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芪多糖对齐口裂腹鱼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黄芪多糖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以450尾健康的齐口裂腹鱼[体重(6.98±0.43)g;体长(9.11±0.25)cm]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C1、C2、C3、C4、C5),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试验鱼。C1、C2、C3、C4、C5组分别投喂在等氮等能(蛋白质含量38.29%,能量15.73 mJ/kg)的基础料中分别添加0、0.02、0.04、0.06、0.08%的黄芪多糖制成5种试验饲料,养殖齐口裂腹鱼50d。结果表明:饲料中未添加黄芪多糖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蛋白效率(PER)均显著低于黄芪多糖添加组(P<0.05),而饵料系数(FCR)则显著高于黄芪多糖添加组(P<0.05)。当黄芪多糖添加水平为0.04%时,试验鱼的WGR、SGR、PER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10.31%、1.86%/d和182.07%),FCR最低(1.44),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以WGR、SGR、PER、FCR为指标,利用直线和抛物线回归分析表明,齐口裂腹鱼生长性能最佳时黄芪多糖添加水平为0.045%—0.074%;对齐口裂腹鱼机体组成分析表明,黄芪多糖对鱼体粗灰分和水分影响不显著(P>0.05),黄芪多糖添加水平为0.06%时机体粗蛋白最高,但与黄芪多糖添加水平为0.04%时无明显差异(P>0.05);粗脂肪含量在黄芪多糖添加水平为0.04%时最高,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未添加黄芪多糖组血清免疫酶活性显著低于黄芪多糖添加组,齐口裂腹鱼血清免疫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黄芪多糖的增加而增强。黄芪多糖添加水平为0.04%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最高;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黄芪多糖添加水平0.06%时最大;黄芪多糖添加水平应在0.06%—0.08%时,溶菌酶(LSZ)、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趋于稳定。这说明黄芪多对齐口裂腹鱼的生长和免疫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综合考虑齐口裂腹鱼生长性能和免疫能力最佳时黄芪多糖添加水平为0.04%—0.074%。  相似文献   
102.
养殖齐口裂腹鱼外周血细胞显微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殖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外周血经瑞氏染色液染色,可鉴定出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一些未成熟的红细胞和少量进行无丝分裂的红细胞,未观察到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还可观察到3个阶段的嗜中性粒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胞体为圆形或近圆形,胞浆呈淡粉红色,量丰富,其中含有较多红色的细小颗粒,胞核呈肾形;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核较中性晚幼粒细胞的凹陷更强,呈"S"、"C"等形状;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多数,胞体近圆形,核至少分成两叶,多达五或六叶.血栓细胞呈圆形、近圆形、梨形、纺锤形、杆状等多种形态,一个或多个聚集在一起.外周血细胞中,血栓细胞体积最小、数量最多,单核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103.
对长白山区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Sprengel)、朝鲜白头翁[P.cernua(Thunb.)Berchtold&Presl]以及其自然杂交种(P.dahurica×P.cernua)进行ITS和psbA-trnH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杂交种与兴安白头翁遗传距离为0;ITS电泳显示,在6个信息位点的峰值同时具有朝鲜白头翁和兴安白头翁信息的双重峰,进一步证实前者是朝鲜白头翁和兴安白头翁的自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4.
105.
普通裂褶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多种组织,导致各种表现形式的疾病,如脑脓肿、脑膜炎、鼻窦炎、肺部真菌球、蜂窝肺、肺结节、甲真菌病等.由于普通裂褶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病例少见报道,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再加上某些实验室不具备鉴定条件,所以感染该菌的病例常被漏诊、误诊.现将近年来临床分离的普通裂褶菌株真菌学及实...  相似文献   
106.
裂胸螨科3新种(蜱螨亚纲:革螨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名 《蛛形学报》2006,15(2):70-74
记述裂胸螨科Aceosejidae3新种:修长蠊螨Blattisocius dolichussp.nov.,长江副加螨Paragarmania changjiangensis sp.nov.和江西肛厉螨Proctolaelaps jiangxi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07.
中国金孢霉属两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我国山西和新疆的土样中分离到两个金孢霉(Chrysosporium)菌株。经培养鉴定,是国内未见报道的两个新记录种,即印度金孢霉(C.indicum)和裂叶金孢霉(C.lobatum)。作者对它们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和图解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8.
白头翁的核型分析和有丝分裂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白头翁进行了核型分析发现,按Levan等(1964) 标准,核型公式为2n=16=10m+2sm+4st,为2A 核型按照(Stebbin)方法分为。白头翁染色体数目、核型和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9.
中药金叶败毒制剂抑制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感染丝裂索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包括ERK1和ERK2)的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研究中药金叶败毒制剂治疗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免疽印记技术检测中药金叶败毒制剂和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干预HCMV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HEL)的ERK表达水平,并观察ME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中药金叶败毒制刑对细胞的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CPE)的影响。结果:两种药物都可抑制HCMV在HEL中的增殖,以PD98059与中药金叶败毒制剂合用效果明显。中药金叶败毒制剂使磷酸化ERK1/2表达降低,对ERK1的抑制作用在感染后10min出现,30min达到高峰,对ERK2的抑制作用在感染后10min出现,60min达到高峰。而GCV对ERK1/2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中药金叶败毒制剂可通过调节MAPK/ERK通路而抑制HCMV基因的表达和复制从而发挥其部分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究大型海藻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防治赤潮的可行性,研究将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分别暴露在浓度为0.6、1.2、2.4和4.8 g/L的裂片石莼藻粉中,观察赤潮异弯藻光合系统的响应.实验用植物效率分析法测定了赤潮异弯藻的光合效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法观察了赤潮异弯藻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