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9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诊的1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121例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69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临床生化指标、血清胆红素、YKL-40、HMGB-1及不同病变支数、不同病变程度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YKL-40、HMGB-1的表达。结果:三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胆红素、YKL-40、HMGB-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病变程度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YKL-40、HMGB-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胆红素和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812,P0.01),YKL-40、HMGB-和Gensini评分正相关(r=0.873、0.801,P0.01)。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血清胆红素的表达明显降低,YKL-40、HMGB-1明显升高,且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变化更明显,本研究也为后期血清胆红素、YKL-40、HMGB-1在该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湖北地区健康成人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以便更准确为临床提供服务。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75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静脉采血,采用迈瑞BC-6800血液分析仪进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建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MFR%)、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FR%)和幼稚网织红细胞百分比(IFR%)的参考区间。结果:RET%、RET#、LFR%、MFR%、HFR%和IFR%均呈非正态分布,建立的参考区间分别为:RET%:0.54~1.80;RET#:男0.029~0.098、女0.024~0.093;LFR%:男89.9~98.7、女92.4~98.8;MFR%:男1.3~9.6、女1.2~7.3;HFR%:男0~0.5、女0~0.1;IFR%:男1.3~10.3、女1.2~7.4。健康成人男性LFR%、MFR%、IFR%结果存在年龄组间显著性差异,女性未发现年龄组间存在差异性。结论:湖北地区健康成人网织红细胞6项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存在地区特异性、性别差异性以及年龄差异性。不同地区实验室应根据当地调查情况,适当的调整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以便更准确的为临床提供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不同全血过滤方法用于去白细胞血液制备的效果。方法:采用两种全血过滤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将采集后全血混匀后直接与白细胞滤器连接直接过滤;实验组采用湿润滤盘法,血液采集完成混匀后静置,先用上层血清10~20 m L湿润滤盘,再混匀与白细胞滤器连接后进行过滤。比较两组制备方法所用的过滤时间、血液回收率、过滤前后血液指标情况及24小时内溶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全血过滤方法过滤前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过滤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液回收率高于对照组,且24小时内溶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法与湿润滤盘法均能达到去白细胞血液标准,但湿润滤盘法较常规法能有效的降低过滤时间、增加血液回收率,减少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因溶血造成的血液不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95.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DA-201为载体对海洋脂肪酶固定化,并探寻添加剂对固定化过程的影响。分别以NH_4Cl、甘露糖和甘氨酸为添加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条件。结果显示,以NH_4Cl为添加剂的最优条件: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 6. 0,固定化温度30℃,载体投放量0. 5g,NH_4Cl浓度25mmol/L,固定化时间3. 0h,酶活力达到115. 27U/g;比不含有添加剂的固定化酶固定化效率提高47. 42%。以甘露糖为添加剂最优条件: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pH7. 0,固定化温度35℃,载体投放量0. 5g,甘露糖浓度10mmol/L,固定化时间4. 5h;酶活力达到122. 75U/g,比不含有添加剂的固定化酶固定化效率提高6. 50%。以甘氨酸为添加剂的最优条件: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pH7. 0,固定化温度20℃,载体投放量0. 5g,甘氨酸浓度为25mmol/L,固定化时间7. 5h;酶活力达到141. 69U/g,比不含有添加剂的固定化酶固定化效率提高26. 12%。采用不同添加剂对大孔吸附树脂DA-201的吸附固定化过程有较大影响,可以极大地提高吸附效率;同时发现缓冲液类型、pH、温度、添加剂浓度和固定化时间等对DA-201树脂吸附脂肪酶有很大影响,对后续吸附固定化工业酶研究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滤过联合高流量吸氧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60例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持续性血液滤过联合高流量吸氧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性血液滤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7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P0.05)。两组治疗后PaO_2、PaCO_2、氧合指数、pH值、RR、H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PaO_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pH值、RR、HR、血清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67%,P0.05);观察组死亡1例(3.33%),对照组死亡6例(20.00%),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血液滤过联合高流量吸氧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单用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可能与其更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肾衰宁胶囊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本溪中心医院于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肾衰宁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Scr、BU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eGF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与研究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宁胶囊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状况,同时稳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究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净化时机选择对治疗期间微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和分级(RIFLE)标准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1期(A组,n=56)、2期(B组,n=70)、3期(C组,n=74),所有患者皆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观察不同时期治疗前后微循环的变化。结果:三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浓度、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体温、心率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微血管流动指数低于B组和C组,而灌注血管比例、灌注血管密度及总血管密度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血液流态积分、襻周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而襻顶血管直径显著大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在RLFLE诊断标准1期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血液净化,可以明显地改善治疗效果,促进微循环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皮下种植黑色素瘤对小鼠血液中相关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野生型小鼠皮下种植B16黑色素瘤细胞,两周后观察小鼠并取不同的组织称重,检测血液中甘油三酯、葡萄糖、脂肪酸、炎症因子的水平。利用质谱方法检测血液中氨基酸的水平。结果:野生型小鼠皮下肿瘤种植2周后体重没有明显变化,脾脏和肝脏的重量明显增加,皮下脂肪组织和腹腔脂肪组织的重量没有明显变化。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明显增高,葡萄糖和甘油的水平明显下降。血液中炎症因子Interleukin 6(IL6)和Interferon gamma(IFNγ)的水平明显增加。血液的质谱结果显示有四种氨基酸的水平有明显变化,其中胱氨酸(Cystine)增加了约30倍,丝氨酸(Serine)、谷氨酰胺(Glutamine)和色氨酸(Tryptophan)分别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皮下黑色素瘤显著影响小鼠机体营养状态和炎症,并特异性影响血液中氨基酸的代谢。  相似文献   
100.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一种淑临灭绝的食肉动物,现已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Goodrich et al.,2015)。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的北部(Kitchener et al.,2017)。根据中俄边境地区的野生东北虎数量调查统计,该地区生存着成年老虎39只和幼虎22只(Matiukhina et al., 2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