本相似、稍大 ,至延长部中上部时与外环维管束合成一轮 ,最后进入花被片 ,成为花被维管束系统 ;中央维管束区在花梗部时排列为六组 ,组间有一些小的维管束分布。在室下区 ,近轴面隔膜维管束组消失 ,至子房室区基部时 (室下区 )其它五组逐渐聚集成明显五束 ;而组间的小维管束向中央聚拢 ,于子房室区基部时排列成环形 ,接着进入子房室中轴成为胎座维管束 ,随后束形变小 ,且随子房室的变小而外移 ,经延长部最后进入花柱 ,与心皮背束内方的三枚分支一起成为花柱维管束系统。三束心皮背束延伸至延长部时均分裂为内、外两支 ,三枚外方的分支进入三枚外轮雄蕊。两束远轴面隔膜束进入两枚内轮雄蕊。雄花与雌花的维管束系统基本相似 ,差异主要在雄花无子房室区及中轴的胎座维管束消失。  相似文献   
9.
兰花蕉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花蕉花梗的维管束分散排列.子房基部的维管束排成两部分,外方为一轮大维管束环,中央为分散排列的小维管束区。前者的纸管束进入子房壁,后者进入子房的中轴,形成股座纸管束;及至延长都以后,股座维管束逐渐消失.子房壁上的维管束较易识别的有心皮背束、心皮背束伴束和隔膜束.三束心皮背束经延长部最终进入花柱和柱头.心皮背束指心皮背束务与其紧靠的大维管束,三枚心皮背束伴束最终分别进入三枚外轮雄蓝.三枚隔膜束中远轴面的两枚分别进入两校内轮雄蕊,而近轴面的一枚伴随着第六枚雄蓝的缺失最后进入唇瓣中央.子房壁其余的维管束进入延长部后,先向外分出一轮纸管束进入花幕,余下的中央部分排成一轮心形的线管来环.该环远轴面的维管束分为两半分别进入两枚侧生花瓣;近轴面即心形凹陷一侧初为两轮即外轮大的维管束与内轮小的维管束,后排成一轮并与近轴面的隔膜束一同进入唇瓣.兰花蕉的唇瓣既为花瓣成员,又含一枚缺失的雄蓝维管束,与姜目已报道的只来自退化雄蕊的竹芋科的兜状结构和美人蕉科、姜科、闭鞘姜科的唇瓣有明显区别.在旅人蕉科尚未有研究资料的情况下,作者根据已有资料,对姜目雄蕊维管束系统来源和结构进行比较,初步认为在姜目的系统演化上,兰花蕉科与芭蕉料更近.  相似文献   
10.
木兰科种子内种皮合点区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扫描电镜下系统研究了木兰科10属52种成熟种子内种皮合点区形态。该形态分为孔型和管型两大类。孔型为内种皮合点区具一小穿孔。木莲属Manglietia、香木兰属Aromadendron、盖裂木属Talauma(8种)、南洋含笑属Elmerrillia和鹅掌楸属Liriodendron具此类型。管型由内种皮合点区向下凹陷形成的小窝和由窝底向外伸出的小管组成。华盖木属Manglietiastrum、盖裂木属Talauma(3种)、长蕊木兰属Alcimandra、含笑属Michelia、合果木属Paramichelia和观光木属Tsoongiodendron具此类型。在木兰属部分种中还观察到两种形态之间的过渡类型。上述形态特征在属内稳定并为木兰科植物所特有,而且明显表现出原始类群的合点区形态大多为孔型,进化类群的合点区形态大多为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