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80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叶飞  陈求稳    吴世勇  蔡德所  王洪梅 《生态学报》2008,28(6):2604-2604~2613
岸边带是水-陆之间的过渡和缓冲地带,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岸边带对拦截径流中的固体颗粒、吸收营养盐、减少入河污染负荷有重要作用.受河流水位季节性波动的影响,岸边带生态系统的变化非常剧烈,而当水库等水工建筑的运行剧烈改变河流的水文情势时,水库下游的岸边带生态系统将受到长期的累积性影响.因此,研究复式河道岸边带植被动态对于受损河流生态修复以及河流开发运行的生态环境影响规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原位样方观测和室内水槽模拟试验,开发了岸边带植被演替模型,该模型耦合了全局基于连续性模式的水动力模块和局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式的植被演替模块,并以漓江中游的一段复式河道为例,通过模拟水库运行前后长序列的水文情势变化和3种岸边带植物(刺果酸模、水蓼和益母草)的生长演替,分析了为满足旅游航道需求上游水库补水运行对下游岸边带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以往对化学通讯在啮齿类社群生活中的作用开展了很多研究,而对视觉信号的作用则很少涉及.本文借助一个特殊设计的透明密封玻璃缸,研究怀孕雌性金仓鼠是否对陌生雄鼠的视觉信号刺激产生应激反应.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雌鼠在交配后至分娩、分娩至断乳期的体重变化、产仔数量、幼鼠体重变化、睁眼时间、存活率和性比等均未表现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组雌鼠正常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怀孕雌鼠对陌生雄鼠单一视觉刺激信号产生应激反应的假设得到部分支持.我们的结果表明,陌生雄鼠的视觉信号刺激影响了怀孕雌鼠的繁殖,但该影响并未延伸到分娩后和后代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3.
模拟失重对人成骨样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失重对人成骨样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及对相关分子的作用,采用双向多样本回转器模拟失重效应,将培养的人成骨样细胞MG-63随机分为静止对照组、水平旋转对照组和失重实验组(用回转器模拟失重条件),在实验的12 h取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情况,同时检测bcf-2、NF-κB(p65)mRNA和P53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模拟失重12 h时,MG-63细胞表现出一定的早期凋亡趋势,且bcl-2、NF-κB(p65)的表达明显降低,P53表达增加,提示失重可能通过影响这几种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启动成骨细胞凋亡,从而破坏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平衡.成骨细胞凋亡的启动可能是航天员骨丢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4.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糜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榆糜1号'和'榆糜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PEG模拟水分胁迫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糜子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2品种幼苗叶片的细胞电解质外渗率、叶片的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在胁迫2 d后逐渐上升,但保护酶SOD和POD的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品种幼苗在不同强度PEG胁迫下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各胁迫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2)2品种在相同处理下差异显著(P<0.05),其中,10%~30 0A PEG胁迫8 d时,'榆糜3号'比'榆糜1号'的细胞电解质外渗率、叶片的MDA含量增加幅度小,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较大,但保护酶SOD和POD的活性下降幅度较小,说明相同渗透胁迫下'榆糜1号'比'榆糜3号'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增加幅度大,但渗透调节物质增加较少,细胞膜系统受干旱伤害会更大,其抗旱性相对较弱.综合各项生理指标的分析认为,'榆糜3号'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995.
森林采伐对森林景观的长期影响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模拟了小兴安岭友好林业局在有无采伐方案下400年内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统计软件APACK计算代表性树种的分布面积、年龄级和反映物种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数.结果表明:与无采伐相反,采伐下的火干扰模式为高频率小面积低强度火烧;采伐对各种群的分布面积影响不大,但显著改变了种群的年龄结构,主要表现为降低了过熟林的分布面积,而增加了其他年龄级森林的分布面积;采伐降低了各树种的聚集度,导致森林景观一定程度上的破碎化.  相似文献   
996.
模拟昆虫视觉-行为抉择的强化学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信息用于行为抉择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脑信息处理过程,昆虫或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学习是以价值来控制的,并可影响其行为抉择,研究这一过程对揭示人类自身脑运行机制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郭爱克研究小组果蝇实验提供的生物依据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拟果蝇视觉-行为抉择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引入了价值和基于价值的强化学习算法,应用于输入视觉图像的强化学习,以此建立果蝇脑内多巴胺和蘑菇体对于抉择判断的价值体系.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模拟果蝇视觉信息的学习和行为抉择过程,其结果与生物实验相符,同时也为机器人视觉信息控制行为抉择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庄碧如  苏建民 《蛇志》2008,20(1):32-33
5年来,我科应用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将163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男52例,女30例,年龄45~78岁,平均60.5岁;病情进展平均时问16.3 h.对照组81例,男50例,女31例,年龄46~80岁,平均61.2岁;病情进展平均时间15.8 h.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进展平均时问、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孢粉记录定量重建大尺度古植被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瑜  倪健 《植物生态学报》2008,32(5):1201-1212
 古植被定量重建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之一, 生物群区化(Biomisation)方法以特征植物功能型来定义生物群区, 通过一种标准化数量方法计算孢粉谱的相似得分, 以此把孢粉谱转变为生物群区类型, 是进行古植被定量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文在前人综述文章的基础上, 简述了生物群区化方法定量重建古植被格局的发展历史、具体步骤及存在问题, 重点描述了以此方法为基础重建的全新世中期(MH)和末次盛冰期(LGM)的全球古植被分布格局, 以及中国的古植被定量重建工作和古植被格局变化。目前的研究表明, 全新世中期北极森林界线在某些地区有轻微的北移迹象, 北部的温带森林带通常向北远距离迁移, 欧洲的温带落叶林也大范围向地中海地区(向南)和向北扩展, 在北美内陆, 草原侵入到森林生物群区, 但中亚地区却没有此现象, 中国大陆的森林生物群区扩张, 典型撒哈尔植被(如干草原、干旱疏林灌丛和热带干旱森林)进入撒哈拉地区, 而非洲热带雨林却呈减少趋势; 末次盛冰期苔原和草原扩张, 在欧亚大陆北部逐渐混合, 北半球的森林生物群区向南迁移, 北方常绿森林(泰加林)和温带落叶林呈碎片状, 而欧洲和东亚的草原却大范围扩张, 非洲的热带湿润森林(比如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有所减少, 在北美洲的西南地区, 荒漠和草原被开阔针叶疏林所取代。  相似文献   
999.
以"活性肽搜寻与蛋白模拟水解数据库"为工具,选择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大豆7S蛋白进行模拟水解,得出不同水平的ACE抑制肽肽段,并通过实验比较以上蛋白酶水解物ACE抑制活性的高低。模拟水解结果表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大豆7S蛋白得到较多的ACE抑制肽肽段,实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物ACE抑制活性最大,为73.0965%。  相似文献   
1000.
从拟康氏木霉S-38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外切酶Ⅰ(CBHI),经过木爪蛋白质酶的有限酶解后通过一系列的柱层析分离获得其吸附结构域(CBM).利用CBM与纤维素在40%下作用24h后,利用红外光谱测定纤维素结构的变化,发现纤维素的氢键作用减弱,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确认实验的结果,并从纳米尺度上阐明了在CBM分子吸附作用于纤维素表面的过程中纤维素链间的氢键作用明显降低.本研究表明CBM分子不仅具有使CBHI分子定位于纤维素表面的作用,还会在吸附过程中导致纤维表面结构的破坏.本研究为CBHI分子催化结构域与吸附结构域分子间的协同模型提供了一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