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中国南方不同地区薰衣草花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产地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Lavandula latifolia Medik.)鲜花精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产自濮院、厦门、昆明的薰衣草花精油,并用GC-MS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地薰衣草花精油的得油率分别为6.60%、3.07%、3.17%。精油中分别检出50、59、44个化合物,其中4个化合物(桉叶油醇、α-红没药醇、樟脑和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占精油总量的75%以上。三地薰衣草花精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但含量不同,且精油的组成成分也存在差异。此外,薰衣草精油中的桉叶油醇、樟脑及α-红没药醇的相对含量与海拔及年均降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2.
采用测定生物量与精油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确定木香薷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霍山地区木香薷的最佳采收期在8月中旬。木香薷生物量的增长在前期主要表现为当年生小枝数的增加,而后期表现为当年生小枝重量的增加。从5月12日到8月17日,每100 g干重的当年生枝产精油量逐渐增加,而8月17日之后精油产量逐渐下降,以8月7日为最高达到1.62 g,得率为1.62%。  相似文献   
723.
正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博物学家、植物学家、探险家、作家……他的头衔不可谓不多。这位英国人在1899—1918年间先后五次来到中国,在华中、华西和台湾的偏远山区开展植物采集活动。威尔逊不仅寄回了65 000余件标本,其中不乏新种,还成  相似文献   
724.
本文以新鲜的金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为实验材料,采用微波-蒸馏萃取法提取桂花中的精油。通过改变微波-蒸馏萃取法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匀浆时间、料液比、微波时间),得到相应工艺参数下的桂花精油提取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提取工艺过程中的参数和提取率得到最优化的桂花精油提取工艺条件,即匀浆时间4min、料液比1∶5、微波时间60s,同时桂花精油提取率为0.85%。根据对桂花精油的理化性质分析可知,实验所得桂花精油样品香气较为纯正,液体呈橘黄色,酸值大约为7.50,酯值大约为18.03,达到精油的国标标准且质量较好。对桂花精油采用磷钼络合物法进行抗氧化性的研究,表明桂花精油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同时桂花精油的浓度与抗氧化性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725.
为筛选有效的植物杀菌成分,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香茅油、薰衣草油、菊花油、月桂油、柠檬油、广藿香油、肉桂油、天竺葵油、迷迭香油、茶树油、薄荷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发现在2 g/L的浓度下,上述11种精油对6种供试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香茅油、肉桂油、天竺葵油、月桂油、茶树油和薄荷油对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剂量效应试验表明,肉桂油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的EC50值分别为29.05μg/mL和42.96μg/mL,而天竺葵油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EC50值分别为34.02μg/mL和68.48μg/mL。  相似文献   
726.
促进黄花蒿发根青蒿素合成的内生真菌诱导子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酸解法对黄花蒿(ArtemisiaannuaL.)内生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菌丝体进行提取,在黄花蒿发根培养系统中比较了各制备提取物的青蒿素诱导活性。活性提取物经过SephadexG25层析后,部分纯化的内生菌寡糖提取物(MW<2500)可显著促进发根青蒿素的合成,培养23d的发根经诱导子(0.4mg/mL)处理4d后,青蒿素产量可达13.51mg/L,比同期对照产量提高51.63%,诱导作用与诱导子浓度、作用时间相关。内生菌寡糖诱导子的制备和使用,在青蒿素生物技术生产研究中为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727.
1 植物名称 莳萝(Anethum graveolens Linn.)。 2材料类别 叶片。  相似文献   
728.
发表了甘肃绿绒蒿属一新变种,即光果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 Maxim. var. glabra M .Z. Lu et Y.Sh.Lian)。  相似文献   
729.
采用浸液法测试了竹叶花椒果实的水蒸汽蒸馏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幼虫的毒杀效果,并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研究了精油对这两种成蚊的熏杀活性;此外,采用GC-MS分析了该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1)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Ⅰ、Ⅱ、Ⅲ、Ⅳ龄期幼虫及蛹的LC50值分别为25.634/61.472、31.763/76.431、52.356/110.172、258.497/121.884和198.263/162.048mg.L-1;(2)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成蚊的LC50值分别为24.957和29.517μg.cm-3;(3)在147.52μg.cm-3熏杀剂量下,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成蚊的KT50值分别为3.493和2.993min,24h致死率均为100%;(4)共鉴定出18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10种,占精油总量的67.122%,为竹叶花椒果实精油的主要成分。竹叶花椒果实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均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且作用速度快,具有开发为植物源杀蚊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30.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提取条件,采用GC-MS法分析测定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测定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 Mpa,CO_2体积为40 mL/g,CO_2 流速为0.5~1.0 mL/min;从超临界CO_2萃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中鉴定了64种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9.80%,主要有萜类、醇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等;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_(50)分别为119.55 mg/L和78.27 mg/L. 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 MPa,CO_2体积为40 mL/g,CO_2 流速为0.5~1.0 mL/min;从超临界CO2萃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中鉴定了64种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9.80%,主要有萜类、醇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等;生物测定结果表 ,超临界CO_2萃取物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