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9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重组细菌载体疫苗因其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粘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特点,已经被广泛用作递送保护性抗原和核酸疫苗的载体来预防某些传染病。但是重组到细菌载体疫苗中的保护性抗原和核酸难以穿越细菌细胞壁释放到宿主细胞内发挥作用,残留在动物或畜禽产品中的疫苗菌株还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疫苗菌株的传播。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构建一种细菌自动裂解系统,使疫苗菌株能够在体外培养时正常生长而在体内环境中自动裂解死亡。目前主要应用的细菌裂解系统包括:基于调控延迟肽聚糖合成的裂解系统、基于噬菌体裂解蛋白调控的裂解系统、基于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 system)的裂解系统。此外,一种潜在的基于细菌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的裂解系统也有望成为构建自动裂解菌株的新方法。文中将着重对这几种裂解系统的调控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不同行为表现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脑部多巴胺及其受体基因进行检测。【方法】从蜜蜂观察箱中采集不同行为表现的工蜂,解剖其脑部,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和实时荧光PCR仪分别检测多巴胺含量和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并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建立了不同行为表现的蜜蜂脑部多巴胺及受体基因的研究方法。意大利蜜蜂哺育蜂脑部的多巴胺含量与新出房工蜂、采集蜂、休息状态下的工蜂存在显著差异。多巴胺受体1基因及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在哺育蜂脑部处于高表达状态,4种不同分工的意大利蜜蜂脑部多巴胺受体2基因、受体3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多巴胺与蜜蜂不同行为表现密切相关,多巴胺受体1基因与转运体基因可能参与蜜蜂哺育行为。  相似文献   
93.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火蚁属重要的入侵蚂蚁,与其近缘种黑火蚁S. richteri和杂交蚁S. invicta × S. richteri形态相似,难以区分。为了快速准确鉴定3种火蚁属近缘种,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解析3种火蚁的工蚁、有翅雌蚁、有翅雄蚁的表皮碳氢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种火蚁共检测到62种表皮碳氢化合物,主要包括一甲基烷烃、二甲基烷烃和正构烷烃等;红火蚁、黑火蚁及杂交蚁不同品级的表皮碳氢化合物种类及含量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红火蚁不同地理种群的表皮碳氢化合物种类及含量相似度较高;建立3种火蚁相应品级的分类判别函数,可准确区分各品级下的3种火蚁。因此,表皮碳氢化合物组成分析可用于红火蚁及其近缘种的分类鉴定,为口岸火蚁属蚂蚁的快速检疫鉴定提供新技术。  相似文献   
9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及MTT法(MTT assay)对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的果实香椿子的石油醚提取物组成成分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从香椿子石油醚提取物的甲酯化与非甲酯化样品中共检测出108种成分,这些成分类型以萜类、烃类以及有机酸为主,从甲酯化样品中检测鉴定了67种,非甲酯化样品中检测鉴定了65种,24种为两个样品中的共有成分。在这些成分中,γ-谷甾醇、豆甾-4-烯-3-酮、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等成分的相对含量均在8.0%以上。提取物对HepG2、THP-1、Hela、MCF-7均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THP-1细胞在最大考察浓度的抑制率为(60.64±1.37)%。  相似文献   
95.
