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3 毫秒
991.
《生命世界》2007,(6):108-108
蜻蜓是昆虫中的飞行能手,翅膀质薄轻盈,重量只有0.005克,每秒却可振动30-50次,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40.23公里,冲刺飞行速度可高达40米/秒。体长不到5厘米的小蜻蜓,飞翔速度却可以和世界女子百米短跑冠军的速度相媲美。  相似文献   
992.
戴轩  张珍梁 《蛛形学报》2011,20(1):27-29
报道了贵州东部地区茶园土壤中气门和前气门螨类29种,分属2亚目11科。  相似文献   
993.
报道中气门螨3新记录和3已知种雄螨后若螨描述。  相似文献   
994.
巧识金鱼     
金鱼的祖先为鲫,属于鲤形目鲤科鲫属,是野生鲫经过近1000年的人工养殖和选择,培育出的观赏鱼品种,因此金鱼的主要习性和遗传基础都与鲫相似。金鱼为亚热带及温带淡水硬骨鱼类,底栖生活,偏植物性的杂食性,摄食植物籽实、底栖生物、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等,最喜食枝角类(一类浮游动物,俗称鱼虫、红虫、水滋等),对人工颗粒饲料接受度高,适应生存水温  相似文献   
995.
报道了吉野蓟马属Yoshinothrips Kud,1985(蓟马科,蓟马亚科)在中国的1新种,天目山吉野蓟马Y.tianmushanensis Mirab-balou et Chen,sp.nov.,并编制了该属分种检索表。该种生活于杂草上。此外,还记述了蓟马亚科中国1新纪录属,伪蓟马属Pseudoxythrips Priesner,1940及中国1新纪录种,齿伪蓟马Pseudoxythrips dentatus(Knechtel,1923)。  相似文献   
996.
记述了中国平肘蚁蛉属Creoleon Tillyard,19183个种。其中,埃及平肘蚁蛉Creoleon aegyptiacus和朴平肘蚁蛉Creoleon plumbeus是中国新纪录,对这3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编制了检索表。  相似文献   
997.
记述采自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伦河鲿科鱼类1新纪录种,长须拟鳠Mystus gulio(Hamilton,1822)。新纪录种为1小型鲿科鱼类,其主要形态特征如下:背鳍Ⅱ,7;胸鳍Ⅰ,8;腹鳍条11~13;脊椎骨数29~31;胸鳍和背鳍棘后缘呈锯齿状;脂鳍基长不及臀鳍基之半长;眼睛圆形且中等大;尾鳍深叉状,上叶稍长于下叶;上颌须末端达腹鳍基中部。拟鳠属Mystus与其近缘属拟鳠Hemibagrus种类的眼前缘与后鼻孔的距离明显大于两鼻孔间距,为这两属区别于鲿科其他属的形态特征之一。鳠属种类的脂鳍基都较长,一般为臀鳍基的2倍; 拟鳠属种类的指鳍基长度变化较大,或大于臀鳍基长,或短于臀鳍基长; 脂鳍基长度不宜用于鉴别拟鳠属和鳠属。但两属的枕骨和囟门沟的形态差异显著,拟鳠属种类的枕骨宽大,囟门沟短;鳠属种类的枕骨窄小,囟门沟长;该类特征可用于鉴别两属物种。  相似文献   
998.
记述中国赤蜻属1新种,陕西赤蜻Sympetrum shaanxiensis sp.nov..新种近似流浪赤蜻S.vulgatum,但其交合器的后钩片的构造、头部、胸部和腹部的色斑与后者明显不同.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动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999.
报道越南地蛛科硬皮地蛛属1新种,三岛硬皮地蛛Calommata tamdao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三岛硬皮地蛛,新种Calommata tamdaoensis sp.nov.(图1~8)新种近似于梅氏硬皮地蛛Calommata megae Fourie,Haddad &Jocqué,2011,但新种触肢胫节极度膨大,而梅氏硬皮地蛛正常,无膨大;新种引导器粗壮,梅氏硬皮地蛛引导器开始狭窄过半后慢慢变宽;引导器远侧端具有1个很大的齿,但梅氏硬皮地蛛具1个小齿.正模♂,越南永福省三岛国家自然公园,2003年6月7日,范鼎飒采.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产地.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贵州省穴居盲鳅一新种(鲤形目,爬鳅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采集于贵州省荔波县佳荣镇水井湾溶洞(25°28’N,108°06’E)适应洞穴环境的鳅类1新种:佳荣盲高原鳅Triplophysa jiarongensis sp.nov.。新种与之前记录的7种分布于西江水系的高原鳅(阿庐高原鳅、个旧盲高原鳅、长须盲高原鳅、巨头高原鳅、邱北盲高原鳅、石林盲高原鳅和天峨高原鳅)同属典型洞穴鱼类,都具有一系列与洞穴环境有关的适应性特征。新种与本属其它种类的区别主要为:胸鳍长,后伸达腹鳍起点;尾鳍微凹形;体表色素退化,光滑裸露无鳞;背鳍截形,起点位于腹鳍起点略后方;腹鳍后伸盖过泄殖孔;臀鳍截形;尾柄上下缘存在脂状鳍褶;背鳍分支鳍条8;臀鳍分支鳍条6;胸鳍分支鳍条11;脊椎骨总数4+34;眼完全退化,外观无痕迹;鳔前室被骨质鳔囊包裹,后室发达膨大呈游离膜质鳔。此外还介绍了其栖息地概况和部分生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