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地区藏族就诊人群血脂、血液黏度、HCY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328例来自不同海拔地区的藏族就诊患者为三组,高海拔组(纳入99例),中海拔(纳入120例)和低海拔组(纳入109例),比较不同海拔高度组患者血压、血脂、血液黏度、HCY、疾病类型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藏族就诊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海拔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HCY、TC、TG、HDL-C、LDL-C水平、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海拔升高,收缩压、舒张压、血清HCY、TC、TG以及LDL-C、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下降。41.8%(137/328)的就诊者至少患有一种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组比较,心血管疾病组年龄明显偏高,居住主要分布在中度及高度海拔地区,合并高血糖、高血脂、高HCY的比例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海拔、高血糖、高血脂、高HCY均和心血管疾病相关(r=-0.230~0.334,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海拔、HCY水平、全血低切粘度、TG水平、LDL-C等因素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因素。结论:来自不同海拔地区的就诊人群在血压、血脂、血液黏度、HCY水平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比不同。年龄、居住地海拔、HCY水平、血液黏度、血脂水平等增加可能使高原藏族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藏族妇女宫颈组织中P21Ser31Arg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1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100例宫颈炎患者及100例正常宫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各组患者宫颈组织中P21Ser31Arg三种基因型Ser/Ser、Ser/Arg及Arg/Arg的分布情况并比较其构成差异,进一步分析其多态性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癌症分型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四组患者宫颈组织中均检测到三种基因型,Ser/Arg、Ser/Ser及Arg/Arg三种基因型的构成比分别为53.38%、34.88%及11.75%。四组患者宫颈组织中P21Ser31Arg的三种基因型分布整体比较及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宫颈癌患者中,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分型组患者的P21Ser31Arg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分化程度组浸润性鳞癌患者的三种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P21Ser31Arg多态性与高海拔地区藏族妇女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而可能与宫颈癌患者的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3.
20例藏族人mt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20例藏族产妇胎盘线粒体DNA (mtDNA)限制性类型的分析,发现藏族mtDNA是高度多态的,其每个核昔酸位点的平均替换率为0.035,比世界上迄今所报道的值都大。  相似文献   
44.
一千例甘南藏族手纹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金荣 《人类学学报》1983,2(2):157-161
本文报道1000例甘南藏族手纹学正常值。各类指端纹型按出现频率的多少依次为:尺箕(Lu)、斗形(W)、双箕(Wd)、桡箕(Lr)、弓形(A)、帐弓(A~t)。掌褶正常型占74.45±0.97、通贯手占8.15±0.61、总指嵴数168.10±51.54、a—b嵴数34.95±8.92、atd角(度)39.18±4.36。  相似文献   
45.
李霞  季碧霞  张咸宁  朱定良  庚镇城 《遗传》1999,21(5):1-DQA1
用PCR-RFLP的技术进一步研究了青海藏族HLA-DPB1的多态性。在19个HLA-DPB1 的等位基因中,共检出18个等位基因。其中,*0501的频率最高(AF=38.0%);其次为*0201(AF=20.0%);未检出*1601。在HLA-DPB1各等位基因的分布上,藏族与中国南方汉族、中国北方汉族等无明显差异,而与高加索人及尼格罗人的差异则较为显著。综合隶属于三大人种11个群体中的HLA-DQA1、-DQB1和-DPB1基因座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用UPGMA方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 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汉藏同源说。  相似文献   
46.
用PCR-RFLP的技术进一步研究了青海藏族HLA-DPB1的多态性。在19个HLA-DPB1 的等位基因中,共检出18个等位基因。其中,*0501的频率最高(AF=38.0%);其次为*0201(AF=20.0%);未检出*1601。在HLA-DPB1各等位基因的分布上,藏族与中国南方汉族、中国北方汉族等无明显差异,而与高加索人及尼格罗人的差异则较为显著。综合隶属于三大人种11个群体中的HLA-DQA1、-DQB1和-DPB1基因座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用UPGMA方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 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汉藏同源说。 Abstract:Following the study of the polymorphism of the HLA-DQA1and -DQB1in Tibetans of Qinghai Province, the polymorphism of the HLA-DPB1was investigated by the same technique―PCR-RFLP. Among the 19 detectable alleles of HLA-DPB1gene, 18 alleles were detected. The allele *0501 was the most frequent one (AF=38.0%); the allele *0201 (AF=20.0%)was the second one; and *1601 was not found by this technique. Compared with that of Southern Han and Northern Han nationality in China,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lleles showed little difference; whil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aucasoid and Negroid,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result of this report confirmed once more that the Tibetan and Han nationalities came from the same ancestors. Based on the allele frequencies of the three loci within HLAclass II region-HLA-DQA1、-DQB1and -DPB1from 11 groups among three main races in the world, a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with the method UPGMA.  相似文献   
47.
藏族的体质类型和人种学特征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018-2021年,我们测量了1530例卫藏、康巴和安多三个藏族人群的体质数据,统计结果发现,藏族男性、女性均为超中等身材,体质量超重,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中躯干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中腿型,多有上眼睑皱褶,有内眦褶。对中国15个族群测量指标均数的主成分分析显示,藏族与东亚类型的汉族位点距离近于多数北亚类型族群,更近于多数南亚类型族群。藏族数据与国外资料中的东亚、南亚、北亚、北极类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藏族与东亚类型位点最为接近。研究证实,当代藏族具有东亚蒙古人种类型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48.
滇西北藏族地区不同管理方式的草地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刘玲玲  吴兆录  李青  徐宁 《生态学杂志》2005,24(12):1409-1412
用样方法比较研究了香格里拉县藏族村寨3种管理的亚高山草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在研究样地中,种植草地、刈草草地、放牧草地的植物物种数量分别是49种、24种、12种;地上生物量分别是169.2±69.5、228.0±48.3和100.2±35.6 g.m-2;地下生物量分别是767.7±264.2和1593.5±553.0 g.m-2、2593.6±894.3 g.m-2;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比值分别是1∶4.5、1∶7.0、1∶25.9。认为藏族自由放牧的草地有减少植物物种多样性和促使生物量向地下转移的趋势,用围栏圈养的传统刈草利用方式是维持草地较高物种多样性和较高而且稳定的生物量积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9.
雪山的颜色     
在旅游者看来,雪山是最美的自然景致之一。而对亚丁的藏族来说,雪山洁白的颜色还有着更丰富的意义。他们文化的根基,以及他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都与对雪山和高山的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是  相似文献   
50.
江南 《生命世界》2009,(10):54-57
前不久,青海省卫生厅正式对外公布,7月30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子科滩镇发现一起疑似鼠疫疫情,经实验室48小时细菌培养,结果呈现阳性。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专家确认为肺鼠疫,确诊病例12例,其中首例病人(男性,牧民,32岁)死亡,其余11人主要为死者亲属,已在指定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救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