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描述了采自中国西藏的苔类植物新种片毛合叶苔Scapania macroparaphyllia T. Cao, C. Gao &; J. Sun。新种与腋毛合叶苔S. bolanderi Aust.相近,区别特征为:植物体小,叶腋内假鳞毛状附属物大,呈长片状;叶缘齿细胞单列,通常1-3个细胞长;叶表面角质层粗糙,具圆密疣,疣大,直径达6-7 μm。  相似文献   
102.
调查和分析了岷江上游大沟流域的 4个坡向 (偏东坡N -E80°、偏西坡N -W 85°、偏南坡S -E10°、偏北坡N-W2 0°)人工油松 (Pinustabuliformis)林下地表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组成和结构特征。在 4个坡向的油松林下共发现 13种苔藓 ,各林下苔藓物种组成数量在 6 - 13种之间 ,并且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冰川青藓 (Brachytheci um glacile)、大羽藓 (Thuidiumcymbifolium)、厚角绢藓 (Entodonconcinnus)、密叶美喙藓 (Eurhynchiumsavatieri)、小酸土藓 (Oxysteguscuspidatus)和光萼苔 (Porellapinnata)为这 4个坡向油松林下的共有种 ,其中冰川青藓、大羽藓为优势物种。 4个坡向人工油松幼林下地表苔藓植物出现频率分别为 10 0 % (偏西、偏北油松林 )和 96 .7% (偏东、偏南油松林 ) ,其平均盖度、平均密度、平均厚度分别在 5 .5 0 %± 0 .90 %至 2 5 .6 6 %± 2 .76 %、4 80 .6 7± 133.6 5至 2 72 4 .80± 4 19.72株 /m2 和 4 .73± 0 .31至 6 .83± 0 .73mm之间。无论是苔藓植物层片的多样性指数还是结构参数 ,均以偏东坡向的油松林下为最低 ;而偏西坡向的油松林下除厚度略低于偏南坡向外 ,其他指标均最高。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坡向是形成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和结构差异的重要环境因素 ,对苔藓植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3.
汉坦病毒汉滩型特殊新亚型的发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RT-PCR扩增了皖南山区分离株AH09的M和S片段全基因,克隆于T载体,纯化后测定序列。结果AH09株M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3625个核苷酸,编码1135个氨基酸;S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1724个核苷酸,编码430个氨基酸。M和S片段全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与汉坦病毒各型株的代表株和HTN型毒株的同源性比较表明,AH09株分枝与HTN型接近,与其它各型病毒则相距较远,故确定为HTN型毒株,但AH09株与HTN型毒株的M和S片段全基因序列有差异,其差异分别高达23.6%和20.4%,经种系发生分析,AH09株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HTN型病毒中差异最大的新基因亚型病毒株,AH09株病毒M片段的氨基酸与HTN型相差13.5%至14.8%,而S片段仅相差7%-8.1%,说明AH09毒株的变异主要发生在M片段。而ORF和3‘端的NCR区核苷酸序列分析比较说明,病毒的变异更主要集中在该片段的3‘端的NCR区。  相似文献   
104.
以棉铃虫颗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granulosis virus,简称HaGV)基因组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PCR扩增病毒增效蛋白(Enhanicn)基因,然后经BamH Ⅰ/Pst Ⅰ双酶切消化,得到近乎全长的约2.6kb的增效蛋白基因片段,再与pQE32质粒连接,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QE32/En,转化大肠杆菌M15(pREP4),在IPTG诱导下表达出分子量约为102kD的融合蛋白并命名为P102,纯化的P102包涵体显示了明显的增效活性,在感染后168h时统计可提高HaNPV对棉铃虫幼虫的感染死亡率6.25%-27.09%,缩短LT5012.3h以上;在感染后72h时统计可提高Bt对棉铃虫幼虫的感染死亡率28.18%,缩短LT5012.33h。  相似文献   
105.
笔者用西红花多甙片(国家二类新药),对42例脂肪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记录症状、检查肝功能、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症状好转,总有效率达96.4%,肝功能改善率达94.1%,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提示:西红花总甙片在改善脂肪肝患者的症状及肝功能疗效明显,血液流变学影响显著,为增加西红花多甙片的适应症和治疗脂肪肝病症走出了探索性一步。  相似文献   
106.
小长梁石工业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小长梁遗址1998年和1990-1997年间5次发掘所获得的石制品,本文采用操作链(chaine opera-toire)分析概念,从石料、打制技术,二次加工、微痕观察,废片分析和认知考古学的角度,对小长梁石工业的结构及所反映的人类行为和智慧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小长梁石工业受劣质石料的影响很大,碎屑块比例极高,打片技术简单,仅采用锤击和砸击法,二次加工制品比例很低,不存在概念型板的规范制品,微痕分析显示,遗址的经济活动主要为处理肉类以及植物,对石核剥片和二次加工的空间概念分析,小长梁古人类在打片过程中仅采用前运算智力和初级的具体运算智力,考虑到石料质地,数量和适应等因素,石工业并不反映古人群体的全部智慧,而表现了一种权宜性行为方式,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不会超过12岁儿童的智力。  相似文献   
107.
薛俊增  吴惠仙 《生态学报》2002,22(12):2091-2095
研究蟹板茗荷在三疣梭子蟹鳃及口肢上的定向、附着和种群特征 ,结果显示蟹板茗荷主要附着在三疣梭子蟹鳃的腹面 ,占 67.86% ,以在第五对鳃上的附着量最大。位于鳃腹面的蟹板茗荷主要以 0°方式定向 ,鳃背面的蟹板茗荷则主要以± 90°方式定向 ,鳃室壁上的蟹板茗荷主要以 0°方式定向。蟹板茗荷在不同的附着部位形态上有差异 ,口肢上的个体柄短、壳板厚而硬 ,鳃室里的柄长、壳板薄而软。附着于三疣梭子蟹鳃及口肢上的蟹板茗荷 ,其种群年龄结构和数量组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08.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铅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H-电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铅抑制了H-电流表达;降低了H-通道电压敏感性和升高了H-通道的激活电压。铅对H-电流的压抑效应有其对H-通道电压敏感性的改变,是铅损伤神经活动的一个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嘉黎牦牛和荷斯坦牛4项红细胞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西藏嘉黎牦牛和南京荷斯坦牛血液红细胞中乳酸脱氢酶 (LDH)、碱性磷酸酶 (AKP)、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等 4项酶的活性 ,结果分别为LDH 2 5 5 2 3 1 6± 71 4 0 3和 2 1 2 74 96± 6638 1 6(nmol s) ,AKP 4 4 4 4± 1 2 81和 36 5 3± 1 1 31 (nmol s) ,CAT 1 0 2 73± 32 2 2和 63 0 8± 1 2 4 7(U gHb) ,SOD 1 3979 1 6± 2 873 84和 92 85 37± 2 880 60 (U gHb)。西藏嘉黎牦牛的CAT和SOD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 (P <0 0 1 ) ;而LDH和AKP显著高于荷斯坦牛 (P <0 0 5 )。  相似文献   
110.
白附子与白附片、五加皮与香加皮无论从来源、形状、药理作用等均不一致,但临床上常有混用现象.本文将白附子与白附片、五加皮与香加皮 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