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5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7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用2-硫尿嘧啶(2-TU)和尿嘧啶(U)喷施一次和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及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的水稻农垦58S叶面,前者使可育日长条件下的农垦58S花粉败育率显著增加。此种作用可因U的处理而解除。但对照品种农垦58则无类似的变化:  相似文献   
82.
于有志  任国栋 《昆虫知识》1994,31(2):114-116
朽木甲科Alleculidae包括两个亚科[1~4],即朽木甲亚科Alleculinae和花粉甲亚科Omophlilinae。作者在整理拟步甲科幼虫标本时发现朽木甲科花粉甲亚科的二种幼虫,分别为裸足甲属CteniopinusSeidl..和狭胸甲属SteneryxRentt,现将其形态特征分述如下。1花粉甲亚科幼虫的主要特征体长圆筒形,2~8腹节不具侧板缝,足适于挖掘,前足明显较中后足粗长,附爪骨化强,前定腿、转节有球状刚毛(图1:5),图IO腹板不形成尾足,上颚端部钝具2端齿(图2:4),舌骨明显前伸,触角3节,幼虫土栖。花粉甲亚科两属幼虫检索表第1腹节侧板维明显,触…  相似文献   
83.
把从榛木(Corylusavellana L.)花粉中分离得到的高尔基囊泡与经高度纯化并聚合好的牛脑微管进行体外组合,然后于1.5 m ol/L的蔗糖层上进行超离心,对其沉淀物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电镜负染。结果表明,花粉高尔基囊泡可以结合到牛脑微管上,证明植物花粉的高尔基囊泡与动物细胞的某些细胞器一样,也与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之一——微管具有结构上的紧密联系。花粉高尔基囊泡与牛脑微管的体外结合能力,受10 m m ol/LATP和0.5 m ol/LKCl的影响,但不受5 m m ol/L AMP-PNP的影响,说明两者结合可能是通过高尔基囊泡表面与ATP有关的某种外周膜蛋白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84.
中国蓼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44种2变种蓼属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除了前人报道的31种外,其中15种为首次报道。本属花粉形态多类型,有球形、近球形、近扁球形、近长球形及长球形;从萌发孔来看,有三沟型、三孔沟型、散沟型及散孔形:外壁纹饰有颗粒-穿孔、微刺-穿孔、微刺-凹穴、细网状、皱块状及粗网状。根据这些特征将花粉划分为10种类型,其中西伯利亚蓼型(Sibir-icum-type)为本文首次提出。文中对本属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不支持Steward(1930)将本属划分为8个组的意见,而认为应将本属划分为11个组。  相似文献   
85.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陕西省境内30种常见蜜源植物的花粉粒进行了观察研究,描述了花粉粒的大小、萌发孔类型及其表面纹饰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种的蜜源植物,其花粉粒的形态特征明显不同。本文还就花粉粒形态特征,在鉴定蜜源植物花粉的属种,确定蜂蜜的产地、评价蜂蜜的品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
大血藤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大血藤科植物的花性、叶片内部结构形态、花粉形态、染色体核型及过氧化物酶和脂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大血藤科植物外形上的两性花,其雄蕊的形态退化、花药始终不开裂,为功能上的雌花,因此其花为单性,同株,同序或异序;12)首次指出大血藤属植物的染色体数为2n=2x=22,属小型染色体,与木通科植物2n=2x=32、30、28的染色体数明显不同,支持Stapf(1926)将其从木通科分出另立为科的观点;3)单叶和复叶可出现于同一植株上,而且在叶片内部结构、花粉形态、染色体核型、过氧化物酶及脂酶同工酶等性状上,大血藤与单叶血滕间均无实质性的差异,因此将单叶血藤归并于大血藤中。  相似文献   
87.
鹅掌楸属花粉的超微结构研究及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相似文献   
88.
国产山龙眼科花粉形态及外壁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9.
本实验采用国外新近提出的一项能综合评价机体气体交换系统中各氧降阶差时运氧能力的适应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氧比传导(MO2-SC),研究了高原鼠兔气体交换系统运氧能力的低氧适应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在吸入气(I)至肺泡气(A)(I→A)、A至动脉血(a)(A→a)、a至混合静脉血(v)(a→v)及I→v各阶差中,以A→a的MO2-SC运氧能力最大。低氧15mm后,I→A及a→v的MO2-SC均显著升高,并以I→A增加最为显著,该水平运氧能力是对照的2倍,增长120.9%;而A→a及I→vMO2-SC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低氧30min时,I→A的MO2-SC继续显著增长,运氧能力是对照的2.7倍,增长170.7%,其余3个氧降阶差的MO2-SC无显著性改变。以上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低氧代偿贮备较大,尤以肺泡气至动脉血阶差最为重要,而通气氧传导能力的增强也是高原鼠兔低氧适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本文采用生物统计和数量遗传学方法、分析了辐照剂量为0(对照)、15、25、35KR的铯─137γ射线对二个小麦品种的诱变效应及其选择效果;估算了七个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数和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相对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辐射二代的变异较大,有大粒、大穗、早熟突变体出现;株粒重、穗粒重、穗长、穗粒数、抽穗期的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都较大,选择效果较好;铯-137γ射线能有效地应用于小麦辐射育种,且适宜辐照剂量为35K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