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63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GDNF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体内同源重组原理,构建了能介导GDNF基因转移和表达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MVgdnf,其中GDNFcDNA插入腺病毒基因组的E1区并由CMV启动子控制在人293细胞内通过同源重组包装生成重组腺病毒后,用形态学方法、病毒DNA酶切分析、PCR和RT-PCR等方法进行鉴定正确.经测定病毒滴度达到1010pfu/ml.用免疫沉淀方法从重组腺病毒感染的293细胞及其培养基上清中均检测到大量GDNF蛋白.用重组腺病毒直接感染或者用其条件培养基处理,分别使胚胎大鼠中脑原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增加88.2%和96.4%,明显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对帕金森氏病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养分逆境是世界范围内中低产田的主要限制困素之一,如酸性土壤的低有效磷、铝毒,石灰性土壤铁锌的缺乏等等。耕作制度和增加化肥投入是生产上最主要的矫正措施。对于经济落后、资源缺乏国家而言,经济有效的战略措施之一是发展低投入农业生产途径,依靠选育优良品种,使之具有适应土壤环境逆境及养分高效吸收利用的特性。大量研究表明,作物对各种元素胁迫的反应程度存在基因型差异[1],这为筛选和培育养分高效吸收利用的作物良种提供了遗传潜力。筛选遗传资源、定向培育良种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作物营养效率多为数量性状,是受微效多基因来控制的[2,3],给早期筛选和选育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作物中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背景,同时为加速营养性状遗传改良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  相似文献   
993.
在摇瓶中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 G.Don)激素自养型细胞系C  相似文献   
994.
阎秀峰  孙国荣 《植物研究》1999,19(4):435-444
基于对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特点及影响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生态环境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与土壤营养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土壤营养位分析。给出了土壤营养位的计测方法,并讨论了土壤营养位效能指标的选择和土壤营养轴上测定指标的处理。  相似文献   
995.
植物质外体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质外体是细胞之间的空间和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微小空间通过细胞壁上的微孔连接而成的一个连续[1]。整株植物的质外体是连续的。它是养分运输的重要途径,并有贮存养分和活化养分的功能。因此,质外体在植物代谢中的作用倍受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质外体在植物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它与膜内细胞质之间存在着水分与物质的平衡,从而给有关质外体的研究带来许多困难。近些年来,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着重介绍目前在植物营养研究中几种常用的质外体研究方法。1植物地上部质外体的测定方法在质外体的研究中,根系质外体已…  相似文献   
996.
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累积及其在缺铁时被利用的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亚娜  王贺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2):1299-1302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在不同程度的缺铁条件下,大豆(Glycinemax(L.)Merr.)根系质外体铁库累积与利用的规律,及其在缓解植物缺铁胁迫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缺铁处理下,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不断被再利用直至枯竭,根系还原力与过氧经物酶活性呈升降有序的周期性变化,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缺铁胁迫,延缓植株缺铁症状的出现,新叶叶绿素和活性铁含量缓慢下降,而低铁条件下(供应10^-6mol/LFeEC  相似文献   
997.
以光学与电子显微镜术结合荧光标记物示踪,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胚胎分化时胚根鞘的形态结构特征的变化与营养吸收相联系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在分化前期胚根鞘顶端的球状突起处和颈区朝向颖果背面一侧的特定位点上出现了结构的变更;外沿局部细胞的衰退瓦解导致这些区段内侧存活细胞分界壁上出现大量残存的胞间连丝。不透膜的荧光物质、分子量达43kD的FITCdextran可进入球状突起和颈区多处细胞,表明残存胞间连丝仍具有共质传输功能,是分化幼胚摄取外围介质中营养物质的一种方式。分化进程中颈区的短时期局部缺损与随后的修复以及衰退区周围多层细胞胞间通透性的显著增大,既有利于外源物质的适时与大量掺入和在细胞间的快速运转,并仍保持了胚根鞘的结构完整,与分化前期胚胎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正相适应,显示出胚根鞘的颈区比之球状突起处在营养吸收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98.
食物资源是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研究鸟类不同时期的食物选择和利用对于了解该物种取食行为的可塑性和生态适应性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通过取食行为观察、育雏分析和投食实验来研究杂色山雀(Parus varius)繁殖期与非繁殖的食物组成及利用的差别。结果发现,杂色山雀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存在显著的食物差别,繁殖期完全取食动物性食物,而非繁殖期则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兼食少量昆虫。繁殖期成鸟取食的食物主要为鳞翅目、蜘蛛目、鞘翅目、双翅目以及少量的直翅目、异翅亚目以及膜翅目动物,育雏的食物资源主要为鳞翅目幼虫(67.86%),其次为蜘蛛目、鳞翅目成虫、膜翅目以及鞘翅目幼虫和少量直翅目,但与成鸟的食物存在显著区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的比例极高。非繁殖期的食物主要以植物种子(48.91%)和浆果为主(51.09%),其中,浆果的比例较高,对16种潜在食物资源的取食选择也证明对浆果类食物具有较明显的偏爱。杂色山雀不同时期的食物差别和食性的可塑性可能是由于食物供给和能量需求的季节性变化造成的,但对于自然生境中各种食物资源丰富度的季节性变化,及对杂色山雀取食选择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为分析不同颜色芝麻间的品质差异特征,本研究对157份包含白、黄、褐、黑不同种皮颜色的芝麻种质资源,在武汉和驻马店两个环境下的13个营养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57份芝麻种质平均含油量为52.96%,油酸、亚油酸、芝麻素、芝麻林素、菜油甾醇、β-谷甾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65%、44.32%、2.67 mg/g、1.61 mg/g、1.22 mg/g、2.96 mg/g。平均含油量随着芝麻种皮颜色加深逐渐降低;总甾醇含量在黑芝麻中最高;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在白芝麻中含量最高,在黑芝麻中含量最低;黄芝麻油酸含量最高,褐芝麻亚油酸含量最高。黑芝麻含油量、油酸含量、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显著低于白芝麻,硬脂酸、亚油酸、花生酸、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含量在不同颜色芝麻中无显著差异。13个营养品质性状中,β-谷甾醇与豆甾醇,Δ5-燕麦甾醇与豆甾醇,芝麻素与芝麻林素,芝麻素与含油量,芝麻林素与菜油甾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油酸和亚油酸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黑芝麻Δ5-燕麦甾醇与豆甾醇、芝麻素与芝麻林素间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他颜色芝麻。聚类分析可将157份芝麻材料分为4个亚群,第Ⅰ和第Ⅱ亚群分别以褐黑色和黄白...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营养状态、肺功能及体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104例老年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的病情严重程度、肺炎严重指数、肺功能、营养状态、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X线阴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炎危险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动态顺应性(Cdyn)高于对照组,气道阻力(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补体C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能加速老年SP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改善其病情、肺炎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和营养水平,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