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8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165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APC基因是1991年被发现的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它被定位于人第5号染色体5q21处。APC基因如发生缺失或突变,则易患直肠肿瘤,并伴有部分先天痴呆的病例。本工作在孟帆已获得的APC基因在豚鼠中的同源cDNA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它的亚克隆,并利用原位杂交和RNA酶保护分析的方法,对它在脑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APCmRNA主要在海马、大脑和小脑中表达;嗅球中杂交信号稍弱,脑干中最弱。海马中阳性细胞主要是锥体细胞,小脑中则主要是内层颗粒细胞。在一个月大的豚鼠胚胎的脑中也观察到相似的表达型式。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神经发育和先天痴呆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2.
竹红菌甲素在脂质体中的光谱性质和结合能力研究邹伟,安静仪,蒋丽金(中国科学院北京感光化学研究所,100101)关键词竹红菌甲素;光谱特性;结合;脂质体竹红菌甲素(R人)是一种新型并配类光疗药物,临床上治疗一些皮肤病效果显著”’,研究表明HA对癌细胞有...  相似文献   
93.
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是败血症休克向不良方向演变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各种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功能及在实验性败血症休克中动物模型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述,并就上述研究与败血症病人临床治疗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牛肝提取物提高仔鸡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将牛肝提取物注射到第13日龄和第15日龄鸡胚中能显著提高孵出后仔鸡的抗SRBC血清抗体的效价,促进脾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同时,牛肝提取物与雏鸡法氏囊粗提取液,抗鸡法氏囊病毒抗体均有增强仔鸡抵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牛肝提取物中可能含有类似法氏囊素的物质。  相似文献   
95.
汉防己甲素及克矽平时矽肺大鼠I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防己甲素(汉甲)及克矽平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抑制矽肺纤维化的药物,本文研究了其对胶原mRNA水平的影响。斑点杂交实验表明大鼠接尘60天和120天后α1(Ⅲ)mRNA水平明显上升。经汉甲或克矽平治疗1个月域3个月后,胶原mRNA水平明显下降,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胶原mR-NA银颗粒与细胞性结节和增厚的肺泡壁的成纤维细胞分重事,汉甲或克矽平治疗后银颗粒数下降。提示汉甲及克矽平对矽肺进程中的胶原基因表达增强有  相似文献   
96.
近几年证实有几种受体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它们都为单一的跨膜蛋白,胞外部位较小,胞内含有公认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共同序列,为一类新发现的受体型激酶,TGF-β受体I,II型为典型的受体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们在传递胞外信息时可能要比受体酷氨酸激酶复杂,需要几种受体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97.
C1—抑制物缺乏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1-抑制物(C1-INH)是含478个氨基酸的单链糖蛋白,为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主要调节因子,C1-INH与靶酶相互作用时,反应中心关键的P1和P11位点为Arg^444-Thr445,C1-INH遗传性和获得性缺乏可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其分子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其它多种疾病包括系统性红班狼疮(SLE),遗传性C4缺乏症等也与C1-INH缺乏或功能障碍有关,IFN-γ,TNF<L-6,M-CSF,糖皮质激素有增强C1-INH基因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肿瘤抑制基因研究新进展:多种瘤抑制基因MTS分子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第9号染色体短臂不到40kb的座位发现了多种瘤抑制基因。它们分别编码两种蛋白:前叫做P16蛋白,抑制依赖细胞周期素激酶。后比P16小20多个残基,功能推测与P16相近。MTS1基因与P53相比,它在75%的各种癌细胞中发生缺失;而P53基因的缺失率在各种癌细胞中为50%。P16蛋白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一个直接控制细胞增殖周期的细胞固有蛋白,而P53控制细胞增殖周期要通过P21间接发挥抑制作  相似文献   
99.
寡糖素对红花及三七培养细胞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种寡糖素,即来自人参(Panax ginseng)培养细胞的人参寡糖素、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培养细胞的红花寡糖素、黑节草(Dendrobium candidum)植物的黑节草寡糖素对红花及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培养细胞的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含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寡糖素可耐高温高压(121℃、.bs/cm^2)灭菌15分钟而不失活,其对植物培养细胞的  相似文献   
100.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的状态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32例中p53蛋白阳性18例,阳性率56.3%,18例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者阳性13例(72.2%)3而14例无转移者阳性5例(35.7%)二组阳性率差异显著(PMO.05)。32例中雌激素受体阳性17例,18例伴转移者阳性8例(44.4%);14例无转移者阳性9例(64.3%)。结果表明,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结合雌激素受体的检查,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一个有价值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