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彭保发  刘宇 《生态学报》2022,42(19):7707-7716
河流景观系统孕育了人类文明,为人类社会提供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其本身是一个自然景观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高度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空间异质性、时间动态和鲜明的组织尺度等级结构。当前,对河流景观系统这种特点所决定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消费互馈的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普遍缺乏从过程角度刻画生态服务供给与需求/消费互馈关系及其时空异质性和尺度特征。生态服务供给、需求和消费产生于社会-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耦合的纽带。阐述了河流景观生态服务供给和需求/消费的时空异质性,阐释了它们时空耦合机制和尺度特征,梳理了当前对生态服务供给、需求/消费互馈机理研究的不足。认为未来需要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框架下,从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出发,融合景观生态过程和社会过程来深入认识河流景观系统的生态服务供给与区内人类对生态服务的需求/消费之间的互馈机制。未来应重点关注:(1)河流景观结构和过程决定的生态服务供给和消费的空间分异及驱动机制;(2)河流生态服务传输的自然和人文载体及其耦合格局;(3)将生态服务需求/消费通过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对生态服务供给的反馈融入生态服务评估的方法框架,研发基于生态服务供给和需求/消费的社会-生态互馈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22.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花卉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本区内有52科68属88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1属13种;被子植物41科57属75种,并对其基本组成、多样性等进行分析。根据本区珍稀野生花卉的现状与特点,划分出生活类型,提出园林配置方式,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3.
三种文心兰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心兰(Oncidium)是兰科文心兰属植物的总称,其花多而美丽,为重要的切花花卉,与卡特兰(Cattleya)、蝴蝶兰(Phalaenopsis)和石斛兰(Dendrobium)一起被列为世界四大观赏洋兰(陈心启和吉占和1998)。在文心兰400多个野生种中,  相似文献   
24.
刘晶茹  刘瑞权  姚亮 《生态学报》2012,32(20):6553-6557
生产和消费是产生诸多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产业生态学视角,界定了可持续消费的定义及内涵,认为可持续消费首先须符合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资源能源永续合理利用等可持续理念;其次辨识了可持续消费研究依次经历关注消费者行为直接环境影响、关注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到关注消费者责任3个阶段;最后结合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背景,提出我国可持续消费研究应该以城市居民为重点、加强生命周期数据库建设和内注重可持续生产等建议。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邯郸西部山区野生花卉资源的实地踏查,共统计记录了夏秋季开花的野生花卉40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于冀南及周边地区园林中试种推广的野生花卉17种,并根据该区野生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黑龙江省野生宿根花卉资源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地形复杂,野生宿根花卉资源非常丰富。在对这些野生宿根花卉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筛选出了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宿根花卉236种。从观赏特性、园林用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野生宿根花卉资源在城市园林绿化、美化中的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7.
张立 《生命世界》2008,(3):102-105
定题会上,我选择了一种对我而言陌生、颇具神秘色彩的花卉作为我硕士期间的研究对象:华东山茶。定题35天后,我踏上了去寻找山茶的旅程,我知道,这次我要飘洋过海了。出来之前我甚至没有见过露地栽植的茶花,更不要提野生的。我担  相似文献   
28.
几种花卉植物对污泥中铅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地利用是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水厂污泥的有效途径。为了解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之间的迁移富集规律,选用8种园林用植物进行污泥混配土种植实验。结果表明,植物对污泥混配土土壤中铅的富集能力,以及铅在植物中各器官的富集系数均不同,且不同种类植物差别较大。植物根部对铅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次是叶和茎。菊花对铅的富集能力较强。植物对土壤中铅的富集能力也受土壤铅含量和赋存形态影响。  相似文献   
29.
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家庭食物碳消费动态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罗婷文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郑华 《生态学报》2005,25(12):3252-3258
不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食物碳消费研究是促进可持续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基于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分析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家庭食物碳消费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1979年相比,1999年北京城市家庭人均及户均食物消费量分别减少了15.2%和38.6%,而食物碳消费总量增加了28.5%,食物碳消费结构由“以粮食为主”转变成“以粮食和肉类为主”。城市化进程中,以1993年为界,家庭食物人均及户均碳消费量均由明显减少趋势转变为明显增长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由“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引起的人均谷物类碳消费量的减少”转变为“人均食物消费量增加引起的人均肉类碳消费量的增加”。北京城市家庭已基本完成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变,人均食物消费量仍继续增加。GDP指数是影响人均食物碳消费量的主要经济因素,经济的继续增长可能带来人均食物碳消费量的增加,北京城市家庭食物碳消费尚未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花卉品质改良研究进展.常规育种虽然是花卉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但有其局限性.现在日益成熟的生物技术为花卉品种改良提供了新的方法,分子育种已在植物的花色、花型、花期、花香、花卉保鲜、抗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