Plants have evolved complex signaling pathways to coordinate responses to developmental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e oxylipin pathway Is one pivotal lipid-based signaling network, composed of several competing branch pathways, that determines the plant's ability to adapt to various stimuli. Activation of the oxyllpln pathway Induces the de novo synthesis of biologically active metabolltes called "oxyllplns". The relative levels of these metabolltes are a distinct indicator of each plant species and determine the ability of plants to adapt to different stimuli. The two major branches of the oxyllpln pathway, allene oxide synthase (AOS) and hydroperoxlde lyase (HPL) are responsible for production of the signaling compounds, jasmonates and aldehydes respectively. Here, we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regulation of AOS and HPL branch pathways In rice and Arabidopsis as model monocotyledonous and dicotyledonous systems. These analyse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JAs and aldehydes signaling pathways, and the complex network of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stress adaptations In monocots and dicots.  相似文献   
96.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丁二酸厌氧发酵体系中多种有机酸的方法。利用Alltech反相Prevail有机酸色谱柱,以25 mmol.L-1KH2PO4(pH2.5)作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采用紫外检测器,于215 nm处检测,能将丁二酸厌氧发酵体系中多种有机酸完全分离并准确定量。有机酸的回收率均在99%~103%之间。本方法能够快速、精确测定丁二酸厌氧发酵体系中多种有机酸含量,并初步应用于该发酵体系培养基成分优化方面,对于指导厌氧代谢调控生产丁二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以当归多糖为载体的地塞米松前体药在大鼠胃肠道内容物中的释药特性,考察其结肠靶向性。方法:将前体药与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内容物稀释液于37℃共同孵育,不同时间点取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释放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及地塞米松琥珀酸单酯(dexamethasone hemisuccinate,DSH)。结果:前体药在大鼠胃肠道各部位内容物稀释孵育液中均有DEX及DSH释放;DEX在小肠近端的释放量最大,在结肠和盲肠中的释放量次之,在胃和小肠远端的释放量较小;DSH在结肠和盲肠中的释放量大,在胃、小肠近端和小肠远端释放量小;在160min孵育时间时,DEX和DSH在结肠和盲肠中的释放总量是在胃、小肠近端和小肠远端释放总量的1.95倍。结论:以当归多糖为载体的地塞米松前体药具有一定的结肠靶向释药特性,有可能用作局部治疗结肠炎的结肠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98.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大黄素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特点。方法:将大黄素与Caco-2细胞共同孵育,收集细胞样品,液氮反复冻融。取细胞裂解液,加入甲醇提取,提取液采用HPLC进行分析。色谱分析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Diamonsil),流动相组成为85%乙腈及15%水(含0.1%乙酸),流速1ml·min-1,进样量20μl,柱温25℃,3D模式采集数据。结果:检测Caco-2细胞中大黄素的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278x 0.148(Y=0.9996,n=5),线性范围为0.037~4.8μmol·L-1,最低检测浓度为0.018μmol·L-1。当细胞中大黄素的浓度为0.05、2和8.5μg·ml-1时,回收率分别为(101.3±7.3)%、(96.7±3.0)%和(98.7±2.1)%(n=5);相应的日内标准偏差分别为0.25%、2.9%和1.4%;相应的日间标准偏差分别为2.3%、5.6%和6.3%。大黄素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达峰时间为10分钟,峰浓度为108.56±11.57 nmol/L·mg·protein,10分钟后Caco-2细胞中大黄素的含量迅速下降。浓度处于2-50μM之间时,Caco-2细胞对大黄素的摄取量呈线性增加,浓度达50μM后,随着剂量的增加大黄素的摄取量变化不明显。结论:大黄素可被Caco-2细胞迅速摄取,随着剂量的增加,大黄素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存在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99.
β-N-草酰-L-α,β-二氨基丙酸(β-N-oxalyl-L-α,β-diaminopropionic acid,β-ODAP)是山黧豆中的一种重要非蛋白氨基酸,与三七中的三七素为同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止血、兴奋神经、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自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在山黧豆等豆类和三七等植物中分别发现β-ODAP以来,科研工作者建立了多种检测方法。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检测β-ODAP的传统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质谱法(GC/LC-MS)、毛细管电泳法及酶学分析法等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这些检测方法各有所长,具体选择依实验条件和实验目的而定。其中,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高成本同位素内标的LC-MS则被誉为“金标准”。但特异、快速和低成本的检测方法一直是人们的追求目标,因而进一步完善酶传感器技术是β-ODAP检测领域在将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0.
建立月季花(Rosae Chinensis Flos,RCF)UPLC指纹图谱及月季花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月季花质量进行评价,并应用于同科属植物玫瑰花的研究。运用UPLC建立月季花指纹图谱方法,匹配共有峰,并对各共有峰进行归属分析,采用SPSS 20.0、SIMCA 14.1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同法测定月季花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总含量及玫瑰花(Rosae Rugosae Flos,RRF)的指纹图谱。建立的月季花药材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30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10个成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聚类距离为10时,可将15批月季花分为5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5批月季花药材的金丝桃苷与异槲皮苷总含量范围为3.88~8.67 mg/g,不同产地月季花药材金丝桃苷与异槲皮苷总含量具有一定差异;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同样适用于同科属植物玫瑰花的质量控制研究。建立的月季花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分析方法可行,可为月季花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