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石蜡切片和表皮制片观察比较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和台湾金线莲A.formosanus根、茎、叶的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金线莲与台湾金线莲显微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根皮层厚度、维管束数目、叶构造、叶脉颜色、表皮乳头细胞的形状和气孔密度,这些特征可作为金线莲物种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92.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采用与定量PCR相同的荧光化学原理和不同的数学原理来实现对靶标核酸序列的绝对定量,其摒弃了对外部参照的依赖,同时具有更高的数据精密度,提高了重复性和再现性。数字PCR的应用涵盖生命科学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医学检验领域,其对疾病相关核酸分子标记的准确分析,为疾病的早期诊断、进展监测、疗效评估提供了动态量化指标。数字PCR的出现将推动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迈入精准定量阶段。本文就数字PCR尤其是微滴式数字PCR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心房颤动(AF)患者P波离散度(Pd)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AF患者纳入本研究,共148例。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74)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n=74)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Pd、最大P波时限(Pmax)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9%(66/74),高于对照组的70.27%(52/7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max、P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max、P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AF患者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94.
应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方法对一号冰川退缩地生长的15种丛藓科植物茎的结构及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的15种丛藓科植物的茎分为具中轴和无中轴两类,其细胞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厚。而具中轴的丛藓科植物的茎又分为表皮、皮部、中轴三部分,茎表皮细胞短,1层,细胞壁大多向外突出,表面粗糙,表面纹饰多为颗粒状;皮部所占面积最大,大部分有内、外皮部的分化,大多数种的细胞壁由外向内逐渐变薄,细胞由小到大整齐排列;中轴所占的面积也不同,其细胞壁多具角隅加厚;而没有中轴分化的种类,其各自细胞壁加厚的程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5.
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热带水果, 其茎富含多糖、多酚及其它次生代谢物, 黏性极大, 很难从中提取高质量的DNA。特别是一年生以上的老茎, 目前尚未有较好的DNA提取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该研究对CTAB+Tris-HCl洗涤法进行了3种方式的改良。结果表明, “改进三”方法可不受取样时期和取样部位的限制, 从一年生以上火龙果茎中提取的DNA质量最好且不含黏性物质, 可用于酶切与分子标记等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该研究探索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火龙果茎DNA提取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提高氮和水的利用效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研究了控释尿素和深松对氮、水利用效率和产量的耦合效应,评价了籽粒和秸秆产量、土壤硝态氮、氮和水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成穗阶段施用控释尿素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常规尿素;开花后,施用控释尿素的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常规尿素。并且控释尿素的处理增加了地上部分氮的吸收和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在相同尿素类型下,深松提高地上部分的氮吸收,增加水分利用和生物量产量。  相似文献   
97.
研究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根部和茎部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ODS开放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及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等色谱手段,对宁夏枸杞根和茎部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及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N-[2-(3,4-dihydroxyphenyl)-2-hydroxyethyl]-3-(4-methoxyphenyl)prop-2-enamide(1)、3-(4-hydroxy-3-methoxy phenyl)-N-2-(4-hydroxyphenyl)-2-methoxyethyl]acrylamide(2)、N-trans-coumaroyloctopamine(3)、(E)-2-(4,5-dihydroxy-2-{3-[(4-hydroxyphenethyl)amino]-3-oxopropyl}phenyl)-3-(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N-(4-acetamidobutyl)acrylamide(4)、1,2-dihydro-6,8-dimethoxy-7-hydroxy-1-(3,4-dihydroxy-phenyl)-N1,N2-bis[2-(4-hydroxyphenyl)ethyl]-2,3-naphthalene dicarboxamide(5)、(+)-syringaresinol(6)、zhebeiresinol(7)、(±)-eriodictyol(8)、isovanilin(9)、5,5′-dimethoxybiphenyl-2,2′-diol(10)、p-hydroxyphenethyltrans-ferulate(11)、E-ferulic acid hexacosyl ester(12),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采用MTT法和抑制一氧化氮(NO)生成实验,从细胞毒活性和抗炎活性两方面评估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其IC50值(17.00±1.11μmol/L)小于阳性对照药槲皮素的IC50值(17.21±0.50μmol/L)。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口咽部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COPD II-III级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研究对象给予持续低通量吸氧、抗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并服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剂。观察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患者肺功能指标并测定CD_4~+细胞、CD_8~+细胞、CD_4~+/CD_8~+、IgA、IgM和IgG水平。采集患者的咽拭子进行培养,计算菌落比例并鉴定种属。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所上升,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_4~+细胞和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_8~+细胞水平低于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现9种细菌,对照组发现6种,各菌株的构成比具有一定差异。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COP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升肺功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口咽部菌群的影响较小,提示该吸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9.
张文治  韩松  王剑  付美玲  庞婧慧  白丽明 《广西植物》2019,39(11):1496-1504
该研究以采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针叶为对象,采用溶剂提取法对樟子松针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应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技术对提取浸膏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质谱,核磁(1H-NMR和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并对提取浸膏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从樟子松针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叶酸(1)、松叶酸甲酯(2)、18α-acetoxylabd-8(17)-en-15-oic acid (3)、4-eplimbricataloic acid (4)、15-乙基-18-松叶酸甲酯(5)、15-acetoxy-labda-8(17),13E-dien-18-al (6)、7β-羟基脱氢枞酸(7)、7α-羟基脱氢枞酸(8)、endo-peroxide (9)、α-杜松醇(10)、β-谷甾醇(1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7R,11R-phytol (13)、正二十四烷醇(14)、N-octacosan7β-ol (15)。其中,化合物9,13,14和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正己烷萃取浸膏在浓度为5~100 mg·mL~(-1)时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3%~71%和56%~70%,在浓度为50 mg·mL~(-1)和100 mg·mL~(-1)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1%和69%。该研究课题进一步明确了樟子松针叶中的化学成分,为其活性测试及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首次报道了囊萼花属(Cyrtandromoea Zoll.)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茎花囊萼花(Cyrtandromoea grandis Ridl.),该种原记载产于泰国、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2019年在中国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地区发现有分布。茎花囊萼花与囊萼花(Cyrtandromoea grandiflora C.B.Clarke)最为相似,但前者聚伞花序生于老茎上,每一花序3~18朵花,二者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