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五种新疆植物的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采自新疆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北艾(Artemisia vulgaris)、梭梭(Halaxylon ammodendron)、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进行了研究,植物病原真菌包括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axysporum f.sp.vasinfect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其中黄花蒿对真菌菌丝生长、多枝柽柳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表现出强的抑制活性。本研究为植物病害防治和新疆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82.
万年蒿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万年蒿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含量,结果多糖含量为22.45%.  相似文献   
683.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被和两种优势克隆半灌木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刘凤红  刘建  董鸣 《生态学报》2004,24(11):2374-2381
群落优势种重要值的变化可以表征植被的演替状况。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飞播后不同演替阶段的沙地植被 ,以及两种优势克隆植物羊柴 (H edysarum laeve)和油蒿 (Artemisia ordosica)种群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在调查的尺度内 ,群落水平上 ,演替前期和演替中期的植被盖度空间自相关发生的尺度远小于演替后期。随着植被的演替和发育 ,小于抽样尺度 (<1m)的随机变异逐渐增加。暗示着植被盖度空间格局的变化与羊柴种群和油蒿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的变化有关。种群水平上 ,小尺度的空间自相关控制着羊柴种群在 3个演替阶段的空间格局 ;处于前 2个演替阶段的油蒿种群 ,空间格局受更大尺度的过程控制 ,并在自身为建群种的群落随机分布。对于 3个演替阶段的油蒿种群而言 ,发生在小于抽样尺度 (<1m)的随机变异都高于相应的羊柴种群。这两种克隆半灌木的种群空间格局的差异可能与二者克隆构型和克隆性的不同有关。本文还根据这两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二者对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被恢复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684.
大籽蒿花中生物碱类化感物质对羊草根茎节器官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观察大籽蒿花提取物中生物碱物质对羊草根茎节部的影响 ,从细胞水平分析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化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在有生物碱类物质存在时 ,与对照相比较 ,无论是羊草不定根的形成个数 ,还是从髓射线部位形成的突起物的个数 ,随浓度升高 ,存在一个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浓度 1%下 ,影响不大 ;在 5 %和 10 %下 ,有增加的趋势 ;但随着浓度的增加 ,在浓度 2 0 %下 ,有减少的趋势。羊草根茎节部不定芽的形成个数受生物碱类物质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85.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柠檬精油(lemon essential oil, LEO)干预焦虑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GC-MS测定LEO组成,从TCMSP平台挖掘LEO的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焦虑症靶点;利用Venny获得LEO-焦虑症的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利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利用1-Click Docking对关键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利用细胞炎症模型进行验证。从构建的网络中得到LEO的19种活性成分如柠檬烯、α-松油醇、β-蒎烯、乙酸橙花酯、4-萜品醇等,通过作用于18个疾病靶点(占总靶点78.26%)如GABRA2、MAO、DRD1、GRIA2等,调控20条信号通路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羟色胺能突触、多巴胺能突触等。柠檬精油对DPPH、ABTS自由基有抑制作用,能降低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HaCaT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降低炎症因子NO、TNF-α及IL-6水平。LEO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多靶点调...  相似文献   
686.
柚子皮是一种富含精油的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质资源,但其精油成分与生物活性尚未深入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12个不同品种的柚子皮精油,接着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成分与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然后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滤纸片法对不同品种柚子皮精油的抗氧化和抑菌能力进行比较,最后对不同品种柚子皮精油GC-MS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抗氧化和抑菌实验结果,着力于理清柚子皮精油成分与抗氧化、抑菌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柚子皮精油的提取率为0.22%~1.52%;GC-MS法从不同品种柚子皮精油中鉴定出D-柠檬烯、β-月桂烯、α-蒎烯、α-水芹烯、芳樟醇等35种化学成分;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柚子皮精油的抗氧化能力与精油浓度呈正相关性;滤纸片法抑菌实验表明柚子皮精油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对特定的菌种抑菌效果更明显。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氧化和抑菌效果显著的成分有D-柠檬烯、柠檬醛、芳樟醇,而石竹烯、香叶烯醇、α-水芹烯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687.
灌木对维持草原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及生态服务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封育措施对优势灌木种群的影响,可为草原恢复和抚育管理提供科学指导.本研究对荒漠草原4个封育时间(封育0、5、15、25年)的优势种群油蒿个体特征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蒿种群密度随着封育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封育15年时最高,为未封育样地...  相似文献   
688.
藜蒿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诱导藜蒿的幼叶和茎段产生愈伤组织和植株.研究表明,MS NAA 0.5 mg/L 6-BA 0.5 mg/L(蔗糖3%)最适合诱导藜蒿的叶片、茎段形成愈伤组织以及愈伤组织分化成再生植株,而MS NAA 0.5 mg/L最适合外植体诱导生根,1/2MS培养基对幼苗的生根作用十分明显.再生植株水培试验,筛选出了适合于藜蒿工厂化生产的营养液.  相似文献   
689.
马卫宾  冯俊涛  马志卿  江志利  张兴 《昆虫学报》2013,56(12):1391-1396
为进一步明确冬青油(wintergreen oil)与肉桂油(cinnamon oil)对蚊虫的生物活性, 本研究采用浸液法、 “Y”型嗅觉仪法和密闭三角瓶熏蒸法, 分别测定了两种精油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幼虫的毒杀作用以及对成虫的驱避和熏杀活性。结果显示: 肉桂油和冬青油对淡色库蚊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处理24 h的LC50分别为71.87 mg/L和 102.83 mg/L。在0.5 μL的供试剂量下, 冬青油与肉桂油在20 min内对淡色库蚊的驱避率均在80%以上, 显示了较好的驱蚊活性。冬青油对淡色库蚊具有明显的熏蒸击倒作用, 12 μL/L浓度下的KT50为3.97 min; 而肉桂油则具有较好的熏蒸致死活性, 熏蒸5 h的LC50 为0.31 μL/L。冬青油与肉桂油按1∶1体积比混配后对淡色库蚊表现出较好的击倒和致死效果。冬青油和肉桂油既对淡色库蚊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又对淡色库蚊雌成虫表现出较好的驱避和熏杀活性, 具有开发成为植物源蚊虫防控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690.
41种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的熏蒸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现具有较高杀蚊活性的精油, 推动植物精油类卫生杀虫剂的创制, 本研究采用三角瓶熏蒸法测定了17科41种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雌成蚊的熏蒸活性, 并进一步采用密闭圆筒法验证其杀虫毒力大小。三角瓶熏蒸法测定表明, 在12 μL/L浓度下, 留兰香油(spearmint oil)、 薰衣草油(lavender oil)、 山苍子油(Litsea cubeba oil)等26种精油均有较强的熏蒸作用, KT50小于15 min。该26种精油用密闭圆筒熏蒸法进一步测定表明, 在浓度为10 μL/L时, 冬青油(wintergreen oil)、 艾叶油(blumea oil)、 薄荷油(peppermint oil)、 桉叶油(Eucalyptus robusta oil)和蓝桉油(E. globulus oil)等植物精油熏蒸活性较强, 其KT50分别为16.91, 21.20, 22.57, 18.43和19.48 min。结果证明冬青油、 艾叶油、 薄荷油、 桉叶油和蓝桉油等5种精油对淡色库蚊具有较强的熏蒸活性, 具备作为淡色库蚊防控剂开发的潜力,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